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在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龚攀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龚攀
[导读] 本论文对中医外治法在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究。
    龚攀
  (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本论文对中医外治法在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究。方法:以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60例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汇总其常规资料的基础上随机将其分成了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实验组内患者采用的是中医外治法,而对照组内患者采用的则是常规治疗法,之后对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结果:实验组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结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外治法应用在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可以提高实际治疗效果,本研究中涉及到的管理措施及方法可酌情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中医外治法;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临床治疗;作用
  中医外治法一般包括针灸、推拿、药物熏蒸、贴、敷等治疗手段,在药物加上机械的联合作用下,应用该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外治法已在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与过去相比进一步提升了舒筋活络效果。因此患者的疼痛感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笔者以我院近期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中医外治法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探究,现将研究过程汇总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
  本研究中笔者以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60例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后在分析汇总患者常规资料的基础上将其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所有患者在入院的第一时间便已经过了检查、确诊。实验组内的30例患者中共有18例男患者,12例女患者,患者的年龄在41—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岁。对照组内的30例患者中共有16例男患者,14例女患者,患者的年龄在39—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岁。研究开始前均向患者告知了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也要求他们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综合相关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所以本研究假设的条件是可以成立的。【1】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内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治疗法,涉及到的药物主要是镇痛类的西药。在此基础上,还主张患者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来促进骨伤疼痛位置的恢复,当然其中的康复治疗均是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及帮助下完成的。实验组内患者采用的是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中药外敷、竹棒锤击按摩两部分内容。中药外敷时医护人员将生川乌、乳香、生南星、没药、独活、细辛等药物混合在了一起,再加入食醋将其混合后制成了膏状,最后敷在了患者的疼痛位置。治疗期间每天需换一次药,每三周为一个疗程。而竹棒锤击则指的是用竹棒锤击患者患面,进而促进其恢复的治疗方法。中医理论主张“适当的外界刺激可以达到舒筋活络和促进骨伤患处愈合的效果”,需要强调的是,实际治疗中必须要根据患者的实际耐受力选择锤击力度。每天锤击治疗时间应控制在30min左右,三周为一个疗程。【2】
  1.3治疗方法效果判定标准
  本研究中,笔者将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划分成了三个等级,以便于后续结论分析环节相关数据的对比研究。具体内容如下:①显效:患者发病位置的疼痛症状彻底消失,肢体功能恢复正常。【3】②有效:患者发病位置的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肢体的活动能力得到了恢复与提高。③无效:患者发病位置的疼痛症状无明显改善,肢体活动能力也没有恢复,甚至个别患者还出现了症状进一步加重的问题。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患者数量×100%。
  1.4数据处理
  本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主要借助SPSS19.0软件完成了分析处理,其中涉及到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的是T检验,而计数资料的分析比较采用的则是卡方检验。当P<0.05时则代表结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中实验组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结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如下表1:
  
  
  3.讨论
  骨伤科疼痛性疾病多是由于慢性无菌性炎症导致的,常见于中老年人身上,如果治疗不及时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造成一系列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对于该类病症的治疗容不得丝毫马虎。过去,对于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我们一直采用的是以西医镇痛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虽说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症状,但却难以彻底根治。而且一旦停药也会造成患者疼痛症状的反复,进而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中医认为骨伤科疼痛性疾病多是由于气滞血瘀以及寒湿阻络等原因导致的,若想要从中医角度开展对于该类病症的治疗研究必须要从活血化瘀以及散结消肿两个方面入手,如此才能够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实践证明,乳香、草乌、独活以及生川乌等药物在其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均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而在给予中药治疗的基础上以敲击竹棒的方式也能够扩张患者患处的血管,以促进其局部血液循环,这将进一步提高中医外治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而使其在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治疗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可达100%,而在对照组只有24例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对照组治愈率达80%。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于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患者采用中医外治的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对于提升其生活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优化效果。此外,中医外治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治疗优势,值得在临床试验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江志勇,陈伟洪,陈勃,庄鹏,许锦锋,许桂源.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疗效[J].中国医药科学,2019,9(01):56-58.
  [2]潘同新.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J].医疗装备,2018,31(22):99-100.
  [3]杨向军.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4):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