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刘润强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作者:刘润强
[导读] 摘要:就可拓思维模式而言,可以说是建筑设计得以有效创新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3
        摘要:就可拓思维模式而言,可以说是建筑设计得以有效创新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可拓思维模式在建筑学和创新学以及思维科学等方面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一些新的思维模式逐渐出现。其中包括:菱形思维模式、共扼思维模式以及传导思维模式逐渐等。而随着这些新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广泛应用,也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建筑设计方法和理念。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可拓思维模式的应用是如此的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设计;创新;可拓思维模式
        引言
        当前阶段在我国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当中,其中从建筑设计的角度上来进行分析,它是我国建筑产业发展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沟通环节,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创新性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的实际开展过程当中,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充分依照建筑设计工作当中的相关要求开展创新性设计工作,充分满足整个建筑体设计的经济性以及合理性,在满足上述的条件基础之下,还需要充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需求。比如,建筑设计当中的节能环保以及结构层次等设计要求,基于建筑创新性设计理念,可拓学的运用在其中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建筑设计工作的拓展和提升带来了重要的保障,在现阶段的建筑设计工作当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1可拓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1.1促进创新方法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在建筑设计创新中,通过可拓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有效运用,使得创新方法论体系得以有效地建立和完善。对于可拓学来说,主要以“一切事物的不变”为核心思想,具有一定的可拓性特点。而对于可拓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简单来说指的就是将传导、菱形以及共扼和逆向等思维方式灵活运用到实际建筑设计创新当中,不仅可以有效丰富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凸显出创新方法的多样性,同时对于创新方法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有着重要积极促进作用。
        1.2促进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框架的有效改变
        从过去的建筑设计创新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创新的思维框架凸显的过于随意,只是根据人们的灵感和对感觉的认识来进行创新的,而对于可拓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可以采用定性定量的方式来对思维框架进行创新和变换,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对创新方向有一个足够的明确,同时还可以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创新进程,使得建筑设计创新的思维框架能够真正做到“因人而异”。
        1.2促进理性创新方法的形成
        在建筑设计创新中,通过对形式化模式的全面了解和分析,结合创新目标和创新条件等各方面因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制定合理有效的创新策略,从而促进理性创新方法的形成,其理性创新方法能够真正做到有理有据。从可拓思维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哪种事物都能够具备一定的可拓性,并且也存在着一定的可拓规律,所以在进行可拓思维试验开展过程中,我们应该要加强固定程式和固定模型的合理采用,将其中一些标准以及条件等进行有效变换,从而促进相关合理有效创新策略的形成,不仅能够对创新的规律有一个全面地分析和掌握,同时还可以促进创新有理有据的实现。
        2可拓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分析
        2.1逆向思维模式
        我们所称之为的逆向思维主要指的是,把传统意义上的常规思维模式进行有效转变,并从整体上宏观看待问题,以事物的另一个层面着手,以此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的思维模式。该思维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在可拓学领域,逆向思维模式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学习者必须要着重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知识。

因为逆向思维模式不按常规出牌,没有常规性的逻辑思考习惯,不是从问题的一般方向去进行探索,尽管它接触的是问题的相反面或者另一面,然而,逆向思维模式呈现的是一种更富有创新意味的全新的视觉角度,通过创新的思维使问题得以解决,而这种思维模式恰恰是建筑施工设计创新的根本来源。例如,法国卢浮宫广场的增建工程,设计师在群体性的古典建筑群中,反其道而行之,在其中让人惊奇的加入了钢结构玻璃的金字塔,而这种更富有现代感的建筑方式,不仅没有破坏原有建筑结构的立体感和和谐感,反而进一步增加了个性化十足的艺术气息,而这种效果正体现出逆向思维的应用优势。
        2.2联想思维以及创新性
        我们所称之为的联想思维模式,主要指的是从问题的某一个方面进行联想,联想出与之相关或者非相关的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来讲,联想思维模式的本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而联系是特别广泛的,在理论状况下,世间万事万物都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联系,联想思维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事物的表层探寻到两者之间存在的深层次的联系,而在探寻问题联系点的相关环节,可以充分体现出点对点的创新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激发创新活力,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联想思维模式十分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设计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水立方”就是着重针对“水”这一物质进行思维想象,从文化、物质结构、建筑功能等项目方面进行发散性思维,想象它们的共同点和内在的联系,进而做出更富有创新意味的设计方案。
        2.3几何思维
        在万事万物中,其基本形态都是几何图形,利用几何图形的优化组合,能够衍生出特别多精彩纷呈的的创意和设计灵感,在建筑创意设计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例如,古代最坚固的金字塔,就能够充分体现出立体三角形的痕迹。天坛的规划,可以充分想象到圆形结构。在当今社会,还有很多不规则形状的建筑物,这些经典案例都是几何图形思维模式给设计师们的创新灵感。
        2.4共轭思维模式
        我们所称之为的共轭思维主要指的是充分利用问题的4个极端方面,也就是虚实、软硬、潜显和负正来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以此为基准,寻求相对应的解决方案。这四个部分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被设置成为坐标系,通过针对问题的细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逐步往里面添加相对应的内容,同时根据4个部分互相转化的潜能而选择出更科学合理的优质方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有效利用这种方法,设计师们可以有效分析事物的共轭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问题有更全面的整体了解。
        2.5传导思维模式
        人类的思维是明显受限于大脑的,人的大脑是用于思考的根本工具,即作为一个人,其行为从根本上是受到其大脑以及思维的限制的,可基于某人的行为来对其思维能力加以判断,这一点即是传导思维模式在运作时的基本原理。较之于传统思维模式而言,传导思维模式还是与其有诸多近似点的,而这亦是传导思维模式本身的一大局限。不过传导模式仍然能够于建筑的设计阶段中释出其具备的经验作用,特别是可把某些经验以及数据给设计人员,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更具速效性的去“吃透”建筑设计的根本结构,并且在随后的施工进程中释出其作用。
        结束语
        建筑设计理念重点注重的是设计过程当中的逻辑性,在现阶段的建筑设计工作当中的运用比较频繁,共轭思维模式和可拓展思维模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的学习和转换,可以充分获得事物内部不同的工作特性,从而获得和设计工作协同发展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杨英.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绿色环保建材,2019(06):77.
        [2]胡啸.建筑设计中的可拓思维模式及创新方法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23):18-19.
        [3]王忠.建筑设计创新中可拓思维模式的运用解析[J].居业,2017(12):50+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