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眼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吴苹
[导读] 就老年眼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护理对策。
    吴苹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重庆402460)
  
  摘要:目的:就老年眼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我院眼科接收的老年患者,对其围手术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老年眼科患者围术期极容易出现恐惧、焦虑、自卑、抑郁、烦躁等不良心理,以恐惧、焦虑最为明显,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结论:针对老年眼科患者而言,做好其围手术期的心理评估及护理干预极为关键,直接影响着手术效果,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老年眼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我院眼科接收的老年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例数多于女性患者,分别为48例、32例,年龄最大的为83岁,年龄最小的为61岁,中位年龄为72岁;疾病类型: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眼外伤、青光眼、角膜异物及慢性泪囊炎。在研究开始前,已将有关内容告知了患者及其家属,征得了他们的同意。通过对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分析,数据间呈现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2)方法
  对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老年眼科患者的心理状况,认真统计总结,根据分析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3)统计学处理
  文章所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计数资料分别予以t、X2检验,通过检验如若数据P值在0.05范围内,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本组老年眼科患者围手术其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发现恐惧、焦虑、自卑、抑郁、烦躁等是此类患者的主要心理特点,以恐惧、焦虑最为明显,详情见表1。
  
  3、讨论
  (1)分析老年眼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
  首先,恐惧、焦虑心理。通常情况下,老年眼科患者在术前极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这可能与患者年龄、疾病等有直接关系,患者往往会担心治疗效果,如术后眼睛视力是否会下降、视野是否会受损等;其次,自卑、抑郁心理。针对老年患者而言,其机体功能逐渐衰退,感知、记忆力等方面有会有所下降,加之老年人员往往均失去了劳动力,大多都是由子女赡养,而手术治疗患者会认为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进而情绪就会受影响,产生自卑、悲观心理,如若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缺乏陪护,就会极有可能产生抑郁心理,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最后,烦躁、敏感等。眼科手术通常采用局麻,老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对手术器械碰撞的声音、气味等的敏感,极有可能产生不良心理,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1]。
  (2)护理对策
  1)构建心理评估系统:针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而言,在护理开始前医院应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组建一支心理护理评估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及护理人员,小组成员要进一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构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旨在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心理护理: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为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式、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并积极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正确答复,消除患者的疑惑,加深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认真、耐心的倾听患者的主诉,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与关爱,不断采用积极向上的语言鼓励、安慰患者,为患者讲解以往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对于存在焦虑心理的患者,可对其实施行为疗法,将正确信息告知患者,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为患者讲解、指导自我放松的方法,嘱患者多听一些轻音乐等,对于存在抑郁心理的患者,可对其实施理性情绪疗法,心理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改变其不良意识及倾向。在此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要始终保持亲和的态度,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促使患者积极配合,从而全面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2-3]。3)健康教育。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可通过为患者方法健康教育手册、播放视屏等方式,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的相关知识、饮食、心理及康复等方面,以促进护理效果的提高。同时,还需积极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告知家属要时刻陪伴在患者左右,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让患者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关心与关爱,以缓解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定期组织患者及家属一起学习,丰富患者的生活,例如,根据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打太极、散步等相关有氧锻炼,组织患者之间下棋,讨论一些近期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让患者感觉住院与日常生活的差异不大,并要求患者家属积极参让患者感受到亲人的关心与关爱,避免患者产生一些不良心理,以促进患者康复[4]。
  通过本研究可发现,恐惧、焦虑、自卑、抑郁、烦躁等是此类患者的主要心理特点,以恐惧、焦虑最为明显,故做好老年眼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评估及护理干预极为关键,直接影响着手术效果,应引起重视。同时,为了进一步改善眼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医院应不断强化相关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升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及责任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服务态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能力进行监督,及时纠正错误行为,从而有效改善眼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李红。李妮娜.眼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策.实用医技杂志,2017,10(7):787.788.
  [2]朱燕.眼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18,17(9):557.558.
  [3]朱香华.手术前后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18,14(9):699—700.
  [4]马红霞。周亚萍.804例眼科全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卫生职业教育,2018,28(18):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