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概要: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升级,同时国内经济机构面临调整,产能过剩,需求结构矛盾突出,建筑企业发展压力巨大,如何转型升级、创新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降本增效成了当代建筑企业的必须课。
一、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化改革出成效
国有企业作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是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具有先锋模范带头引领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企业缺乏竞争力与创新精神,我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
体制僵化曾是影响公司发展的重大因素,一些阻碍企业经营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如广泛存在的部门众多、分工过细、权责不清、吃大锅饭、形式主义等,革除企业弊端,创新运营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习总书记指出:“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
公司通过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薪酬制度改革、劳动用工改革改革均有力落地,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市场化管理机制,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劳动和激情。公司2017年全员劳动生产率173万元/人.年,
为精简优化机构,释放资源活力。将原来13家二级单位(含后方单位)、分局,通过优势互补合并组建,精简为7家,减少管理机构,改变小、散、弱状况,集中力量干大事。释放资源活力,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改善项目人才稀缺的局面,确保良好履约。
当前,国有企业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历史时期,多数企业的结构得到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改革在操作手段和防范机制上还缺少经验,有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腐败现象,因此,增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党员干部防变拒腐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国有企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持续抓好创建学习型企业建设,推动能力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生态环境,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各个领域,构建 “大监督”格局,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从而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
二、项目策划为抓手,集中招标创效益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建筑施工企业自中标一个项目后,如果没有科学的策划、合理的布局,走一步,算一步,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等问题便会接踵而至,从而导致项目履约难,亏损加剧,甚至造成企业形象恶劣影响。
项目策划是一种具有建设性、逻辑性的思维过程,在此过程中,总的目的就是把所有可能影响决策的决定因素总结起来,研究积极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寻找项目管理最佳方案,指导项目生产经营管理。项目策划主要包括经营策划、技术策划、资源配置策划、质量策划、职业健康安全策划、环境策划、财务策划等。
公司在指导项目做好项目策划时,遵循“事前策划、目标清晰,过程控制、执行有力,事后总结、不断规范”的基本原则。作为施工企业,项目策划是在工程中标后,工程开工之前,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对项目施工组织方案、安全措施、经营管理目标及方案等全面构思谋划,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科学运算,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最佳的行动方案,促进项目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进而实现合理配置资源、规避经营风险、实现预期目标。
经营策划是项目策划的重点,通过经营策划,分析项目盈亏平衡点,制定合理实施方案,规避防范各类风险,从而提高利费率。
集中招标作为公司又一重要举措,利用集团公司分包商大数据库的资源优势,将已策划好的分包、采购招标方案,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标方式,选取信誉度高、履约能力强、报价合理的分包商,承包项目的非主体施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公司通过极力推行项目策划管理,去年通过集中招标50个项目, 招标效益大幅提升。
三、线上线下齐并进,管理创新提水平
当今电商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境地,线上的电商企业也面临着流量严重衰竭的困境。与此同时,线下的传统供应链体系也面临着需要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来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转型,线上线下的融合,已经成为了零售新革命。电商面临如此困境,建筑施工企业亦是如此,虽说不是高科技企业,但同样面临着管理方式挑战。公司一直在积极探索、改进企业管理方式,将“线上线下”融合,共同推进
线上:强调实时、准确。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行PRP(即项目资源计划)系统,PRP系统目标是建立一个“以合同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理为手段,以进度管理为基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覆盖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业务管控平台。通过推广、应用PRP系统,公司将工程项目日常工作如,合同管理、项目履约、项目进度、项目成本、物资设备采购、质量安全等业务做到实时监管,起到“事前或事中控制”作用。实时掌握项目真实需求和资源分布情况,实时了解关键人员、关键设备等核心资源的分布情况,共享项目信息,对履约中出现的问题提前预警。
推行BIM技术应用系统(全称: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BIM作为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将以其可视化动态管理优势,与PRP项目管理系统的表单化项目管理功能形成互补,有助于公司、分局、项目各部门更形象、更具体地查看承建项目动态信息,实现工程量的精确、自动计算,便于相关领导对集成于工程BIM模型上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与安全、技术方案做出审查、指导,便于承建项目与业主、设计、监理各方的工程信息对接,有助于项目索赔工作中向发包人提交科学可靠的证明材料,切实发挥“提质增效”的作用,全面提高公司精益管理的水平。
目前BIM技术已在房建和市政工程领域普及应用,在水利电力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还集中于设计阶段和少量的工程业主运维管理,我公司成立BIM技术中心后,凭借自身团队能力建设及与华东院的合作优势,在电建集团取得行业施工领域BIM技术应用领先地位。结合自身主营业务需求,通过开展后续技术研究,在面板堆石坝、抽水蓄能电站与地下工程、海洋工程等公司优势领域,更充分地发挥BIM技术的施工方案优化功能、投标方案演示功能,推动公司施工技术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线下:推行经营全过程管理,经营全过程管理以质量效益为导向,通过经营、财务、物资、监察审计、工程管理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对项目经营管理各重点环节工作的监督、指导,以准确测算和反映项目履约过程中的真实成本为基础,动态掌握项目盈亏情况,及时揭示项目管理短板和经营风险,督促管理人员及时纠偏,改进项目管理水平,提高项目经营质量。
线上服务于线下,线下推动线上改进,两者融合并进,相辅相成,企业管理水平足歩提升。
经营全过程管理的重点工作包含:1、项目经营策划,注重方案切实可行;2、税务策划,确保税负合理;3、分包招标和合同签订,防止分包效益流失;4、工程结算,严把资金支付;5、零星签证,减少分包变更索赔;6、材料核销、规范物资台账和盘点;7、变更索赔,降低未完施工风险。
项目成本管控是经营全过程管理的核心工作,准确的成本核算和有效的资金管理是其两大抓手。同时需要以效能监察进行督导,以责任制考核进行奖惩,结合线上PRP系统,共同推进。
结束语: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公司实现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通过近两年公司改革的持续推进,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企业实力不断提升,履约能力稳重有进步,公司合新签合同额、营收再创新高,也得到了不少市场好评,去年公司新签合同同比增长19.41%,营收同比增长27.88%,实现利润总同比增长140.55%。数据指标的增长,来源于管理的提升,而管理的提升需要改革创新的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