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沈东燕
[导读]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沈东燕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我院在2016年5月~2018年10月时间段收治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探究对象,通过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1例。实验组施行护理干预,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予以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肺功能
  指标(用力呼吸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值PEF)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可以切实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所以建议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护理干预;干预效果
  
  支气管哮喘,为经多种细胞、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疾病。遗传、变应原(室内外变应原、职业性变应原、药物等)、促发因素(空气污染、吸烟、呼吸道感染等)等,均为诱发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原因[1]。临床表现: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等。为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预后,本文将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1.资料情况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情况
  将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探究对象,通过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处理,分为了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1例。两组均通过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2],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精神障碍者、意识障碍者、认知功能障碍者剔除。实验组男性(n=28)、女性(n=13);最低年龄为25岁、最高年龄为65岁,中位(45.6±4.4)岁;最短病程为3年、最长病程为42年,中位(22.5±2.3)年。参照组男性(n=29)、女性(n=12);最低年龄为24岁、最高年龄为66岁,中位(45.3±4.2)岁;最短病程为4年、最长病程为40年,中位(22.1±2.1)年。实验组和参照组临床相关资料信息相比较没有发现较大差异性(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予以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促使患者正确看待自身疾病,取得患者的理解、配合。
  1.2.2 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1)综合评估,对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等进行了解和评估,然后编制相应的护理方案。(2)认知护理干预,对患者哮喘原因、临床表现、病情程度等加以了解,然后为患者讲解支气管哮喘疾病、临床治疗、护理干预措施等相关内容[3]。(3)行为护理干预,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禁烟酒、合理搭配饮食、加强机体运动、有效调整心理情绪等。(4)心理疏导,加强和患者、患者家属沟通交流,在患者情绪激动时候耐心倾听患者倾诉,从而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给予患者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关怀。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3.1 比较两组①护理前、后肺功能(FEV-1、PEF);②复发率。
  1.3.2 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复发率。
  1.4统计学处理分析
  本文中82例支气管哮喘病例数据状况无误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6.0中,计数资料两组复发率比较,分别通过%体现、执行X2检验;计量资料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比较,分别采用均数差X±S体现、执行t检验。组间对比结果为:P<0.05,可评判有统计学的意义;组间对比结果为:P>0.05,能够判定无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复发率实行对比
  实验组复发率和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
  
  3.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于临床方面发生率较高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和遗传、过敏、感染等因素存在联系。相关研究人员表示,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早期合适方案治疗、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的影响较大[4]。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缓解期进行护理干预,可保证患者正常状态并加速患者疾病的康复进程,从而切实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可关注患者的疾病发展辩护,不足:病程时间过长,容易受到患者的认知状况、精神状态的影响,所以会威胁到患者的临床效果[5]。为此,本文施行了护理干预措施,通过综合评估、认知护理、行为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出发开展护理工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参照组的肺功能指标和复发率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综上,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较大,而且可减少患者复发情况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祝芳芳,陈莉,马岚等.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7,3(5):7-9.
  [2]刘进玲.支气管哮喘患者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护理干预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2):66-67.
  [3]郑瑞丽.支气管哮喘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J].智慧健康,2018,4(6):53-55.
  [4]蔡淑慧,苏楚丹,林晓君.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对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9):2659-2661.
  [5]何晓芳.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诊治中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8):1077-10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