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评价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王菲
[导读] 探究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
    王菲
  (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平均将90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5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的45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情况。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心理护理;焦虑抑郁;改善效果
  糖尿病在临床上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类疾病,该疾病的发病周期长并且难以彻底根治,一般常见于老年人群中,通常临床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以及体重骤减,另外也会引起一些其它的并发症,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极容易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不安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患者后期的治疗效果,而对该类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1]。本文主要研究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平均将90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5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的45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9例,女性患者有16例,年龄范围为60~80岁,其平均年龄为(68.21±2.55)岁,病程为5~25年,其平均病程为(12.41±2.01)年;实验组中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有15例,年龄范围为62~81岁,其平均年龄为(69.01±2.68)岁,病程为4~27年,平均病程为(13.33±2.56)年。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其数据均无差异且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45例糖尿病患者行常规护理,其主要方式为:叮嘱患者定期服用药物,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定期进行血糖检查。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方式上加以心理护理,其主要方式为:①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和评价,从而对不同情况的患者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案。②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同时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有效地交流和沟通,避免出现不良情绪。③加强患者对该疾病知识的认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能够正确的看待该疾病,提高患者后期治疗的配合度。
  1.3观察指标
  通过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来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情况进行评价[2],总分在50分以及50分以上表示患者有焦虑以及抑郁的情况,分值越高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的程度就越为严重,分值越低则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的程度就越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当P<0.05时,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分别为(51.22±3.48)分、(52.11±3.22)分,对比对照组护理前的(51.45±3.51)分以及(52.48±3.44)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分别为(35.18±2.11)分、(34.88±2.51)分,对比对照组护理后的(47.22±2.33)分以及(46.18±2.63)分,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一。
  
  3 讨论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周期较长,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从而容易使后期治疗效果变差,除此之外,长期如此会导致出现各种并发症。相关研究显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和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后再进行心理护理显得格外重要[2]。
  本次研究中,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其实验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分别为(51.22±3.48)分、(52.11±3.22)分,对比对照组护理前的(51.45±3.51)分以及(52.48±3.44)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分别为(35.18±2.11)分、(34.88±2.51)分,对比对照组护理后的(47.22±2.33)分以及(46.18±2.63)分,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情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汪丽,任启芳,汪琼,裴晓艳,张艳丽,胡红艳,史菲菲,顾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2):254-256.
  [2]张兰,杜婉怡,余坷坪.心理护理在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2017,41(05):55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