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复苏期的临床影响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期   作者:闵立霞 俞善红
[导读] 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复苏期的临床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复苏期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行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女性,根据奇偶数法分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精细化护理应用于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复苏期中,可缩短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良好。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干预;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复苏期;恢复时间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临床中较为常见,因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患者中接受程度较高[1]。因手术类型的不同,部分手术需要在全麻状态下进行,但术后护理不当,患者易出现多种麻醉复苏期后遗症[2]。本次研究中,将结合实际案例,合理探究全身麻醉下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在复苏期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行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女性,根据奇偶数法分组:对照组共42例,年龄20~54(36.72±5.52)岁,包括宫外孕10例、子宫肌瘤17例、卵巢囊肿8例,其他7例;观察组共42例,年龄20~56(37.01±5.26)岁,包括宫外孕12例、子宫肌瘤15例、卵巢囊肿5例,其他10例。本次研究均为自愿参与,参与者及家属获知情权,组间基线资料对比,差异均衡性良好(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在未清醒前采用前置半卧位,并监测其复苏期的生命体征变化等。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①精细化麻醉状态护理:护理人员在行护理措施时,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使其保持在安静状态,持续低流量吸氧;患者出现躁动情况时,在医嘱下给予少量镇静剂;护理人员掌握拔除气管导管的相关指征,待患者的意识恢复,肌松药效清除后,拔除气管导管,以预防舌后坠现象;若患者意识完全恢复后出现舌后坠情况,在医嘱下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注射抗肌松药物、持续低流量吸氧等。
        ②精细化心理干预:患者在麻醉复苏期状态下,因意识未完全恢复,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和无法掌握自身肢体行动的失落感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可观察患者的意识恢复程度,给予按摩、语言开导等方式,消除患者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及失真感;交流沟通内容保持积极向上,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促进意识、认知的恢复。
        伞唤醒护理:手术结束后或停止使用麻醉药物后,由患者较为熟悉的护理人员间隔10s呼唤患者名字2~3次,以温和、安抚性的叙述方式提及患者熟悉的人或事物,当患者对叙述内容产生反应后,可再次进行语言指令,如,握拳、勾勾手指、转动眼珠等,并观察患者对指令的完成度,以此调整护理服务。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等,并评估其组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估,内容包含环境设施、质量与安全、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操作熟练度等5个维度,每项分值为100分,划分等级为:较满意:≧85分;满意:55~84分;一般:<55分。护理满意度=(较满意+满意)/84×100%。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输入至SSPS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数值变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s)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以(%、n)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经调查,对照组较满意14例,满意20例,一般8例,护理满意度为81.0%;观察组较满意18例,满意22例,一般2例,护理满意度为9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6,p<0.05)。
2.2 两组恢复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妇科手术具有复杂、操作难度高等特征[3]。患者在行全麻腹腔镜手术时,虽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势,但因麻醉过深、低血压等麻醉因素影响,其麻醉复苏期较长,意识恢复缓慢,因此,需要给予患者准确的护理服务,帮助其安稳渡过复苏期[4]。精细化护理干预在临床应用中与常规护理呈相融合的特性,使原有的护理流程及措施趋于精确化和细致化,护理质量较高[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后,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等时间明显缩短,且护理满意度较高。这表明,精细化护理干预通过心理疏导、麻醉后遗症护理、唤醒服务等措施,帮助患者在复苏期保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并尽早恢复意识。
        综上所述,在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复苏期患者中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具有缩短其意识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等优势,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田葵珍.妇科内镜技术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5,2(5):25-26.
[2]杨红英.对全麻手术患者进行苏醒期护理的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13):161-161,162.
[3]白雪莉,李国刚,梁廷波.术后加速康复理念在肝胆胰外科手术应用现状及策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12(4):360-363.
[4]张珏颢,马正良,王小雨,等.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1):4071-4073.
[5]鄢华珍.精细化延续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18,31(z1):264-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