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唐瑞
[导读] 观察在高危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分析。
    唐瑞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观察在高危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时期该院收治以高危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为诊断的患者32例,在妊娠期完善健康知识宣教及随访,提高服药、治疗的依从性,在妊娠期及围产期间重视胎儿监护,完善妊娠期、产时护理及产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并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妊娠结局:1例药物流产,9例自然分娩,22例剖宫产。患者结局:30例病情控制相对稳定,于产后4~7d出院,在风湿免疫科科随诊;2例病情危重多脏器受累,产后1~5d转ICU进一步治疗。新生儿结局:1例因SLE病情重度活动行药物引产,1例分娩后死胎,2例早产中1例为极低体重儿,经抢救存活,30例新生儿存活。所有患者均无SLE发展及进行性加重。结论在高危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在妊娠期与围产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效果,更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围生儿存活率,保证了母婴安全。
  关键词:高危妊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SLE诊断标准;并合并高危妊娠;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可于该院配合治疗、护理与随访。排除标准:无法配合治疗与护理;其他免疫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者。方便选取该院收治以高危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为诊断的患者32例,均为妊娠前明确诊断,孕妇年龄为22~43岁,平均年龄为(29.3±4.1)岁,SLE病程2.3~10.9周,平均(5.7±0.9)周,孕周9~21周,平均孕周(14.3±2.9)周,初产妇27例,经产妇5例,活动期14例,稳定期18例。SLE诊断标准:①蝶形或盘状红斑;②蛋白尿、血尿或管型尿;③皮肤狼疮带试验阳性;④非畸形性关节炎;⑤胸膜炎或心包炎;⑥癫痫或精神症状;⑦光敏感;⑧免疫荧光抗核抗体阳性;⑨C3降低;⑩抗Sm抗体阳性;輥輯訛口腔黏膜溃疡;輥輰訛白细胞低于4×109/L;輥輱訛抗双链DNA抗体阳性。出现上述≥4项情况即可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该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 护理方法
  ①护理人员选择:熟悉SLE疾病特点与护理方式,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痰,尿,便颜色和性质;恶露,阴道流血量,颜色和性质;血氧饱和度变化;体温变化;血压变化;24h出入量及每日体重;水肿的部位,程度,面积,测量腹围。③针对性实施护理措施:正确饮食指导,消化道出血者予禁食禁水;肺动脉高压者予高纤维饮食以保持大便通畅;高血压,水肿,肾功能下降者予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水肿者限制每日饮水量;高热者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饮食。定时开窗通风,注意保暖,加强个人卫生;严格无菌原则;避免交叉感染。④加强心理护理:加强对护士的素质培训,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邀请相关专家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了解最新治疗手段,利用技术的专业性和优质的护理服务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关系,为心理护理做好铺垫。予心理疏导,告之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有益于病情的好转,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妊娠生理问题,使患者情绪稳定,消除对疾病的恐惧感。孕妇在情绪稳定后,多数会树立治疗信心;同时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让家属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疾病有关知识,使患者得到家庭支持,顺利度过分娩期。及时将婴儿成长的良好状况告诉患者,有利于患者安心接受治疗。站在患者的立场了解她的心理状态和恐惧,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程长,部分患者的心理障碍比较严重。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讲解成功治疗的案例,以鼓励患者树立治疗信息,摆脱疾病阴影,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展开护理工作。

同时,在护理期间极强对患者的孕期健康教育,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情绪稳定,确保母婴健康。⑤饮食、运动指导:清淡,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避免辛酸辣,适当补充活化的维生素D以促进钙吸收;活动指导: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注意休息;胎儿监护应贯彻于孕期的始终;指导患者尽量保持左侧卧位,有助子宫血流循环,使血压降低,促进患者顺利排尿。尽量将患者安排在单人病房或双人病房,减少患者家属的探视,由于紫外线照射会加重患者病情,因此尽量保持室内无阳光的直射,同时保持病房内无噪音,定期打扫卫生,开窗通风,避免患者受到干扰。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告知患者饭后多饮水,降低药物浓度。⑥完善分娩期与产后护理,保障母婴安全。
  1.3 评价指标
  在护理干预后与随访期间,记录入组患者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产后结局等。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采用百分比表现,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该次研究中入组患者,均皮肤黏膜出血点,牙龈出血,鼻出血,黑便为表现,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低于正常水平。9例出现水肿,腹腔积液,盆腔积液,头晕,乏力,检查示血白蛋白下降,尿蛋白增高,血压升高,肾功能下降。3例胸闷,憋气为表现,检查心肌受累,超声心动示肺动脉高压,心脏扩大,心包积液。妊娠结局:1例药物流产,9例自然分娩,22例剖宫产。患者结局:30例病情控制相对稳定,于产后4~7d出院,在风湿免疫科科随诊;2例病情危重多脏器受累,产后1~5d转ICU进一步治疗。新生儿结局:1例因SLE病情重度活动行药物引产,1例分娩后死胎,2例早产中1例为极低体重儿,经抢救存活,30例新生儿存活。所有患者均无SLE发展及进行性加重。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且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组织。育龄期女性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发生群体,这是由于该病的发生和活动与雌激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育龄期女性在妊娠期间发生红斑狼疮症状会有所加重,严重时会损害患者的重要脏器或直接造成患者死亡。不仅如此,妊娠期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后,还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恶劣的影响,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红斑狼疮女性患者禁止妊娠。随着我国近几年来,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预后效果有所改善,大大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且患者也可以选择正常妊娠。
  该研究中,妊娠结局:1例药物流产,9例自然分娩,22例剖宫产。患者结局:30例病情控制相对稳定,于产后4~7d出院,在风湿免疫科科随诊;2例病情危重多脏器受累,产后1~5d转ICU进一步治疗。新生儿结局:1例因SLE病情重度活动行药物引产,1例分娩后死胎,2例早产中1例为极低体重儿,经抢救存活,30例新生儿存活。可见在高危妊娠合并SLE患者中,配合一定的针对性的护理性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新生儿结局。对玉峰等[10]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优质护理用于高危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0例,结果2例自然药物流产,其余3例自然分娩或刨宫产,患者病情稳定,产后出院。新生儿包括1例产后死亡和2例低体重患儿,经抢救后39例患儿存活。与该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参考文献:
  [1]梁绮云.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围产期护理探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11):1448-1449.
  [2]田丽.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及分娩期的人性化护理[J].河北医药,2015,37(18):2860-2862.
  [3]金芳芳,潘爱华,施铮铮.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娩期的护理[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7(02):141+144.
  [4]张玉桂,郑双青,吕春华,桂珩,甘向辉.1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及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06(02):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