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期   作者:秦千璐
[导读] 神经内科患者因为具有病情复杂、疾病种类多、患者年龄大等特点,其住院期间,容易发生护理安全隐患,不仅加重患者病情,还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精神和经济负担。
        【摘要】神经内科患者因为具有病情复杂、疾病种类多、患者年龄大等特点,其住院期间,容易发生护理安全隐患,不仅加重患者病情,还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精神和经济负担。因此,本文从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两个方面探讨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防护措施研究情况,以期为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护理安全隐患、神经内科、防护措施、住院患者
        护理安全隐患通常指的是在护理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相关规定和法律制度以外的心理、机体功能或结构以上的缺陷、障碍、损坏或死亡的一种事件[1]。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再加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广大患者对医疗质量,尤其是护理安全的要求也明显提高,并且这类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当前医护人员和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2]。而神经内科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大部分患者为老年人,再加上往往合并生活自理能力缺陷、肢体瘫痪、精神异常以及意识障碍等特点,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快,发生意外事件的风险较高,任何疏忽都容易诱发严重后果[3]。因此,本文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和防护措施进行了综述,现报道如下。
1.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
1.1护理人员因素
        通常情况下,护理人员因素包括以下几点:①业务能力低下。有研究发现,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和护士的能力与素质密切相关。因为神经内科疾病比较特殊,病情进展快,需要护士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对护士业务能力的要求较高。但是神经内科护士的业务能力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特点,再加上外聘护士和低年资护士的增加,一些护士因为工作经验少,缺乏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存在技术风险,从而威胁患者安全[4];②缺乏工作责任心。护士慎独精神缺乏,工作责任心较低,对患者比较冷漠,在对病房进行巡视时,没有严格按照护理等级要求进行,不重视患者的主观意见,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通知医生不及时,没有认真、仔细观察患者病情,使抢救治疗时间延误等;③护理人员缺乏。因为护理人员有限,但是护理工作量大、任务繁琐,使护士往往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尤其是晚班护士,其护理风险值明显升高,从而使发生护理过失行为的几率增加;④缺乏法律意识。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再加上日常工作繁忙,不重视安全管理,不能正确处理和判断安全隐患,不会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从而导致护患纠纷[5]。
1.2患者因素
1.2.1坠床
        有研究发现,癫痫、颅内感染以及急性脑血管等疾病患者,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抽搐、烦躁以及意识障碍等症状,所以需要约束肢体,加用床栏防护[6]。若陪护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防护的重要性,擅自将约束带、床栏等取下,则容易出现坠床。同时,处于恢复期的偏瘫患者,因为缺乏认知能力,再加上一些患者年龄较大,无法适应病床高度,若翻身不当,则会发生坠床。
1.2.2跌倒
        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跌倒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较高,约为34-36%左右[7]。汪佩佩[8]等在文献报道中,选择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在导致跌倒的诸多因素中,活动无耐力和高龄居于首位,而脑血管病后遗症次之。同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往往使用多种药物如降血糖、抗精神类、降血压以及镇静等,也是诱发跌倒的主要原因之一[9]。此外,若防护措施不到位、坐凳不稳、床脚移动以及地面滑等,患者也可能出现跌倒。
1.2.3压疮和烫伤
        神经内科患者往往病情严重,卧床时间较长,再加上大小便失禁、瘫痪等因素影响,如果没有及时翻身减压,给予气垫床,使床单保持平整,使局部皮肤保持干燥和清洁,则会导致压疮[10]。同时,在神经内科患者中,一些存在感觉障碍,对温度、痛的感觉迟钝或丧失,在使用热水袋时,由于患者或家属方法不当或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烫伤。
1.2.4窒息
        有文献报道,格林巴利综合症、运动神经元疾病以及脑卒中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若没有及时对患者的进食方式进行调整,或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鼻饲操作,则容易出现食物误吸,导致窒息[11]。同时,没有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鼻饲速度较快出现食物返流误吸,也会增加窒息发生率。
1.2.5非计划性拔管和输液外渗
        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病情需要,往往留置各种导管,患者因为缺乏对置管的正确认识和了解,再加上置管不适,容易出现躁动或自行拔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不仅影响治疗效果,严重的情况下,还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同时,临床上给予神经内科患者药物治疗时,大部分为高渗性,容易刺激血管,再加上患者因为病情、血管、年龄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药物外渗静脉炎,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则会导致局部软组织坏死,增加患者痛苦[13]。
1.3急救物品和仪器因素
        神经内科患者,尤其是病情为重者,其具有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的特点,若各种设备和仪器维护不当或过于陈旧,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时,因为急救物品缺失或仪器故障,会使对患者的抢救延误[14]。同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新项目的开发和引进,升高了护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并且技术要求高的内容也明显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护理工作中的技术风险[15]。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若护理人员不能熟练运用新仪器和设备,或者对紧急情况的应急能力较差,则会导致安全隐患。
2.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有效措施
2.1加强护理人员管理
        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①重视法律法规教育。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使自律能力提高,并且在了解和掌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相关规范和细则[16]。

