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分娩中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技术的应用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唐华平
[导读] 研究产妇分娩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效果。
    唐华平
  (全州妇幼保健院;广西全州541500)
  【摘要】目的 研究产妇分娩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分娩的102例产妇,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产妇进行自然分娩,且不采取镇痛措施,观察组产妇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对比并发症情况、分娩情况、产程时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疼痛评分。 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19.6%,且观察组的焦虑程度评分、抑郁程度评分和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产妇分娩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技术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对母婴不良结局影响较小,安全性高,镇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妇分娩;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技术;应用效果;价值
   产妇在分娩时,子宫剧烈收缩可引起难以忍受的疼痛,而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部不断下降就会加剧产妇的疼痛感,产妇极易出现焦虑、不安和紧张等消极情绪,延长产程时间,对母婴结局产生不利影响[1]-[3]。本次研究产妇分娩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效果,详细的报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分娩的102例产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产妇中年龄最大的40岁,年龄最小的23岁,平均年龄为(32.72±4.25)岁;孕周在37周至40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8.15±1.25)周;初产妇共29例,经产妇共22例。观察组产妇中年龄最大的41岁,年龄最小的24岁,平均年龄为(32.58±4.38)岁;孕周在37至41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8.71±1.81)周;初产妇共30例,经产妇共21例。对照组产妇和观察组产妇之间的各项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较性。
   纳入标准:(1)所有产妇均应具备阴道分娩的条件;(2)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3)所有产妇及其家属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麻醉禁忌症的产妇;(2)精神疾病患者;(3)孕检发现胎儿存在先天性缺陷的产妇;(4)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的产妇。(5)凝血功能异常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进行自然分娩,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
  观察组产妇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具体流程为:产妇在第一产程进入活跃期,有效性规律宫缩,由麻醉师选取产妇的第三腰椎至第四腰椎之间进行穿刺,将导管进行常规放置,在产妇的宫缩间歇期注入剂量为3ml的浓度分别为0.2%和0.5%的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混合液,完成注射之后观察产妇的情况,如未出现异常情况,则继续进行麻醉维持,在30分钟后注入6ml~7ml的浓度分别为0.2%和0.5%的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混合液,根据产妇的实际需要每隔1.5h给药一次,每次6ml,若镇痛效果不理想,则适当增加注射液的剂量;当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根据产妇使用腹压情况,决定是否停止镇痛措施,能有效较好用力,止痛可以持续到缝完伤口。
  整个产程中,实时监测产妇的身体体征变化情况及血氧饱和度,若产妇出现胎儿窘迫或滞产且无法纠正,及时对其进行剖宫产[4]-[7]。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各项评分进行对比。分娩方式的评定参照顺产、器械助产和剖宫产;并发症情况的评定参照产后出血、产后感染、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各项评分标准参照焦虑程度评分、抑郁程度评分和疼痛程度评分,焦虑程度评分的评定参照焦虑自评量表,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产妇的焦虑程度越严重;抑郁程度评分的评定参照抑郁自评量表,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产妇的抑郁程度越严重;疼痛程度评分的评定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总分为10分,评分越高,表明产妇的疼痛程度越严重[8]。
  1.4统计学分析
   将得出的结果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采用卡方检验的方式进行分析,计数数据均用%表示,采取t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程时间对比
  对下表1进行分析,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为(296.58±89.14)分钟,短于对照组的(416.74±45.58)分钟,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3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对下表3进行分析,对照组产妇共发生10例并发症,其中产后出血发生3例,产后感染发生4例,胎儿窘迫发生2例,新生儿窒息发生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6%;观察组产妇共发生2例并发症,其中产后出血和产后感染各发生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X2值=6.0444且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分娩疼痛是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由产妇的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而引起,加上产妇缺乏对分娩知识的了解,在分娩时精神高度紧张,且对分娩充满恐惧,这就增强了产妇对疼痛感的敏感性。若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难以缓解,极易对母婴解决产生不利影响。无痛分娩技术能够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减轻产妇的疼痛感,使产妇更有体力促进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安全性高[9]-[12]。
  连续硬膜外麻醉是临床用于无痛分娩的常用镇痛方式,通常用于第一产程,但是无痛分娩技术所使用的药物必须要确保其安全性,不会对母婴结局产生不利影响,且不影响产妇的宫缩,不妨碍产妇的意识清醒。罗哌卡因属于酰胺类药物,具有低毒性,芬太尼属于阿片类药物,与罗哌卡因合用具有协同作用,可减少用药量,不良反应少且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13]-[15]。
   本研究中对照组产妇进行自然分娩,且不采取镇痛措施,观察组产妇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可有效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间;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可有效提高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19.6%,提示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的安全性较高,对母婴结局影响不大;观察组的焦虑程度评分、抑郁程度评分和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可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感,从而消除产妇的焦虑、不安和紧张等消极情绪,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
  综上所述,产妇分娩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技术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感,缩短产程时间,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慧英,杨秀琴,付玉芳,汪聪,敖晓兰.腰硬联合阻滞、硬膜外麻醉与分娩镇痛仪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对比[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7):21-24.
  [2]张桂铭.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对高龄初产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9):4280-4281.
  [3]张杰,沈通桃.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其对产程和母婴状况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6):183-184.
  [4]王志敏.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产妇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和母婴状况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12):117-118.
  [5]李晓燕.无痛分娩中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对产程的影响与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2):108-109.
  [6]马彦利.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无痛分娩产妇泌乳功能、新生儿Apgar评分影响[J].临床研究,2019,27(05):9-10.
  [7]孟增强,衡孝伶,李显碧,鲁舜蓉,丁力.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19,5(12):131-132+135.
  [8]李云祥,邢海林,项东,杨敏,谢国柱.连续硬膜外麻醉辅助导乐仪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03):352-354.
  [9]王朋飞,储勤军.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对有无痛分娩要求产妇进行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J].海峡药学,2019,31(02):155-156.
  [10]张江锋,张凯,王更富.分析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J].北方药学,2019,16(01):16-17.
  [11]陈长柏,黄巧玲,陈长河.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2):71-72.
  [12]张志莉.盐酸罗派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0):117-119.
  [13]余春风,费华丽,陶洁.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8,16(04):438-440.
  [14]张元玲.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9):78+81.
  [15]李炳辉,蔡晓东.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其对产程和母婴状况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9):134-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