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策略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汤玲玲
[导读] 分析重症肌无力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策略临床效果。
    汤玲玲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扬州225000)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肌无力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策略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为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及知情同意分为对照组(n=30例)及观察组(n=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接受优质护理,能够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产生,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值得被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优质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功能出现障碍,患者会出现全身骨骼肌无力、易疲劳等症状,所有症状会在下午和劳累后加重,且在晨起或者休息后减轻[2]。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对患者实施合理的治疗,由于患者的呼吸肌功能减弱,患者会出现咳嗽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在对患者治疗时需要辅助呼吸机治疗[3]。在使用呼吸机治疗时,容易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要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本文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主要研究重症肌无力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策略临床效果,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及知情同意分为对照组(n=30例)及观察组(n=30例)。对照组中,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59.05±5.74)岁;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观察组中,年龄49-71岁,平均年龄(60.01±5.81)岁;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组间一般资料作比较,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方法为:在呼吸机治疗期间,每天向患者气道内滴入3-5ml的生理盐水,保持气道湿润;定期为患者清洁口腔,帮助患者排痰,避免痰液堵塞气道。
  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护理方法为:①心理护理: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患者多会伴有烦躁、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影响治疗的进行,这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给予其合理的安慰和鼓励,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使患者放下思想包袱,使其安心接受治疗。
  ②气道护理:在呼吸机辅助治疗期间,要定期为患者湿化气道,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痰液,当患者主动咳嗽时,要帮助患者拍背,促进痰液排出;若患者痰液较多无法自主咳出时,则要及时的帮助患者叩背,必要时可以给予患者相应的支气管扩张药物进行治疗,促进痰液排出;定期给予患者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的排出。
  ③加强病房管理:要定期的对病房打扫、清洁、消毒,保持病房通风良好,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严格限制患者家属的探视,若进行探视时要戴好帽子、手套、无菌口罩等防护用品,防止交叉感染;对病房内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消毒,减少患者感染几率。
  ④饮食护理:在对患者实施鼻饲时,要协助患者保持半卧位,避免食物残渣进入肺部,减少呛咳和感染的出现;对患者胃内残余容物进行动态监测,将残余容物的量尽量控制在100ml内,减少返流、误吸、肺部感染情况的出现。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作对比。
  1.4数据处理
  用spss22.0软件统计处理文中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百分比(%)表述。P<0.05表明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如表1:
  
  3讨论
  重症肌无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此病的产生与感染、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4]。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呼吸肌功能减弱,在对患者治疗时需要给予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5]。但是在对患者实施呼吸机辅助治疗时,容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症状,因此要对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6]。
  本次研究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使其呼吸道保持湿润,促进痰液的排出,有效减少返流情况的出现,进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产生。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重症肌无力患者接受优质护理,能够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值得被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晓静, 朱晓婷, 郑如意, et al. 基于证据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策略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J].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18, 33(5):334-338.
  [2]黎艳欢, 罗少芳, 叶文华, et al. 应用查检表对ICU医护合作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3(10):721-724.
  [3]王晓华, 何秋敏. 针对性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康复进程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2):238-242.
  [4]智红晓, 李黎明, 袁彬彬. 集束化管理措施在预防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 36(23):3169-3172.
  [5]何春雷, 胡颖颖, 项俊之, et al. 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J]. 中国基层医药, 2019, 26(7):885-888.
  [6]龚丽燕, 韦晓君, 贾旭升, et al. 持续质量管理在降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10):1284-12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