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胶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 266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装配式技术日益成熟,同时我国人口正在减少,劳动年龄人口的锐减,国家下定决心推广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正是在这一趋势下逐渐得到了业界的认同及重视。本文就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引言
BIM技术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特点就是建筑信息化资源共享,在大数据时代下BIM这一技术很好地将工程项目过程中的设计、施工生产、现场装配、工程装修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等多个环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现场施工的效率,让整个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都能及时且较全面地了解到工程项目的进度、现状等。
1简析BIM技术的主要优势
(1)BIM技术的可视化。针对建筑行业来讲,能否充分应用可视化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以施工图纸为例,其借助线与数字去表达各类构件所呈现的信息,可要想还原为更为真实的三维图就要凭借“看图人”的想象力。传统结构相对简单的建筑模式很容易想象,可是现阶段建筑行业多元化的建筑形式,十分复杂繁琐的造型很难通过平面图纸呈现。而BIM技术所具备的可视化优势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人员把传统的平面设计图转变为三维形式,这样看图纸人员就可以更为清晰的知道设计人员的实际意图。(2)BIM技术的协调性。不管是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还是工程施工单位,要想让工程有序进行就需要其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如果在施行项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那么参与方或者是管理人员就需要通过协调会议,讨论问题产生的原因与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而制定切实有效的补救措施。比如在布置暖通等专业管道工程中,难以充分顾虑到实际施工的各种情况以及结构设计,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很容易产生管线交叉或是结构碰撞等问题。而BIM技术所具备的协调性就能加以解决,借助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在工程施工前,统计各个专业可能遇到的碰撞问题,从而为各个专业提供所需要的协调信息。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部分应用分析
2.1BIM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模拟
在实际工程中,能够通过软件的施工模拟技术,演示出施工工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便于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避免施工事故,减少资源浪费。比如在吊装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时,在构件现场吊装管理方面也可以利用BIM软件,以通过在施工计划中写入构件属性的方式来构建管理模型,结合吊装方案来模拟施工。明确制定施工方案之后,工作人员就能够通过平板手持设备对工程项目全程施工进行辅助管理。在模拟施工中,塔吊的工作范围和整个工地各运输路线的计划都要考虑,以及各施工环节的衔接配合都应在设计阶段提前计划完善,以此保证各构件的装配质量。在模拟施工过程中,要综合施工现场场地模型、施工项目结构模型和施工计划等内容,通过BIM软件制作具备时间节点按施工计划顺序衔接各施工阶段的模拟动画,能将项目施工过程更加直观的表达出来。
2.2BIM和射频识别技术对建筑构件的协同管理
协同性是BIM技术主要的特点之一,借助协同平台,项目参与方就能够对项目的实施进度进行及时跟踪,实现施工信息及时分享。协同平台的出现使得信息传递的更为高效与无损,能够突破信息传递的“孤岛效应”,加强参与方之间的沟通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项目实际效益。
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BIM技术有效结合,预制构件的生产厂商可以从包含BIM构件模型中汲取构件的尺寸、品质等相关信息,之后在构件中添加射频识别芯片,该芯片里主要有其生产日期、安装位置等。将基于BIM技术的协同平台融入无线射频技术的物联网中,能够实时掌握构件的实际运输与安装情况。在构件出厂之后,只需要对车辆芯片进行扫描,BIM协同管理平台就可以呈现车辆的运输信息,有利于人员对于构件实际运输情况加以把握。通过这一平台,预制构件的相关生产厂商能够对信息进行检查,看生产加工过程是否存在错误,与此同时有关设计人员也能够在反馈信息中对构件设计信息加以核查。通过BIM协同平台与射频识别技术,能够实现从构件乃至于整个施工过程的信息共享与协同管理。
2.3在项目施工场地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提高不同类型的预制构件信息管理水平,而且能够显著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场地质量管理效率,利用BIM技术构件仿真模型,在项目施工前,对施工方案进行预演,找到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经过认真改进,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此外,将BIM技术运用到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之中,能够帮助管理者找到项目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并采取良好的预防对策。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作业人员识别预制构件编码,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和常规的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相比较来讲,装配式建筑施工场地更加复杂,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要求较高,在装配预制构件之前,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5D技术,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进行可视化分析,找到项目中的质量隐患,并制定出预防对策,优化预制构件装配流程。管理人员还要结合建筑信息模型所输出的图片,与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让作业人员进一步了解各项预制构件装配流程,明确装配式建筑施工要求,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某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之中,管理人员通过运用BIM技术构建信息模型,找到施工场地中存在的质量管理缺陷,并加以改正,以此提升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在工程项目施工场地质量管理工作当中,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认真分析建筑信息模型,找到建筑信息模型中存在的缺陷,并制定出风险应对方案,真正达到提升工程施工场地质量管理效果的目标。
3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应用前景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以BIM模型和构件库作为核心,有利于建筑各个专业间的信息交互,基于BIM模型进行设计深化和施工模拟,减少实际施工中未知的施工问题。在实际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基于BIM设计模型,进行施工深度深化以及建筑、结构、暖通、消防、电气等各专业冲突检测,同时可完成项目施工模拟和施工工程量统计。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结合,可以深化建筑标准化设计和施工,降低施工难度和流程,减轻对工地周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便于建设绿色、安全的生态工地。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相结合的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值得在整个建筑行业内推广。
结语
将BIM技术运用到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有利于实现建筑项目施工的节能环保,有效减少施工现场各项施工工序造成的环境污染,从而推进装配式建筑行业积极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目前,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还存在BIM内容之间信息交互不便、缺乏利用所交换信息的能力、与旧有模式衔接不太顺利等问题,亟待深入研究,以确保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强,王伟,祝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应用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0(4):55-58.
[2]姜浩.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施工,2017,39(6):841.
[3]克里斯•摩尔,杰弗里•W•奥莱特,等.美国国家BIM标准第三版推动建筑/工程/施工/业主/经营者领域的进步[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7,6(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