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官渡古镇城中村的基础设施现状及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作者:李萌 杨睿
[导读] 摘要:“城中村”问题是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一大难题之一。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城中村”问题是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一大难题之一。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针对城中村的问题研究还多停留在宏观层面。本文从官渡古镇“城中村”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入手,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浅析了“城中村”基础设施现存问题,并给出合理化的提升建议,为更多有类似情况的“城中村”提供建议。
        关键词:官渡古镇;提升策略;城中村;基础设施;“十三五”规划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改进,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发展速度在不断的加快。城市建设的范围不断的向四周扩张,对原先位于郊区的村庄形成围合的形势,于是“城中村”应运而生了。“城中村”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更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一方面代表着旧有城市格局的被打破,城市的空间形态正在进行不断的更新,另一方面也说明新的城市空间形态确立的必要性。它虽然已经被列入城市建设范围,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了让“城中村”适应城市化的快速进程,我们现在需对“城中村”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且能给出合理的提升策略以帮助“城中村”进行良好的改造。
        官渡古镇位于昆明东南郊,是昆明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之一,其大门(大牌坊)位于昆明东南郊 8 公里处,地处滇池北岸、宝象河下游。近年来,昆明的经济发展迅速,官渡古镇的范围向四周扩张的现象更为明显,“城中村”内居住的人口多数为原来所占地的居民,该区在建设改造“城中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次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法,以“城中村”居民为主要调查对象,实地走访问随机发放问卷30份,回收25份有效问卷。主要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出发,探究其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不同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为今后类似的“城中村”建设提供借鉴。
        1“城中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城中村”而言,既然已经属于城市的一部分,那就必须配备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但绝大多数的“城中村”依然保留着原有的生活习惯,其基础设施也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建筑布局杂乱
        与现代城市化建设的有序空间相比,整个“城中村”处在一种建设无序的状态。道路两旁建筑杂乱,视觉效果极差,整体建筑高度参差不齐,色彩、风格等方面不成系统。由于“城中村”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由于绝大多数属于自建的民居,所以建造的时候都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筑群参差不齐,商业和居住用地混杂。
        1.2  道路交通混乱
        “城中村”的建筑混乱导致交通网的混乱,是“城中村”现存的一个尤为突出的问题。村内的道路大多过于狭窄,私家车随意停放在路边无人管理;而且道路错综复杂,道路交接处无任何警示标志,安全隐患较大。且在河道两侧随意占道经营的情况严重,造成人行通道的拥挤。此外,道路状况较差,路面坑洼不平,下雨天积水严重,造成通行困难。
        1.3  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虽然现在的“城中村”已实现由国家统一供电,但居民私自搭接线路,整个“城中村”的供电系统混乱不搭,更为严重的是,供电线路无基本保护措施,全部暴露在外,经历风吹日晒,架设时间久的线路已出现老化现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城中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生产垃圾得不到较好的处理也是一种普遍现象,走进“城中村”垃圾箱和垃圾房的数量少之又少,各种垃圾随处堆放,但对堆放垃圾的地方从不做任何卫生消毒处理,每至夏季苍蝇蚊虫扎堆,卫生状况及其差。
        2  “城中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
        2.1  道路系统不完善,消防安全隐患大
        小区内道路排水系统设置并不合理,调研区域内有48%的“城中村”道路排水设置在路中间,排水不畅会给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由于生活污水得不到及时的排除,村内的道路污水四溢,各种味道弥漫,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63%的居民反映“城中村”内道路狭窄,出行不便。混乱的建筑布局导致其内部交通网的混乱。
        2.2  服务设施不配套,居住环境极差
        村内有小规模的幼儿园四十余所,多数为私家拥有,一家幼儿园大致能容下200名左右的学生。村内幼儿园随处可见,建筑布局及其不合理。但是,在村里却极少有老年活动中心或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存在。此外,不合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城中村”内高达80%的垃圾随意堆放,异味弥漫。村内的公共绿地覆盖率很低,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公共绿地,更不要说成系统了。虽然可以看见有留置出种植绿化的场地,但多数都被居民占为己有种植了瓜果蔬菜或花草树木。
        3 “城中村”主要问题的提升建议
        在官渡古镇的不断开发建设中遗留下了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或多或少的集中在了城中村的身上。我们在建设完善的过程中,应以人为本,人民的需求才是真正的需求。
        3.1  修缮路面,完善村中内部道路系统
        首先,对那些窄而小的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同时改善路面状况,修缮原有的水泥路面,以满足居民基本出行需求,同时,安排相关负责人定期对道路进行保养。其次,适量的拓宽村内的消防安全通道,使其直接与外部的道路有直接的联系。然后,对于道路错综复杂的交叉路口,在路口设施警示标志。对于村内乱停乱放的情况,可以适当修建停车场或扩建现有停车场并对出入车辆进行统一管理。对于村内排水不畅问题应及时与市政部门相协调解决。
        3.2  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内部居住环境
        首先需要完善村内的各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定点设置垃圾箱并派专人定期清理打扫消毒,对垃圾房进行垃圾分类,统一处理垃圾。规划出适量的绿化面积来种植花草树木并派专人定期进行护理,以达到绿化的需求,提高景观通廊的同时改善了居住环境。修缮或新增村内的健身娱乐设施,合理设置老年活动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
        4  结语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这种“城中村”的现象层出不穷,官渡古镇的超前发展,显得“城中村”的存在格格不入,落后的经济,落后的基础设施使人们产生了想将之抛弃的念头,殊不知“城中村”的存在,其实是另一种韵味,繁华下的落寞,喧嚣里的寂静都是属于这里。2016年刚出台的《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优化城镇布局,建设和谐宜居城市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对于“城中村”合理规划这个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使“城中村”赶上城市发展的进程,我们必须使其融入这个社会。
        另外,“城中村”的规划改造也要加入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改革“城中村”的管理体制,推进“城中村”的精细化、合理化管理,转变规划理念,加强村庄的整体规划,对村庄的空间性、整体协调性、风貌完整性。只有这样,“城中村”的现状才会得到进一步改善。经过改造后的“城中村”,是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的新风貌。必将会以全新的面膜融入到城市化进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我国的现代化城市进程,也为我国早日完成“十三五”城市规划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