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作者:肖杰豪
[导读] 摘要:混凝土强度的形成是受多因素影响的系统性过程,想要使混凝土结构形成可靠的强度,回弹富余量达到标准,就需要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作系统把控。
        佛山市三水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  广东佛山  528100
        摘要:混凝土强度的形成是受多因素影响的系统性过程,想要使混凝土结构形成可靠的强度,回弹富余量达到标准,就需要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作系统把控。回弹法作为经济合理又简单方便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应该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得以优化,使得回弹法在未来的发展路上其检测精度更加准确,检测数值更加可靠,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助推混凝土检测工作进步。文章结合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常见问题,探讨了回弹法检测的有效应用,以供借鉴。
        关键词:回弹法;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1回弹法工艺原理
        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分为局部破损与非破损两类。局部破损法有钻芯取样、拔出法等等,优点是检测结果与实际混凝土抗压强度更贴近,缺点操作比较麻烦,工序比较多,非破损有回弹、超声波等等,优点操作简单,缺点是只能检测构件的表面强度,且需要有相同环境、条件的数据库,回弹法与超声法相比而言操作更加简洁方便。
        回弹仪是史密特于1948年发明的。回弹法就是采用回弹仪对混凝土表面抗压强度进行检测,按照既定的能量对拉簧进行弹击,从而对弹击锤进行驱动,通过弹击杆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弹击作用,混凝土表面受到弹击后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混凝土的变形通过弹击锤的反弹进行体现,回弹值直接从刻度尺上的位移进行读取,再根据统一的测强曲线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推定,从而得出混凝土表面的抗压强度。回弹法是一种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无损检测方法。一般情况下,回弹仪读取的回弹值跟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混凝土强度高,那么混凝土塑性变形能力较小,吸收的能力小,那么回弹值就大。
        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问题分析
        2.1回弹仪器问题
        检测设备在检测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回弹法也不例外,回弹检测时常出现回弹仪器精度不足,回弹数值紊乱、偏差大等现象,给最终的检测结果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回弹仪性能需要得到高度重视,要注意对回弹仪的校核,每次使用回弹仪之前要进行回弹仪的率定测试。
        2.2测区选择问题
        回弹测区的选择也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现在的混凝土,加了大量的粉煤灰或矿粉,表层强度偏低,一般的都要低3~5MPa,更有甚者,比这个还低。检测中,应做好测区表面的清理工作,确保测区平整性和干燥性。防止发生麻面、疏松层等情况。回弹测区最好的状态应达到镜面效果下的完全垂直回弹。
        2.3碳化深度问题
        现行回弹规范测定碳化深度,主要方法是:在混凝土表面的测区采用适当工具形成直径15mm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碳化深度,清除孔洞中粉末和碎屑(不得用水冲洗),同时采用浓度为1%~2%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边缘处,再用测深工具测已碳化与未碳化交界面(变红色与未变红色的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并应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这针对水泥一种凝胶材料进行检测不存在质疑,然而当前的混凝土材料多掺杂了大量的矿物掺合料,例如磨细矿粉、粉煤灰、硅灰等,凝胶材料是多样的,这些矿物掺合料具有相同的特点,他们进行二次、三次水化的过程中,会消耗很多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由于矿物掺合料消耗掉了水泥水化的大量的氢氧化钙,就造成碳化深度测不准;或由于混凝土中氢氧化钙被消耗殆尽,混凝土滴酚酞后根本不变色,造成混凝土已完全碳化的假象。尤其在混凝土表面,由于施工单位浇筑柱和剪力墙混凝土时一般都会出现过振,造成混凝土表面浮浆过多,而混凝土中矿粉和粉煤灰在浮浆由于比较轻会迁移的比较快,而造成混凝土表面浮浆中矿粉、粉煤灰这些掺合料比其它地方多。这样在这些区域氢氧化钙就被矿物掺合料几乎全部消耗掉,测碳化的孔洞中滴酚酞后根本不变色,造成混凝土已完全碳化的假象。这样,最终导致了回弹测定碳化深度时产生巨大偏差。


        3回弹法在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的有效应用
        3.1做好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尽管回弹仪的操作比较简单,但为了保障检测质量,需要做好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主要有: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检查,观察其是否平整、清洁;当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麻面、蜂窝等现象时,此地区不可直接作为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点,需通过砂轮清除杂物、输送层等,从而为检测面提供清洁的原状混凝土面。
        回弹仪装置是应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核心装置,因此该装置性能、状态是否稳定,对回弹法检测的准确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实际应用回弹法进行混凝土检测时,一般在检测前后,工作人员都要对回弹仪进行率定试验,即在(5~35)℃的室温条件下,按照标准操作对回弹仪进行率定,率定平均值在80±2,才能说明回弹仪性能良好,处于标准状态,才可进行之后的混凝土强度检测。同时,注意做好回弹仪的日常维护保养,从而确保回弹仪始终保持良好的应用状态,避免出现误差。另外,回弹仪的使用环境会对其检测精度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时,需要格外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
        3.2做好检测面选择
        在应用回弹法进行混凝土检测时,检测面应为原混凝土面,不得有其他附着物,才能够真实地反映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此外,在应用回弹法进行混凝土检测时,应保证检测对象内、外混凝土质量能够基本一致,若混凝土内部质量与外部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如混凝土内部缝隙过大、外部遭受过火灾,或者存在化学腐蚀、冻伤等问题,则不适合使用该方法进行混凝土检测,否则将会导致检测结果存在严重失真问题。
        3.3确定回弹测点
        科学合理地确定回弹测点,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检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为了保障回弹测点的有效性,需要在测区范围内选择恰当的点,且保障分布的均匀性,最终实现强弱部位检测的全面覆盖;同时,要保障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一般不小于20mm)、测点与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和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测点选定在石头或气孔上,从而保障测点的牢固性。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测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从而保障检测数据的精确性。
        3.4科学测试取值碳化深度
        测试过程中,要加强重视粉刷砂浆覆盖的构件的碳化深度,不要只看到表面现象。众所周知,酚酞酒精溶液遇碱会变红,而构件的表面由含碱量较高的砂浆所覆盖,在测试过程中,易出现碳化深度被误判的现象。一般孔内的颜色要浅一些,在辨认过程中要认真、仔细,从而对其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
        3.5提高回弹检测水平
        质检人员需要合理使用检测仪器,规范检测操作,同时在检测工组中不断总结经验,以确保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工作质量。并且,需要检测部分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质检技能与责任意识,引导他们严格做好本职工作。
        结语:综上所述,在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中,回弹法原理明确、技术简单,而且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有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实际检测中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会造成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为了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的质量,需要强化回弹检测的准备工作、回弹仪器的选择与精度调整工作、做好检测面选择及回弹测点选择。科学测试取值碳化深度,并不断提升检测技术水平,从而保证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坤.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在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9,45(20):64-65.
        [2]刘艳.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探究[J].智能城市,2019,5(21):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