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112219840308XXXX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如何在房屋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中贯彻环保节能理念,灵活运用节能环保技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减低资源的消耗和浪费,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能的目的,是房屋建设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以房屋建筑工程应用节能技术的必要性为切入点,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应用要点,旨在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节能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节能技术分析;环保节能;绿色能源
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便利和更舒适的居住环境;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约30%,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0%,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约40%。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建筑节能降耗和可持续性发展,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大力推行环保节能技术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和有长远意义的。
1建筑节能的概念
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因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能耗。
全面的建筑节能,就是建筑全寿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节能的总和。是指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所使用的节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
2建筑规划与设计过程中的节能技术应用
建筑规划和设计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影响,针对建筑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气候特征,重视利用自然环境(如外界气流、湖泊和绿化、地形等)创造良好的建筑室内微气候,以尽量减少对建筑设备的依赖。具体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合理选择建筑的地址、采取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绿植、水面、假山、围墙);合理设计建筑形体,严格控制窗墙比的设计(包括建筑整体体量和建筑朝向的确定),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合理的建筑形体设计是充分利用建筑室外微环境来改善建筑室内微环境的关键部分,主要通过建筑各部件的结构构造设计和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隔设计得以实现。
3建筑外维护结构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主要来自三部分:①外墙;②门窗;③屋顶。这三部分的节能技术是各国建筑界都非常关注的。目前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开发高效、经济的保温、隔热材料和切实可行的构造技术,以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密闭性能。
3.1墙体节能技术
墙体的保温节能技术目前主要有内附保温层、外附保温层和夹心保温层三种。就墙体节能而言,传统的用单一材料增加墙体厚度来达到保温的作法已不能适应节能和环保的要求,而复合墙体越来越成为墙体节能的主流。复合墙体一般用复合材料或钢筋混凝土作为承重结构,与保温隔热材料复合,或在框架结构中用薄壁材料加以保温、隔热材料作为墙体。建筑用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有岩棉、矿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加气混凝土及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发泡水泥保温板等。值得一提的是胶粉聚苯颗粒浆料,聚苯颗粒骨料是采用回收的废聚苯板经粉碎制成,而胶粉料掺有大量的粉煤灰,这是一种废物利用、节能环保的材料。
3.2门窗节能技术
对门窗的节能处理主要是改善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门窗的密闭性能。
从门窗材料来看,近些年出现了铝合金断热型材、铝木复合型材、钢塑整体挤出型材、塑木复合型材以及UPVC塑料型材等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节能产品。房屋建筑中绿色节能技术的使用针对门窗节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采用新型节能门窗材料。在寒冷地区,玻璃材料可选用反射率低、透光率高的类型,这样一来,可获得更多的太阳能辐射热量。第二,要增强窗扇与窗扇、玻璃与窗框、墙体与门窗框等连接处的封闭性和隔热性。第三,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在设计建筑物门窗的过程中务必要同时兼顾视野、通风、采光等要求,并且在满足建筑物保温的基础之上实现更好地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
3.3屋面节能施工技术
屋顶的保温、隔热是围护结构节能的重点之一。在寒冷的地区屋顶设保温层,以阻止室内热量散失;在炎热的地区屋顶设置隔热降温层以阻止太阳的辐射热传至室内;而在冬冷夏热地区,建筑节能则要冬、夏兼顾。保温常用的技术措施是在屋顶防水层下设置导热系数小的轻质材料用作保温,如膨胀珍珠岩、玻璃棉等;也可在屋面防水层以上设置聚苯乙烯泡沫。在选择施工材料的时候,要全面了解材料的种类、外观、容重、吸水率、导热系数等参数,尽可能选择具备比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吸水率低的材料。
4建筑采暖和空调通风系统的节能技术应用
4.1建筑物内部采暖设计
适宜居住的建筑应当保证室内通风、冬暖夏凉以及避免潮湿等。首先要从建筑物的地点与朝向来考虑,从建筑物设计时的方位朝向、材料的散热与保暖以及材料的材质与使用的厚度等方面考虑。其次也应当考虑到自然地理环境对建筑物采暖的影响,如太阳的照射情况、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建筑物开口的位置与大小等问题。
4.2充分运用自然通风
房屋建筑工程的暖通空调系统中需要保证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在通风的设计中坐北朝南是最基础的设计要求。另外,在公共建筑物和住宅中注入清新的空气,应该尽可能的采取新风热交换系统,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做到节能与环保兼顾。
5建筑照明的节能设计
建筑照明节能设计要充分考虑利用自然光采光,对公共区域照明采取分区分时控制或者红外感应、声光控制等控制措施,在满足照明效果的基础上降低电能消耗。灯具选择要在满足亮度需求时,选用节能性灯具,根据照明需求采取分区分时控制方式,选用节能型开关,降低能源消耗,地下车库的照明可采用光导照明与节能灯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自然采光照明,降低能源损耗。
6建筑新能源节能技术应用
现阶段人们对建筑的功能和美观需求越来越高,低碳建筑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建筑节能设计中。比如利用地源热泵采集地下热能;如安装热量表、热量控制开关,保持室内温度、减少能耗;利用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照明;通过导光管将阳光引入室内照明等;太阳能发电与玻璃幕墙施工结合等技术。低碳建筑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建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光热技术、采光遮阳技术以及通风技术有效融合,利用到绿色建筑设计和建设中。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新型节能环保技术是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应首先做好绿色节能技术规划设计工作,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软件,对于施工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在确定好设计方案以后,使用新型绿色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严格按照施工的相关标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按照流程要求进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节能环保效果。
参考文献:
[1]苑金秒.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8):90-91.
[2]穆洪山.浅谈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9):50.
[3]赵新亮.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居舍,2018(2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