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在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和供水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而言,一方面基础部分的施工质量对整体工程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基础施工中存在着较高的技术要求和诸多影响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细致的探索与研究,为工程建设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随着现代经济水平的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水利水电不仅能够满足当地电能供应需求,且能够利用水利对周边农业灌溉需求进行满足。由此便需要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中,采用合理有效的施工基础,对施工质量进行保障。基础处理是水利水电工程中较为重要施工技术,旨在对基础进行稳固,进而保障水利水电构筑物的安全。
1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特征
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特征主要体现在施工技术更新速度快、要求严格、范围广泛、环境复杂四个方面。第一,更新速度快,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大众有目共睹,在改革创新政策的督促下,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也逐渐向精细化迈进,施工人员对新兴技术的运用与材料的更新也保持着高度的重视,力求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从而进一步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第二,要求严格,水利水电建设是一项烦琐复杂且工作量十分巨大的工程,此类工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更是数不胜数,而一旦施工中出现问题,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都会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国家以及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在施工建设中要求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施工,基础部分的施工更是关注的重点。第三,范围广泛,水利水电工程自兴起以来就一直被广泛运用于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不过此项特征有利亦有弊,弊端则是施工时间长、工程量庞大等。第四,环境复杂,水利水电工程顾名思义,施工的场地绝大多数都在大型水库或湖泊附近,且以水流湍急的地点为佳。因此,工程所在地的水文与地质条件是决定水利水电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通常在工程实施前为了加固地基,都要对地质进行多方特殊加工与处理,以防范意外的发生。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要点
2.1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通过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部分的整体强度。目前,该项技术主要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2种施工技术。这2种技术虽然在施工方法上比较类似,但在工艺细节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别。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二者之间进行合理选择,为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其中,通过先张法可以显著提高基础部分的预应力,从而提升地基质量。而后张法则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对特定构件的强度进行强化处理。当构件强度上升4/5以后,即可施加应力,从而使地基的整体强度获得提高;另外,后张法还可以与沉降环节配合使用。具体是在桩基下降的过程中,同时使用锤击法和静压法加快桩基的下降速度。在锤击的过程中,要合理选用合适的锤击工具,而使用静压法时,则需要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考虑。
2.2粉喷桩技术的运用
水利水电工程中在具体施工建设的时候要合理地使用粉喷桩技术,要使工程施工质量更佳,施工管理人员要做好如下配合工作。第一,施工人员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在开展施工建设之前就要整理好施工现场,保证整个场地的干净和清爽,还可以采用一些灵活有效的方式来平整地面。第二,施工人员还要确保粉喷桩的位置精准,这有助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人员有效地使用粉喷桩技术。施工技术人员还要依照设计图纸来勘测放线数据,确保整个测量的准确和有效,也能够更好地减小测量误差。施工团队要在桩中心放置桩位标,并且在施工结束后还原桩位标,这样可以更好地减少验收工作量和压力。
第四,施工团队还要强化桩顶和桩底高程设计的高效性,之前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建设的时候会把桩顶和桩底高程设计为地下半米,但是只是依照这一标准就会带来较大的误差,这就要求施工工作人员对其综合考虑和分析。第五,施工企业还要确保桩身垂直度的有效,也就是水利水电工程在使用粉喷桩施工技术的时候应该确保桩身垂直,尽量减少桩身的倾斜误差大小,还要合理地控制倾斜误差。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要确保外加剂添加的合理,施工过程中适当地使用外加剂能够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2.3锚固技术的运用
锚固技术具有施工简单和成本较低的特点,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广泛运用,也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利润。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建设的时候需要减少对周边居民的不利影响,所以施工人员通常会把工程施工现场设置在人员数量少、接近水域的地方,要更好地达到农田灌溉要求,施工企业还应该让水利水电工程与农田接近。这样就造成了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出现较多限制条件,施工人员使用锚固技术就能够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如果将锚固技术大量运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当中,那么施工人员需要把设计好了的受拉杆件一端固定好,确保固定深度和岩层深度一致,之后让受拉杆件的另一端和地上建筑物连接起来。锚固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抗风和抗震性能,这样就进一步保障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并且锚固技术还可以更好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部分的承载能力,并且有效地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压力,施工人员还可以将锚固技术运用到附近堤坝或道路边坡的施工建设当中。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3.1基础施工方案编制
水利水电工程较之其他类型的工程建设,设计阶段的勘探任务是较为复杂的。由于多数水利工程的建设地理位置,使得工程基础受到的影响条件较为众多,需要勘探人员使用有效的勘探技术对具有代表性的地质、水体运动进行反复核检,由此对施工条件进行明确,为施工方案制定提供数据信息支撑。基础勘探的信息包含地形、土质、水量等。
3.2地基荷载计算
基础的处理目标,在于满足荷载要求,而荷载要求的达成需要建立在基础荷载能力计算准确的基础上。水利水电工程多建于地质复杂、水势湍急,在基础处理完成之后,需要达成处理要求的目标。所以在进行基础处理施工前,需要对工程荷载进行计算,在得出荷载值后,对地基变形进行验算及测估。
3.3技术质量检验
检验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对施工设备、器械进行检测、各阶段施工质量检测等。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依据检验需要,并参照制度进行检验方案的制定。质量通过分层控制,能够明确责任,实现更为准确的施工控制。
4结语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数量及规模的大幅提升,愈加凸显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因为基础部分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使用寿命以及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性。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针对各项施工技术进行专业细致的研究,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为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涛.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19(1):278-279.
[2]柳炎杰.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如何处理不良地基问题关键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101-102.
[3]张冬.精细爆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开挖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7(4):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