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卧床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王霞
[导读] 比较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患者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王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三医院;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患者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9年2月~2019年7月接受治疗的80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数字的奇偶性将其具体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其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骨科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对骨科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为85%,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骨科卧床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深入了解患者当前的病情发展,并且对患者的饮食护理、环境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多方面实施进一步优化,基于此,有效降低了骨科卧床患者出现不良临床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常规护理措施;骨科卧床患者;护理满意度
  前言:优质护理服务,又称优质临床护理,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病患对临床护理的实际需求,优质护理服务致力于人性化服务、个性化护理的转型,其主导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新护理思维,将常规护理措施为基础,深入贯彻落实护理责任制,强调护理专业内涵,从而切实有效的提升了医院各科室的临床护理服务水准。优质护理服务所秉承的核心思想就是将病患作为主体,融入各科室的思想观念以及医疗行为之中,所有相关诊断、治疗以及护理活动都需要将病患的实际护理需求放在首位,实际上,优质护理服务于循证护理具有加强的关联性与相似性。两者同样都是将病患实际需求作为实施临床护理行为的具体依据,但是优质护理服务除了要遵循病患实际需求之外,其他方面也必须达到医院的相关标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9年2月~2019年7月接受治疗的80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数字的奇偶性将其具体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年龄阶段基本控制在18岁~78岁,平均年龄为(45.3±3.8)岁;男女比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病症:股骨干骨折13例,脊椎骨折7例,股骨颈骨折10例,下肢骨折10例。为保证对比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观察组40例患者的男女比例保持与对照组患者等同状态,各占20例,其年龄阶段基本保持在20岁~75岁,平均年龄为(45.1±4.6)岁;病症:股骨干骨折15例,脊椎骨折5例,股骨颈骨折12例,下肢骨折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比较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4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医护人员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如下:大便超过3d的患者需要给予常规宣教、一般饮食护理导泻药物护理,在特殊情况下,医护人员可以给予患者灌肠处理[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施以优质护理服务,医护人员需要做到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1点,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在遭受骨折之后,其心理必然较易产生消极情绪,过重的心理压力会给患者自身带来焦虑、紧张、不安等负面影响。此外,骨折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疼痛感,使得患者的内脏器官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造成患者的肠胃系统运动速度较慢,同时患者会考虑到排便可能会对创口造成影响。患者由于对住院环境的陌生感,因此心理较紧张,不利于排便等等,医护人员必须适当的定期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向患者详细介绍骨折的病因病理、治疗方式以及各项检查的作用等等,尽量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以及抵触心理。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依从性[3]。
  第2点,环境护理。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营造良好舒适的住院环境,帮助患者消除对住院环境的陌生感以及不安心理。三餐后,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排便行为,尤其是在早餐后,肠道蠕动刺激能够引起多次强力的胃结肠反射。此外,由于患者病情原因,只能选择卧床排便或是就近的位置,因此护理人员在协助患者排便的过程中需要告知探视及陪护人员暂时离开病房,给予患者轻松的排便环境,护理人员一定要注意给予患者私密的空间,为患者设置布帘或屏风,在患者排便完毕后,需要在病房喷洒清香剂,为患者消除顾虑。
  第3点,饮食护理。对于骨科卧床患者而言,合理的饮食搭配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均衡的膳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便秘情况,护理人员必须针对患者当前的便秘情况给出科学的饮食方案。护理人员在每次早餐前需要给予患者柠檬水以及蜂蜜水饮用,柠檬与蜂蜜能够润滑患者的肠道,基于此,促进肠胃蠕动。在饮食方案搭配中,护理人员需要给予含水量高、粗纤维含量高的水果,多饮酸奶,以此促进肠胃蠕动。日常饮水量不得少于3000ml/d,禁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4]。
  1.3观察标准
  本次研究将采用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作为主要的观察标准,护理人员将80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体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不同等级,并详细记录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供参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作为本次研究的数据处理工具,同时运用x2、t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组间比较差异(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并具有一定可比性。
  2.结果
  结合表1所示,观察组4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为27例,满意11例,不满意仅有2例,护理满意度为95%;而对照组4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为24例,满意10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度仅为85%,由此可见,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施加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其护理满意度[5]。
  
  3. 讨论
  基于新时代背景,骨病(osteopathy)又称为骨病学,而骨科疾病在近些年来逐渐成为了国内医学领域相对常见的疾病种类之一,从专业角度来说,骨病疾病属于我国三大病学,另外两种业内称之为“正骨学”以及“筋伤学”,一般情况下,医院想要确诊骨科疾病必须经过X线、CT、核磁共振等专项检查,其中还需要借助4字实验、直腿高抬试验以及浮髌试验等辅助检查方式,现阶段,国内骨病学中常见的几种骨病分类分别是: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以及颈椎病五类。
  综上所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之对照组患者有了显著提升,由此可见,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施加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切实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因此优质护理服务较适合应用于骨科卧床患者的临床护理上。
  参考文献:
  [1]郭晴晴,方芳,黄云.在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优质护理服务应用[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04):121-122.
  [2]詹海燕.优质护理服务在主动脉全弓置换联合支架象鼻手术的实践及效果观察[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04):184-185.
  [3]李玲美.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31):57+61.
  [4]叶春艳.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31):59+66.
  [5]吕春艳.优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05):530-5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