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在前置胎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选取的60例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是对照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是观察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为前置胎盘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效果良好,不但可以对产妇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还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临床值得大力推崇。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前置胎盘;护理效果
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者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会对胎儿的呼吸造成严重的制约,严重影响产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治疗时为有效对病症进行控制,产妇需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纠正产妇出血的贫血问题,使用抗生素对产妇的感染问题加以预防。当产妇的年龄小于34周时,对宫缩进行抑制,促使胎肺的成熟,严密观察产妇的实际病情,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做好护理。本研究对我院出现的60例前置胎盘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60例前置胎盘患者;选取时间:2018年9月—2019年9月;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对照组,观察组。病例详情:对照组共30例;年龄22~42岁,平均(33.66±1.77)岁;孕龄28-33周,平均(36.78±1.12)周;观察组共30例;年龄23~42岁,平均(33.67±1.73);孕龄28-32周,平均(36.71±1.14)周。经对比,两组基线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产前实施多项检查,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
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个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
依据患者个人疾病方面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对产妇以及家属人员实施前置胎盘方面的健康教育,增加产妇以及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防止产妇出现不安、困惑等多种不良情绪。积极和产妇沟通,了解产妇内心的实际需求,给予产妇必要的心理安慰,加速产妇的康复。
(2)生活护理
叮嘱产妇和家属多注意休息,保证产妇没有具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产妇睡觉的体位选择卧位,避免出现剧烈的运动,防止产妇肢体摆动的幅度过于大,对产妇阴道出血问题加以预防,做好产妇外阴部位卫生的清理工作。
(3)饮食情况
依据产妇身体的实际情况,为产妇制定良好的饮食计划,多为产妇准备一些水果、蔬菜、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强产妇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4)并发症护理
对产妇做好并发症护理,防止产妇出现剧烈的运动,避免产妇劳累过度。确保产妇能够有充足的时间休息,避免产妇阴道出血,因为感染而引起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抑郁与焦虑展开评分,标准分≥20分为存在焦虑与抑郁情绪,分值越高说明焦虑与抑郁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在统计学软件SPSS21.0系统中录入60例前置胎盘患者研究数据,计量资料应用(±s)表示,借助t、值进行检验对比,当P小于0.05时,便可判定组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见表1。
3 讨论
胎盘作为胎儿的一种附属物,对胎儿的成长发育发挥着重大作用。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会对母体以及腹中胎儿造成严重的损伤。一般情况下,胎盘在产妇子宫体前壁、后壁、侧壁附着[2]。胎盘位置是孕期胎盘附着在子宫内壁的位置。正常位置是子宫前后壁或者宫底。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者覆盖宫颈内口,称为前置胎盘。分为边缘性前置胎盘和完全性前置,及部分行前置胎盘,若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称为完全性前置胎盘。若边缘覆盖宫颈内口称为边缘性前置胎盘,若胎盘下缘未覆盖宫颈内口,但距离小于7㎝称为胎盘低置状态。
个性化护理需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3]。整个护理秉承“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核心,通过护理给予患者尊重和支持,属于一类人性化新型护理理念。本研究中,为胎盘前置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产妇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得到较大的控制,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为胎盘前置产妇在实际治疗期间提供个性化护理,产妇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得到极大的控制,效果十分显著,临床值得大力推崇。
参考文献:
[1]白爱峰.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8, 16(3):93-95.
[2]刘新博, 程卫平. 优质护理干预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 34(9):701-705.
[3]李俊仪.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探讨[J]. 饮食保健, 2017, 4(2):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