同时,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使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并且定期举行护理安全会议,及时发现问题,对整改措施进行制定,使护理人员在尊重患者权益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合法权益;②使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在做好日常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尤其是“三基三严”训练,丰富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17]。同时,还应该不断学习社会科学、人文以及心理学知识,掌握语言技巧,使沟通能力提高;③增强责任心。护理作为高风险的一项工作,只有正确认识护理风险,才能使护理风险减少。管理者应该将职业道德、规章制度以及岗位职责三者结合起来,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培养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使其责任心增强,从而确保护理质量;④弹性排班。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即将患者的需求和护理工作量作为依据,采用弹性排班制度,一方面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还能确保护理质量,使护理安全隐患减少。
2.2加强患者安全管理
        在对患者进行安全管理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预防坠床。采用保护性床栏,必要的情况下,约束患者肢体,并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获得理解和配合,避免将保护性床栏和约束带随意取下,降低坠床发生率[18]。同时,护理人员要加强病房巡视,给予患者生活协助,将警示牌挂在床位,搀扶患者上厕所等,确保患者安全;②预防跌倒。告知患者下床时,动作尽量缓慢,有家属搀扶或扶稳床栏,避免出现跌倒。同时,对于恢复期患者,要尽早开展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并且进行户外运动时,应该由护士或家属陪同,预防跌倒;③压疮预防。对患者的压疮风险进行评估,给予患者气垫床,设计翻身卡,每1-2h协助患者进行1次翻身,动作轻柔,避免拽、拉、拖等动作,使床单保持平整、干燥、清洁,并且定期对患者的皮肤状况进行检查,做好交接工作,认真记录,降低压疮风险;④输液外渗处理。输液期间,要加强病房巡视,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若发现液体外渗,应该及时拔针,运用50%硫酸镁或五黄油进行湿敷;⑤预防窒息。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于轻度吞咽困难者,尽量放慢进食速度;对于中度者,给予胃管鼻饲,并且鼻饲前,要对胃管进行检查,确定在胃内。同时,及时对分泌物进行清理,进食后,减少翻身或吸痰,避免刺激导致呕吐,使患者误吸而出现窒息;⑥非计划性拔管预防。妥善固定各种管道,定期巡视,对管道进行检查,查看有无滑出、脱落、弯曲以及折叠等,认真标记,并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配合度[19];⑦预防烫伤。由于一些患者感觉减退,护理人员要加强健康教育,耐心讲解热水袋的使用方法,控制好热度,并且经常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3加强急救物品和仪器管理
        急救物品和医疗仪器是确保患者抢救成功的一个基本前提。应该合理分配管理职责,责任到人,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对于贵重仪器,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好保养工作,确保仪器正常运行[20]。同时,科室引进新仪器时,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对仪器的操作性能有所了解和掌握,可以熟练运用,并且分类放置抢救药品,整齐摆放,固定基数,用完后,要及时补充,定期检查,使抢救药品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提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作为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质护理服务的一个基本前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存在诸多护理安全隐患,容易发生不良事件,所以应该加强护理管理,建立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行为进行约束,定期组织学习,提高操作技能,并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减少危险因素,从而确保临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秋萍. 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0(10):54-56.
[2]徐晓艳. 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探讨[J]. 吉林医学,20128,33(31):6914-6915.
[3]钟代曲,蒋晓江,黄志玉,常红. 安全防护图标在神经内科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29(20):10-12+14.
[4]都雪娇. 综合护理对神经内科护理安全及提高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11(11):154-156.
[5]李华. 神经内科患者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3):250.
[6]刘啸妍,吴彩英,朱恩兰.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开展安全防护标示管理的效果[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7):141-143.
[7]杨晓慧. 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2):153-154.
[8]汪佩佩,张晓丹. 安全防护图标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0):155-157.
[9]刘金兰. 浅谈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方法[J]. 当代医药论丛,2018,12(01):282-283.
[10]肖建廷. 有关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及其对策探究[J]. 中外医疗,2019,33(22):175-176+179.
[11]刘立杰. 神经内科老年住院病人常见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J]. 首都医药,2018,18(04):35-36.
[12]严群. 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9,5(01):46-48.
[13]陈莉萍.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J].现代护理,2017,13(4):383-385.
[14]丹增卓嘎,普布参木,桑旦卓玛,索朗曲珍. 论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与防护措施[J]. 西藏科技,2019(01):42-43.
[15]林晓燕,杨丽,简静雯. 安全防护图标强化神经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3(19):171-172.
[16]姚婧婧. 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的护理安全隐患与防护措施[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3(22):145-146.
[17]张晓宇. 神经内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A1):19908.
[18]张盈.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5):227.
[19]张鸿波.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护理差错[J].护理研究,2018,20(4B):728.
[20]韩雪萍,郭粉利. 神经内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预防对策[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9,7(01):6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