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 陈彦伟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作者:陈彦伟1 王振东2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乡规划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烟台市城市规划编研中心  山东烟台  264003;2山东宇创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乡规划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探究城乡规划设计基本内涵和生态理念,针对性地提出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要点,以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理念;城乡规划;设计要点
        引言
        城乡规划是指由政府对城乡发展建设对应的空间布局进行统筹安排,对自然与生态环境给予保护,并合理开发和利用各项自然资源,使社会保持公平和公正。在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是一个新兴产物,同时它也是城乡规划建筑设计主要趋势,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1生态建筑概述
        众多人认为生态建筑是城市化发展中的必然结果,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生态建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本质上,生态建筑致力于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非常理想的生态型生活和工作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我国在发展早期重视发展重工业,因此出现了太多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忽视管理,故经济管理粗放且空气质量低、温室效应严重、废弃物排放问题等成为破坏生活质量的重大问题。房地产行业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建筑发展从本质上来说,发展并不平衡,在智能化和生态化方面有很严重的缺陷,在建筑建设过程中对剩余材料、建筑材料、废弃物等方面的利用上并不充分,可再生能源与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上也不够充分,导致国内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并不良好。针对这些情况就需要考虑我国生态建筑设计上存在的问题,意识到生态建筑上存在的难度,结合生态学和建筑学的基础上,以环保为前提改善环境问题,促进相关行业与建材行业的发展,在整合资源的同时做好设计规划。
        2 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现状
        首先,现阶级我国各区域城市化建设呈膨胀发展,快速推进城乡建设的进程伴随的是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当引发大面积耕地逐渐消失后,不仅造成严重的生态质量问题,而且过度的发展会产生交通资源的浪费,导致人们忽视绿色公共交通的作用,快速的扩张无论对于城市还是乡村建设,一味的把注意力放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方面,在基础设施建设阶级都是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成本,必须保证要有足够的技术支持,还要有相关部门的资源支撑,才能够顺利完成前期工作。但是,从前期投入建设来看,在整个规划设计的实际应用中资源过度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甚至出现对耕地的严重破坏现象,造成很多土壤已经无法收获庄稼,这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来说无疑是一个创伤。城乡规划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好的适应乡村的快速发展。其次是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中污染较为严重。我国各地区的城市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比较特殊,这是其它一些发达国家不存在的问题,所以,我国的乡村建设城市化率要比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低。之所以说落后于这些国家:①国情条件的特殊性,我国经济转型首先面临的是众多人口;②这些国家城市化建设的推进是在农业经济时代就己经起动,当时全球自然资源十分充足,对这些国家的城市化建设发展十分有利。而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起步较晚,加之在实际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问题在城市化进程推广过程中己经成为困扰人们的主体问题。由于城市化进程推广过快,土地利用率下降的影响因素考虑不足,在整体规划和统一布局方面缺乏合理性,而土地的利用率和水源短缺是直接影响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关键要素。最后是规划理念存在的问题,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重视经济效益、经济指标,将这二者至于规划设计工作的首位,在这种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理念影响下忽略了环境因素,在多个地区的城市化建设规划设计中忽略规划理念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一些城乡结合部被忽略,没有列入城乡规划发展中,不在规划的范围内,从而造成城乡结合部混乱,直接造成规划设计整体不强。


        3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要点
        3.1加大城乡规划方案设计的生态元素
        加强生态城乡规划方案设计是生态理念下城乡规划发展的重要出发点。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新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城乡规划设计方案时,应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和重视,从生态环境保护出发,制定城乡生态环境规划发展设计方案,包括对城乡经济发展总量提升、城乡经济发展生态能力和城乡经济发展模式下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质量保障等方面的细化,保证在现代社会城乡规划发展过程中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要素的协调与平衡。
        3.2城乡设计规划中要积极引入绿色建筑材料
        绿色建筑材料是生态建筑的本质,因此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绿色建材是非常关键的。相关的单位与技术人员之间要重视对环保材料的开发,为居民提供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建筑施工要与时俱进,更新设计观念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设计人员自身的建筑水平,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3.3城乡产业生态规划设计要点
        城乡规划设计中融入生态发展理念必须充分考虑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问题,加强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和限制使用,强化对可再生资源的节约使用,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加速自然、社会和居民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流转,最大程度上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不良污染废弃物的排放,最大程度上发展循环经济。城乡规划设计还应加强生态发展理念和产业结构的有效结合,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经济,在满足市场、生态和现代化结构产业标准的要求下,结合城乡经济发展的自身产业现状,设计出具有区域特色的高科技、高起点的标准化城乡生态发展产业园区,融合旅游、经济、教育、文化等多项发展资源,在对城乡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布局的同时,实现城乡经济的生态转型和升级,为城乡生态型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3.4重视使用可再生能源
        在生态建筑设计规划中,要做到与周围的环境、建筑物等相结合,打造出具备特色的建筑物,在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的基础上,发挥建筑物的采光能力与通风能力,重视植被的覆盖率,让建筑物周围的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3.5城乡生态环境设计要点
        将生态理念融入城乡规划发展须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利用,保护城乡原生态自然环境,减少资源浪费。生态城乡环境设计规划应在环境保护基础上加强对当地环境的改善和管理,使建筑在保持生态环境效益和提升生态价值基础上,更好地为城乡规划设计所用,提升生态效益和生物资源共享性。
        结语
        总之,无论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建设中,还是城镇化建设规划设计中,都需要融合生态理念实施调整,将区域环境资源的承载力要作充分慎重的考虑并进行实际调研,不能出现了污染以后再进行治理,也只能是亡羊补牢、于事无补,要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观念,提升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调整相应的产业结构,在全面考虑统筹安排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将经济、生态、环境三者相结合,在同步推进的同时共同发展,并将生态理念切实落实到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设计环节中,促成城乡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星.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1):123-124.
        [2]赵域博.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27):130-131.
        [3]徐 莉,周保梅,杨兰会.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202-203.
        [4]杜锡权.基于生态理念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5):249.
        [5]缪 恺.基于生态理念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1):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