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秦巴山区因病致贫现状调查与健康扶贫对策研究平武县分级诊疗与健康扶贫作用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周庆
[导读] 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四川秦巴山区因病致贫现状调查与健康扶贫对策研究平武县分级诊疗与健康扶贫作用。
     周庆
  
  (四川省平武县卫生健康局公共卫生股;四川平武62255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四川秦巴山区因病致贫现状调查与健康扶贫对策研究平武县分级诊疗与健康扶贫作用。方法:秦巴山区因病致病现状调查一级课题入户调查抽样将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即在四个项目县按照经济条件好、中、差分别抽取一个乡,每一个乡分别抽取一个村,对全村目标人群进行调查等。针对实际情况展开扶贫。结论: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科学就医格局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建立,市、县、乡、村功能互补、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健全,我市广大群众看病就医更加高效、优质、安全、便捷。
   【关键词】因病致贫;健康扶贫;分级诊疗
  秦巴山区是国家十四个特别贫困连片区之一,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地震灾区、民族地区、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区于一体,贫困人口众多,也是我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四川秦巴山区包括巴中、广元、达州、绵阳、南充五市十五县。以达州市开江县为例,它是四川省88个贫困县之一,据开江县2015年最新数据显示,全县总人口60万人,农村贫困人口达5.12万人,其中因病致贫人口3.62万、占总贫困人口的70.7%,脱贫目标是2019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今年来,我县以建立“医共体+医联体+健康网”为框架,以运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手段,围绕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多措并举,建立健全健康扶贫分级诊疗制度,着力补齐“短板”,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努力构建全民健康保障网,积极推进健康旌德建设[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即在四个项目县按照经济条件好、中、差分别抽取一个乡,每一个乡分别抽取一个村,对全村目标人群进行调查等。
  1.2方法
  入选标准:①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居民;②年龄在16~60岁的居民;③获得知情同意,依从性较好。调查方法:①定量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四个项目县(达州市开江县、绵阳市平武县、巴中市通江县、广元市旺苍县)分别按照经济条件好、中、差随机抽取一个乡镇,每一个乡镇分别抽取一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抽取50户人家庭进行调查。②定性调查: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方便抽样抽取农村居民30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①利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秦巴山区农村居民健康需求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秦巴山区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为有效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②利用多元数理统计分析技术,结合流行病学病因推断的方法,分析秦巴山区农村居民健康需求的影响因素,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扶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卫生服务利用率、优化卫生资源配置。③根据居民健康需求,探讨秦巴山区农村居民健康教育模式,为健康宣传资料的开发提供有力的依据。
  1.3观察指标
  调查秦巴山区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分析秦巴山区农村居民健康需求的影响因素
  1.4统计分析   
  问卷收集后进行核查、整理。采用EpiDate3.02软件建立数据库,用双录查错和逻辑查错的方式完成资料录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0.05为显著性水平,P<0.05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方法主要包括资料的描述性分析、检验、方差分析、SNK-q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2]。


  2 措施
  精心谋划健康扶贫:将健康扶贫分级诊疗制度作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任务,纳入全县深化和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总体部署,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要内容。通过组建医共体,建立医联体,构建远程医疗协作网,完善诊疗服务秩序,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努力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提高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加快实现“90%的住院病人不出县”的医改目标。精心制定实施意见:起草《关于建立旌德县健康扶贫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意见》时,召集相关部门进行座谈,征求意见。专门邀请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负责人进行专题指导,经县委深改会、县政府常务会和县委常委会进行专题讨论,明确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和保障措施,通过建立健全健康扶贫分级诊疗制度,努力实现贫困人口“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领导重视高位推动:专门召开高规格的全县健康扶贫分级诊疗工作推进会。成立由县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县发改、卫计、人社、编办、财政、物价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对健康扶贫分级诊疗工作进行调研指导、考核评估[3]。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分级诊疗,多次参与健康扶贫分级诊疗调研座谈;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和县域医疗龙头作用,县医院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县两级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的同时,相继与省立医院、省儿童医院等7家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在县医院建立健康服务网络中心,向上与解放军301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以及省市医联体相关医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向下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系统、县乡远程会诊系统。以县医院为牵头单位与县内各医疗机构组建医共体,并通过逐步深化合作,最终形成紧密型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开展智慧医疗试点探索,提供面向贫困人口的医疗诊治、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基于大数据分析和医疗管理和健康保障增值服务等,努力打造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体制,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国家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4-5]。
  3 结论
  我市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科学就医格局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建立,市、县、乡、村功能互补、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健全,我市广大群众看病就医更加高效、优质、安全、便捷。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情况。
  参考文献:
  [1]吕锐利,宋波,崔喜民,李智伟,马西平.平顶山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19,19(02):169-173.
  [2]黄国武,仇雨临,肖喻心.深度贫困地区健康扶贫研究:以四川凉山州分级诊疗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05):121-129.
  [3]陈楚,潘杰.健康扶贫机制与政策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18(04):23-25+30.
  [4]陈自柏.神农架林区农村居民因病致贫返贫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7):2722-2724.
  [5]王黔京,沙勇,陈芳.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健康现状调查与健康精准扶贫策略研究——基于云南省的抽样数据[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06):48-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