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模式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石宣慧
[导读] 对比分析脑出血患者行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模式的效果,为脑出血患者临床康复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石宣慧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脑出血患者行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模式的效果,为脑出血患者临床康复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8年3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n=88),进行分组治疗(取随机法)。常规组44例脑出血患者行常规护理,预见组44例脑出血患者行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比常规组与预见组脑出血患者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状况、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脑出血患者比较,预见组脑出血患者安全性更高、生活质量更好、护理满意度更高,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比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工作的落实成功降低了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风险,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脑出血  常规护理  预见性护理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当前,基于高血压、高血脂等患病率的提升等疾病因素以及情绪激动、过猛用力等原因,导致脑出血患病率明显递增趋势。脑出血疾病病情进展迅猛,积极的救治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1]。但是,基于疾病的特殊性,在给予脑出血患者救治的同时需积极做好预见性工作,从而预防患者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与生存质量。基于此,本文就我院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为例,对比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模式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3月-2019年6月,总计88例。纳入标准:(1)MRI等检查确诊的脑出血患者;(2)患者救治成功且生命体征平稳;(3)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4)患者意识清楚,有配合能力。排除标准:(1)精神类疾病患者;(2)凝血功能障碍患者;(3)其他严重疾病患者;(4)肿瘤疾病患者。进行此次参与试验患者分组护理,2组脑出血患者各44例。常规组:脑出血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43岁到72岁,中位数(59.5±5.5)岁。预见组:脑出血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45岁到72岁,中位数(59.8±6.2)岁。常规组与预见组脑出血患者基线资料比较,P>0.05。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脑出血患者遵医嘱用药、健康知识普及、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
      预见组——以上基础上给予脑出血患者预见性护理模式。(1)病情观察。监测脑出血患者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工作,及时评估患者病情,每日测量患者体温,对高温患者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患者的脑部功能。另外,观察患者瞳孔等意识情况,颅内压升高情况下需及时汇报以预防脑疝等风险。(2)口腔护理。患者长期卧床、口腔紧闭情况下口腔厌氧菌滋生情况明显,需定时给予患者口腔护理,指导患者漱口、吸痰,患者嘴唇干燥情况下涂抹石蜡油。(3)呼吸道护理。维持患者呼吸通畅,间隔2h辅助翻身敲背以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结合脑出血患者个体情况结合机械通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4)泌尿道护理。护理人员应鼓励脑出血患者多喝水、自行排尿,以清洁尿路。另外,叮嘱患者维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以预防尿路感染风险,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相关并发症(肺部感染、压疮、泌尿感染、便秘)发生风险以及护理问卷调查结果。
  1.4生活质量评分标准[2]
      参考生活质量量表GQOL-74评价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取躯体、心理、社会以及物质生活等指标,单项总分100分。
  1.5数据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计算脑出血患者观察指标数据。计数型指标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占比率以(n)、(%)描述,计量型指标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值以(±s)描述,指标检验采用(x2)和(t)。P值小于0.05情况下,表示脑出血患者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组间计数指标比较
      预见组与常规组88例脑出血患者组间护理总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详细见表1。计数指标比较,P<0.05。
     
  3 讨论
      脑出血疾病疾病发病率、致残率、病亡率风险较高,积极的救治是提高患者救治效果的关键,而有效的护理是夯实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安全性的关键[3]。预见性护理模式是新型护理模式,能够对病情发生、发展、并发症进行预防,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安全性、促进患者机体康复。预见性护理模式用于脑出血治疗中,通过给予脑出血患者饮食、饮水、皮肤等方面护理,可以准确评估脑出血患者的病情状况、机体状况,护理价值突出[4]。郭美娟研究指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在创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上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避免压疮、静脉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风险,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5]。
      试验结果显示:护理后,预见组脑出血患者护理满意度95.45%高于常规组72.72%、并发症发生率2.27%低于常规组22.72%、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此次试验结果和陈巧敏研究结果有一致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31.37%,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健康、总体精神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08%高于对照组80.39%,各个指标数据差异显著P<0.05[6]。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工作具有预见性特点,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效果、患者安全性,用于脑出血疾病中护理效果显著,促进了患者康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樊真真.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9,26(05):27-28+31.
  [2]李晓君.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情况的影响[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9,32(03):195-197.
  [3]温瑞红,菅伟.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8):106+113.
  [4]樊真真.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9,26(05):27-28+31.
  [5]郭美娟.比较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影响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315+320.
  [6]陈巧敏.研究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16):73-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