摘要:科学游戏是幼儿的一种主要的活动方式,是幼儿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它具有教育价值,在幼儿认知发展、情感发展、能力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它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幼儿科学思维发展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科学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探索知识,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本文如何引导幼儿科学游戏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幼儿;科学游戏;科学素养;指导策略
引言
科学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兴趣爱好,也是幼儿在幼儿园开展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以科学教育为核心,通过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实验、操作等活动,使幼儿获得对世界的初步认识和初步体验,进而培养幼儿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索精神。科学游戏的开展对幼儿的智力发展、品德教育、学习品质、身心健康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科学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价值,积极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游戏,让科学游戏在幼儿成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观察与了解幼儿:科学游戏的前提
(一)观察幼儿的兴趣与需求
一方面,要观察幼儿的游戏兴趣。兴趣是幼儿参加游戏最重要的动力,在幼儿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教师应多关注其兴趣所在,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通过与幼儿交流、观察等方式了解他们对科学活动的真实需求。此外,教师还要关注幼儿的实际操作情况。科学游戏以探究为核心,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实现,而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是否能真正参与其中,对他们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科学游戏时必须考虑到实际操作情况。
(二)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对科学游戏的参与十分积极,尤其是在探索过程中。然而,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容易出现“玩”与“学”的矛盾。教师应注意到这一点,不应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而是以游戏者的身份去尊重幼儿,并鼓励幼儿积极地探索。如在科学游戏“找不同”中,教师可以在一旁观看幼儿探索时的一举一动,并适当地给予引导和鼓励。当发现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以“你看别人都能找到不同之处,为什么你不可以呢?”的口吻进行评价,而应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和探索;当发现幼儿的探索行为违背常规时,教师不应一味地进行指责和制止。
二、创设安全适宜的游戏环境:科学游戏的保障
(一)确保游戏环境的安全
安全是游戏开展的前提。只有安全的环境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若发现危险,要及时提醒幼儿,保证安全。
例如,教师在开展科学游戏《神秘的水》时,由于幼儿好奇好动,教师就带着孩子们到水池边进行实验。这时就有孩子发现水会从高处落下来,因此就想尝试自己去接住它。于是就发生了让人后怕的一幕:孩子们不小心摔倒了,结果导致了孩子头部受伤。教师立刻将孩子们带到医务室进行包扎、处理伤口,并告诉孩子们水落下来会产生压力,因此不要轻易去碰它。事后我们了解到当时水落下来时正好有一位幼儿经过,因此才导致了这次事故。
(二)规划游戏空间与材料
科学游戏是幼儿探索、操作和发现的过程,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合适的科学游戏空间与材料。在创设科学游戏环境时,我们可以在活动室、活动室外、走廊等空间投放适合幼儿操作的材料。如科学种植区,我们可以在地上种上各种蔬菜、水果、花朵等,然后摆放到活动室里。科学实验区可以放上各种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电动打蛋器等;探索发现区可以放上各种科学小实验仪器,如:天平、量筒等;在自然角里,我们可以放上各种植物的种子,然后摆放到活动室里。这样的科学游戏环境更接近生活,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索热情和兴趣。有了这些材料,幼儿才能更好地进行探索。
三、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科学游戏的基础
(一)丰富游戏类型
在幼儿科学游戏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实际发展情况,引导幼儿积极进行探索。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教师可以将科学游戏划分为动手操作类、实验观察类和想象表达类等三大类型。例如,在“神奇的小喇叭”游戏中,教师可以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实验材料,引导他们将这些材料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排列。比如,将小喇叭依次摆成两排,一排装上电池,另一排则是插上插座。然后让幼儿根据不同的顺序去探索其中的奥妙。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概括总结。
(二)结合教育目标
科学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幼儿自主探究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载体。幼儿教师要将科学游戏与教育目标相结合,合理创设游戏环境,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和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游戏。在活动中教师要多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探索、实验的机会,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探究,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通过科学游戏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并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如在“小种子”主题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自主探究种子的生长过程,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幼儿在观察和操作中初步感知种子的形态、颜色、气味等。
四、运用多种指导策略:科学游戏的关键
(一)提问法
提问是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的重要方法,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幼儿,使其能够顺利地完成游戏。提问的方法有很多,在进行提问的时候应该从问题开始,这样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问题是来自于生活的。例如,在“找不同”游戏中,教师可以问“这是什么颜色?这是什么形状?”等问题。在进行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具体、明确,要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提问的意义。在进行提问的时候可以鼓励幼儿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可以让他们体会到提出问题时的乐趣。但是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气,避免对幼儿造成伤害。在提问完之后,还可以给予幼儿一些小奖励。
(二)示范法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幼儿在游戏中有很多的创造。但很多幼儿在游戏中,他们会忽略一些科学知识,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时,要引导幼儿对这些知识进行学习。比如,在开展“水变小了”的游戏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关于水的儿歌、故事来进行讲述。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图片、实物等进行示范。教师要让幼儿知道,水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它是可以变成任何东西的。在活动中,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参与到“水变小”的实验中。
(三)支持法
支持法是指在科学游戏中,教师给予幼儿及时的肯定、表扬、鼓励和支持。支持法能促使幼儿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促进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师在科学游戏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例如,在科学游戏《水变了》中,幼儿在玩水变高的游戏时,会发现有的幼儿在游戏时很兴奋,不小心将水洒到自己身上也不觉得疼;而有的幼儿则很害怕,一看到水洒到自己身上就哇哇大哭。这时我便及时表扬了那些能够勇敢面对困难的幼儿,并告诉他们:“你看这些小朋友在玩水变高的游戏时都很勇敢,摔倒了也不怕疼,因为他们懂得用智慧和办法来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大家都要向他们学习!”
五、结束语
科学游戏在幼儿学习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教师在开展科学游戏活动时,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情境,并通过多种策略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游戏,激发幼儿对科学游戏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教师也要做好游戏材料的准备和投放,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便于操作的材料,并有效引导、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发现、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总之,教师在开展科学游戏活动时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性,尊重并保护每一位幼儿的个性差异性和主体性。
参考文献
[1]张卫民,陈金平.刍议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8(35):84-85.
[2]唐容.幼儿小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策略[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1):53-54.
[3]李红玉.科学游戏与幼儿科学精神融合的教学实践运用[J].新课程(幼儿),2017(1):154-254.
[4]赖静娴. 如何开展小班的科学探究活动.《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