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岳冬梅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岳冬梅
[导读] 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岳冬梅
  (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卫生;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医疗机构进行研究, 在充分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探究医学影像技术和影像诊断之间的联系, 分析医院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结果:医学影像诊断和医学影像技术是辩证统一的, 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结论: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互为一个整体, 前者离不开后者的支持, 而后者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则依赖于后者。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与医学影像诊断相互促进、
  相互制约。
  关键词: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诊断; 临床应用
  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较为重要,可以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于人体的辐射或是损伤,提高软组织鉴别工作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优化工作机制,发挥先进影像技术的积极作用。医学影像主要包含了超声、介人、MRI、CT 及X光等多种不同门类的新兴学科, 自X线片在1895 年被发现以来, 临床医学影像技术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时期。而在此之前, 医疗人员进行诊断时除了解剖之外, 就是依靠触诊对病情进行了解。由于不同的影像检查技术在应用方面的差异, 使得每种检查技术具备自身的特点, 因而医学影像诊断对于医学影像技术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加。本文对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之间存在的关心进行了分析, 并且从专业的互补性和独立性两个方面对医学影像诊断中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探究。
  1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方式分析
  1.1 计算机X 线摄影技术分析
  此类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运行原理为:首先,影像版会全面接收到X 线潜影,在透过人体之后,形成一定的影像,然后利用激光扫描仪对其进行扫描,利用数据转换器等,将各类信号转换成图像,与传统的X 线摄影技术相比,此类技术的应用具有较为良好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减少X线对患者的射量,在一次摄影的过程中,可以收集较多信息。另一方面,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其曝光宽度较大,容量很多,密度动态范围很大,可以提高摄影技术的作用效果,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减少各类因素的影响,降低重拍几率。
  1.2 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分析
  此类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原理为:首先,利用X 线对人体进行逐层的扫描,根据相关查体要求,对某个区域或是范围进行扫描,然后在计算机中生成诊断信息数据或是对其进行处理的建议,在形成横断面解剖图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全面的处理。其次,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与传统CT 相比有较高的优势,能够加快扫描工作速度,获取图像分辨率很高,拓宽数据扫描与采集工作范围,提高工作效率,规避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在加大技术改进力度的情况下,逐渐提高其工作可靠性与有效性。
  1.3 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
  此类技术又被成为核共振技术,就是利用与人体组织相互关联的原子核对其进行处理,例如:13C 原子核、23Na 原子核等,都可以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之下,产生核磁共振的现象,进而达到成像的目的。

此类技术的原理为:对患者的患病部位进行扫描,在保持长轴与静磁场方向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平行处理,然后利用脉冲射频磁场,对被检查部位进行处理,最后计算机会获取相关信号,形成二维或是三维的图像。
  1.4 超声成像技术分析
  超声成像技术,主要原理为:利用超声波中的声束,对人体进行全面的扫描,在投射人体各类器官组织之后,接收相关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然后形成人体的器官组织图像。此类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存在辐射或是创伤问题,且成本较低。目前,我国经常使用的超声成像技术为:幅度调制类型、辉度调制类型、光电扫描类型等,可以形成良好的组织结构,其中,辉度调制类型为“B 超”,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利用不同量度的光点,对反射信号强弱程度进行表达,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与结果。
  1.5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分析
  在应用此类技术的过程中,其运行原理为:对造影部位进行处理,使其透视影像储存在记忆磁盘中,然后利用相关注射剂开展同一部位的照影工作,再次对影像进行储存处理。最后,要去除蒙片,合理开展数据处理工作,达到一定的成像目的,此类影像能够显现纯血管图像,清晰度较高,有利于应用在临床工作中。
  2 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应用
  在当前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应用中, 对于专业医师的要求较高, 主要包括: 第一, 要求了解与掌握C T、核磁共振、超声医学及常规放射学等方面的专业操作技能与相关理论知识; 第二, 了解并掌握有关电子学、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伙第三, 在疾病诊断过程中, 对各类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应用情况及主要作用有一定的了解;第四, 了解医学影像等不同专业分支的发展趋势及主要的技术。
  在当前医学影像诊断应用方面, 对于专业医师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熟练掌握现代医学影像学、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等方面的专业性知识; 第二, 在对临床疾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 对多种影像诊断技术熟练应用;第三, 能够深人了解并熟悉与医学影像方面相关的临床技术及知识; 第四, 了解医学影像等不同专业分支的发展趋势及主要的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主要是为临床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并且能帮助专业医师获得准确可靠的影像学信息与知识, 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极为关键的依据。医学影像诊断工作则主要是为了对医学影像技术中提供的各方面信息作出观察与分析,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与总结, 从而得出最为客观、公正的影像学诊断结论。
  3 结语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与医学影像诊断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因此, 医学影像技术工作人员和影像诊断人员应当严格依据相关标准执行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 逐步提升临床医疗诊断效率及水平, 在进一步减轻患者就诊痛苦的同时, 将医学影像学的临床应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李佳戈,王浩,任海萍.基于GAN的医学影像优化技术概述[J].中国药事,2019,33(09):1022-1025.
  [2]赵幼平.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8):1-2.
  [3]王宗胜.医学影像处理技术应用效果总结[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8):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