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的56例正常人的血标本,应用全自动化分析仪对正常血标本及溶血血标本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15项生化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ST)、尿酸(UA)、总蛋白(TP)、肌酸激酶(CK)、白蛋白(ALB)、肌酐(Cr)、葡萄糖(GLU)、总胆固醇(CHO)、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及血钾(K+),观察两者之间的结果差异。结果:在正常血标本及溶血血标本中,TBIL、DBIL、TP、ALT、AST、ALB、CK、LDH、K+、GLU、UA生化检测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BUN、Cr、CHO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具有明显的影响,临床上应加强对溶血的处置措施,避免或减少溶血的发生,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标本溶血;生化检验;影响;对策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是一种常见的干扰及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标本溶血是由于血样本在采集中不清洁,在离心时压力过高、在运送中操作不规范等因素,造成了红细胞破裂,使血红蛋白逸出,发生溶血现象[1]。标本发生溶血会导致生化检验的结果不准确,影响病情的判断,因此,临床上应加强对标本溶血的处置[2]。本文对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门诊体检的56例正常人的血标本进行生化检测,观察溶血血标本及正常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的56例正常人,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28-62岁,所有患者均无肝肾功能异常疾病,并不伴发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
1.1研究方法
56例患者每人分别采血6mL,并平均分成2份,分别置于2只同样的肝素抗凝试管中,其中一个试管放置在37℃的水浴30min,以3000r/min离心5min,另一份通过反复人工震荡使其溶血,然后在同样的条件下离心。应用全自动化分析对2份血标本进行生化指标的检测,观察2份血样本之间的生化指标差异。
1.2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正常血标本及溶血血标本中,其中TBIL、DBIL、TP、CK、ALT、GLU、ALB、AST、LDH、K+、UA生化检测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BUN、Cr、CHO生化检测结果在2份血标本中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结果见表1。
3讨论
溶血可以影响生化检测的结果,使其准确性及可靠性降低,增加临床检验的失误及误差。溶血时红细胞发生破裂,其内物质释放,影响血液中相关物质的浓度,比如红细胞中LDH的浓度为血浆的180倍,AST浓度为血浆的38倍,这就促使生化检测结果出现较大差异[3]。本研究通过对正常血标本与溶血血标本进行生化检测,证实当发生溶血时,溶血血标本中TBIL、DBIL、TP、ALB、CK、ALT、AST、LDH、K+、GLU、UA的生化指标值与正常血标本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TG、BUN、Cr、CHO等生化检测结果在正常血标本与溶血血标本中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数据说明了溶血对于生化检测的影响。现就对溶血发生的原因、溶血对生化检测的影响及对溶血的预防进行简要阐述。
3.1标本溶血发生原因
第一,医学器械质量不合格。采血针质量差、不清洁或密封度不好;放置血标本的试管质量存在问题;仪器器皿不清洁、干燥,这些均可导致标本发生溶血。
第二,采血操作不规范。在采血时,操作者将止血带长时间的过紧绑扎,导致抽血过程中负压过大;在进行采血时,没有将消毒液擦除干净,当血液抽出不顺时,对采血部位反复拍打;血液在抽出时速度过快产生气泡;血液放入肝素抗凝管时剧烈振荡,这些都可导致标本发生溶血。
第三,检验操作不当。在进行水浴时温度太高或太低;在用离心机进行离心时,转速太快或时间太长;离心管内有异物使红细胞受挤压发生破裂,这些都可导致标本发生溶血[4]。
3.2标本溶血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溶血后经过生化检测,发现某些生化指标值明显升高,比如,TBIL、DBIL、TP、ALB、CK、ALT、AST、LDH、K+、GLU、UA等,其根本原因为红细胞内这些物质的浓度非常高,当红细胞发生破裂后,其释放到血浆中,致使血浆中这些物质的浓度升高。同时由于血红蛋白的逸出,血红素的颜色势必会影响结果的分析,对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干扰,虽然可以用空白标本进行对照或两点比色法进行消除,但由于两点比色法能增加对光的吸收,对一些波长比较相近的比色试验仍产生一定的干扰[5]。此外,血红素中含有的铁离子能被一些试剂中的氧化剂(NaNO2)氧化,变成高铁血红素,而出现黄褐色,影响两点比色法的作用。某些生化指标如GLU明显降低,可能的原因为红细胞内成份释放到血浆中,使血浆容积增大,GLU的浓度相对降低,也可能是红细胞内成份对GLU的试验反应产生影响[5]。某些生化检测指标如CHO、TG略升高,变化不是特别明显,可能的原因为红细胞内含有低浓度的胆固醇酯及脂蛋白等,释放入血浆后,中和血浆内CHO、TG浓度[6]。某些生化指标如BUN、Cr等无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为这些指标不受溶血的影响或影响不大,也可能是溶血作用的正负干扰相互抵消[7]。
3.3标本溶血的预防对策
针对上述标本溶血原因,应该采取有效对策进行积极预防,减少溶血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为患者的诊疗提供准确数据。
第一,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临床上的很多溶血现象的发生,都与医护人员的错误操作与处置相关,因此应对相关医护人员的业务知识与水平进行提高,使他们认识到溶血事件的危害性。某些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不细心,操作不当而发生溶血事件,致使检测结果不准确,这样不仅会使临床医生做出错误诊断而且还会耽误患者的早期治疗,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及心理负担,给医院的带来不良声誉影响,因此,通过相关业务培训,对操作进行规范,明确责任划分,提高责任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确保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目前,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十分繁杂,各种品牌的医疗器械相互竞争,致使医疗器械的管理十分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到处可见,因此,医疗器械使用部门应加强对器械的监管,使用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对有明显问题的不合格的医疗器械要予以销毁,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继续使用,并与上级管理部门进行协调,严把医疗器械的质量关,避免不合格产品流通于市场。
结语
综上所述,标本溶血对于生化检测具有明显的影响,会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性及不可靠性,造成临床上的误诊及漏诊,所以,针对溶血原因进行有效的处理,加强相关人员业务培训,严把医疗器械的质量关,使患者的生化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真正的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富强.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8):79-80.
[2]黄远虹,陈鸿恩.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28:151-152.
[3] 陈贇,方松林.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控制策略[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021):4375..
[4] 李东.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8):42-43.
[5]谢小文.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处理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2,04:90-92.
[6]罗春燕.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5,28(50):189.
[7] 李秀敏.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5,21(19):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