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理念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刘庆生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作者:刘庆生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必要的考量因素。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176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必要的考量因素。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才能在根本上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建设、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文章在绿色、低碳理念的指导下,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规划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进一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绿色低碳
        引言
        在城乡建设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方案可以帮助对城乡的空间进行有效的利用,促进成长环境的不断美化。因此,我国政府对于城乡规划方案和工作都非常重视,近年,在城镇化繁荣发展的背后,一些由于不合理城乡规划导致的问题也在逐渐显现,这就需要我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对城乡规划的管理制度及时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
        1城乡规划设计概述
        2007年我国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促进和协调城乡发展。城乡规划是在合理利用城市和乡村不同地理条件和资源的同时,确定城乡不同建设功能分区及其具体要素、布置方式,是建设城乡经济、推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为保证城乡和谐发展,应确保城镇和乡村间的所有建设性活动都在合理规划范围内,确保城乡规划建设的科学、优化与完善,最大程度抑制城镇垃圾污染向农村扩散转移的不良情况发生。为保证城乡统筹规划的顺利进行,应加强对城乡边缘地区的规划建设和改造工作,不断落实城乡规划交界处的管理工作,解决现阶段我国部分城乡交界处三不管地段的混乱局面。总之,城乡规划发展是现阶段国家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必然选择,生态城乡发展更是以维护和保障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以可持续经济发展为依托,以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为重要基础。
        2绿色理念下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意义
        2.1促进城市现代化
        在世界范围内,如今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状态的标准已经从仅依据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判发展到了全方位多维度评价。其中,城市可持续发展性和生态环境成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因此,在我国城市的规划活动中,多采用绿色环保的理念指引城市规划和建设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城市的现代化。同时,利用绿色理念指导城市规划活动,不会对城市产生负面影响,也不会降低城市的生活和生产效率。
        2.2实现环境经济和谐化
        在以往城乡规划中,过分强调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环境保护等考虑不足,不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发展。应用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理念,能够在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中融入新规划思维,促使地方政府立足本地经济、环境、资源等角度,因地制宜进行城乡规划,制定有效生态环境保护,维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绿色新技术的应用,实现环境经济和谐化目标。
        2.3助力人和自然和谐共生
        在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城市规划过程中,过分地强调人类对于城市规划的需求程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人类的需求进行城市规划,这种规划的理念在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同时,却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这也是引发了一系列城市病的根本原因。如果采用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有利于优化城市中的资源利用情况、保护城市内部的环境。运用绿色理念指引城市规划,可以将城市中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优先程度适当提前。同时人类为了保护自己生存的家园,应当在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尽量保护生态环境。


        3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3.1对管理体制不断健全
        新时期应该有着新的发展面貌,在推进城乡规划的创新工作中,政府有关部门要将城乡规划建设重视起来,将其置于行政管理工作当中,还要对城乡规划工作的主管部门进行合理的约束,严格《城乡规划法》的要求来开展工作,加强对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监督。除此之外,针对一些中小型城市的城乡规划工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用多种管理方式,缓和各方面的矛盾。
        3.2城乡居住区的生态规划设计要点
        城乡居民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处于主体地位,因此,城乡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规划与设计是重要内容。为保障城乡居住区的生态规划设计符合相关要求,政府部门应强化对城乡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和教育设施等的了解,提高设施规划水平,保证交通、能源、供水、供电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符合生活要求。城乡居住区设计还应贯彻生态理念,将生态建筑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结合,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求,进一步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城乡居住区设计还应以城乡实际地理特征、生态环境和水文条件为基本立足点,开展符合当地特色的城乡居住区设计工作,加强对居住区绿化、植被覆盖率、绿地利用率等的设计和规划,为实现地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3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发展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城市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资源型企业,这种情况在我国北方地区仍然较为常见。资源型企业在享受发展红利期以后,已经处于必须要转型发展的阶段,不进行转型就很难求得生存。这部分资源型企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的通过能源开采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有的通过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助力了当地经济的进步。但是,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以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核心发展动力的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停止以“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做法。笔者认为,为了使城市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工业应当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变。资源型城市应当积极通过政策手段和其他手段引入人才和资金,在本地发展新型产业。新型产业在发展模式上更加健康可持续,同时对于城市生态恢复和保护也具有重要作用。
        3.4调动公众的参与积极性
        针对前文提到的公众参与度相对较低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社会公共意识。为了解决有些地区政府领导对城乡规划工作的权力过大的问题,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城乡规划工作委员会,由委员会来负责当地的城乡规划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该委员会除了要有国家公职人员组成之外,还要有非国家公职人员共同组成。这样一来,可以帮助政府和普通公众进行良好的互动和沟通,提高公众的社会公共意识,也能够保障好公众的利益。
        3.5城乡生态环境设计要点
        将生态理念融入城乡规划发展须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利用,保护城乡原生态自然环境,减少资源浪费。生态城乡环境设计规划应在环境保护基础上加强对当地环境的改善和管理,使建筑在保持生态环境效益和提升生态价值基础上,更好地为城乡规划设计所用,提升生态效益和生物资源共享性。
        结语
        综上所述,将绿色理念应用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城市污染,保护城市及城市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进行城市布局等多方面入手,从多角度、多维度发力,才能使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同在。
        参考文献:
        [1]王令敏.试论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保护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9(26)
        [2]卞坤.山西省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的实施困境与绿色规划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工程咨询,2019(9)
        [3]赵英.新加坡绿色发展经验对廊坊城市建设的启示[J].商业经济,2019(9)
        [4]李晶,张莉,尹勇.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24:152.
        [5]胡小静.低碳经济下洛阳市生态城乡规划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05:37-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