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在逐年变化,由逐渐追求物质享受过渡到追求精神享受,也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绿色建筑技术应运而生。这种在低碳背景之下出现的新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建筑业的改革,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也符合新时代以人为本的新观念、追求绿色生活的新潮流。绿色建筑业是基于绿色理念下,确保施工过程的无害化和低能耗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的一种建筑模式。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技术结合
引言
近年来,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严重,社会公众逐渐重视起相关问题,思考解决方式和问题特征。建筑行业作为相关问题的重点行业之一,在建筑行业生产施工过程中,造成大量的资金资源浪费,并且建筑行业的逐渐增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加,导致企业生存经营压力较大。建筑资金成本作为工程施工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在粗放型经济背景下,如何减少环境破坏和能源浪费实施绿色建筑技术有机融合的根本原因。现阶段,绿色建筑技术逐渐融入建筑设计中,促进节能减排,不仅提高企业自身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而且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保障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原则
1.1做好建筑规划以及设计工作
规划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做好现场资源以及气候等各方面工作的研究,利用各类模拟软件,做好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朝向选择可谓是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日后的通风性以及光照性等等,选取朝向以及平面布设的过程中,尽可能优化建筑声、热、风、光,使得各项指标均可达到最佳状态。如若过程中存在违规现象,那么应当及时报备并整改,避免给日后的施工进度带来负面影响。如若规划过程中定案过于仓促,将极易造成先天缺憾。针对以上问题,建议设计人员做好全方位的设计、计算以及优化等各项工作,对建筑结构的空间布局加以调整,,保证光照充足、通风良好,进而为日后的用户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此外,还应当对空间布置进行协调,优化空间布局,使之满足住户的应用需求。
1.2绿色建筑气候适应性
建筑设计中应做好地域性结构发展以及建筑结构特性的归纳,其中涉及建筑结构、构造方式、、使用性能、资金投入以及经济性等等。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实现美观性与实用性并存,而后再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以及传统风俗等等,对建筑设计语言进行调整,满足当地居民的房屋居住需求。
2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建筑技术(设计)的影响因素
绿色建筑融入建筑设计的具体原则需要追求功能性、实用性和安全性,既要满足施工方案设计标准要求,又要符合建筑结构特征,同时也要考虑到居民的住房和使用体验。在保持原有建筑物的基础结构的前提下,添加或适当整改相应结构细节问题,优化房屋的功能性,比如在土建外墙体中融入节能保温技术,优化房屋阳台结构,设置绿化带隔绝风沙尘粒和噪音等功能性结构设计。通过融入绿色建筑,最大程度发挥绿色建筑的应用价值,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和发展。首先,绿色建筑规划是建筑施工初期准备工作的关键内容,是整体施工工作的基调,具有不可逆性,需要与施工和安装工作同期进行,后期弥补和补救需要浪费大量资源,反而违背了本身绿色建筑的理念,绿色建筑以强调建筑技术的性能,完善建筑内部结构施工体系,提高功能性的应用高价值。其次,在实际过程中运用相关施工技术,注重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其次,如何规划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安排需要考虑使用需求及客观要求,包括能源、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对采光、通风、水压、能源等多种形式的具体应用,促进建筑技术中能够可持续利用再生能源。当然,还需要不断提高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力度,保证建筑技术和能源双方间的循环过程,从本质上降低建筑材料浪费情况,以此确保建筑资金可以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其次,需要对绿色建筑平面进行优化配置,根据不同的设计方向,保证设计内容的优化完成。首先,全面了解影响建筑规划的因素,明确不同建筑阶段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结合措施分析
3.1建筑外部
建筑工程项目的外部环境条件是客观决定的,要综合考虑相应不可抗力因素,在场地的规划,建筑项目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性,建筑物密度,建筑物间距,日常、季节性雨季、风沙尘土颗粒物以及室外温度等多重因素,要综合思考建筑空间的使用率和使用空间,才能在建筑设计中增加所需要的相关绿色建筑,优化结合。通过合理控制建筑相关要素,加强排水设计、设置绿化带等操作,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符合生态建筑。尤其是考虑气候性特征时,需要就材料类型的选取、区域环境的影响、地势地貌特征以及实际施工安装技术困难问题进行综合考量,以保证使用效果。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建筑技术,需要遵循科学规范的制度,不但要遵循建筑设计本身的规则,还要考虑绿色建筑技术原理和理念与建筑设计的融入性。要加强形态设计以及节能设计的优化组合,注重长远效益,不能以解决现状问题为目标,还要注重适应性和持久性,保持建筑物与气候环境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3.2室内环境
绿色建筑技术室内环境也需要做好相关检测调查工作,比如房屋的朝向面,要充分考虑到日常所需的光照,提高房屋的采光性,减少日光灯的使用,省电节能。可以通过角度的设置相应的反光结构,调控室内自然光分布,显得自然融合,提高生活水平和舒适度。并且通过优化建筑墙体的节能保温施工技术,来有效维持室内的温度系统,减少空调、风扇的使用,节约资源和资金成本。再者,建筑物的空间分配也要注重划分相关区域,建立好隔音措施和防噪工作,加强室内的通风系统设计和水管道结构的合理安装,有效促进生态建筑的建筑施工开展,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3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也是绿色建筑的核心关键内容之一,在节能材料上做到优化选取,加强质量检测,选取耐用耐热耐潮的高性能建筑材料,既能提高房屋建筑的使用体验,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建筑成本和后期的维修资金。还要加强可持续循环利用的材料回收。并且也要在注重功能性的同时,强调实用性和装饰性,优化绿色建筑外观设计。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新潮流,是建设生态宜居美好家园的范本。它一方面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向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传统建筑行业高污染高能源消耗的弊端,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也对传统建筑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它们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更新改良传统的建筑技术,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潮流。这样就可以为广大人民提供健康绿色的生活环境,符合我国经济社会稳中向好发展的趋势,为实现全面小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志峰.绿色设计方法、技术及其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8:322~325.
[2]孙湉.参数化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山·水·人家”方案解析[J].住宅科技,2018,34(8):23~26.
[3]许吉航,刘潇,肖大威.绿色建筑设计是适宜性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创新[J].南方建筑,2018(1):57~59.
[4]林艺清.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技术选择探讨[J].福建建材,2018(1):25~27.
[5]黄珂.绿色建筑设计的人文策略———以低技术手段与软设计方法构建绿色生活[J].南方建筑,2018,25(6):70-75.
[6]龙海华.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质量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9(9):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