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压监护的应用与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期   作者:倪蓓
[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病患者在手术结束后,采取颅内压监护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病患者在手术结束后,采取颅内压监护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价值研究。方法:我们医院对于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接收诊治的130例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病患者作为本文实验的主要探究对象,为了更加合理的分析颅内压监护干预的临床影响效果,本医院将以上130例病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对于常规护理组之中的患者单纯的采取常规方法来进行护理,对于实验分组当中的患者采取颅内压监护的护理模式展开护理,两种护理方式实行结束之后将对两组病患者其护理效果进行合理的比较和探究。结果:依据本次实验数据的结果显示,本次实验的整个过程当中实验护理组的病患者在颅内压监护的护理之后有效概率(90.77%),该概率明显的高出常规护理组病患者的有效概率(69.23%),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护理组病患者在实施颅内压监护的护理方法之后病患者对护理结果也表示更加满意。讨论:颅内压监护策略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有效的一种护理手段,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病患者,在其手术结束后使用颅内压监护的护理方法,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疾病   临床效果   手术   护理方法   颅内压监护    
        前言:根据临床信息显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病患者,当前在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中,颅内压监护的护理方法逐渐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该种护理模式能够更加有效的减少出现并发症等不良症状,患者的护理效果较为明显。
1.一般资料
        收集了于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在本医院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130例病患者,将这些患病者统一列为试验讨论的主要对象,我医院对以上所有患病的人员在进行挑选的过程中,严格的参考了以下几方面:首先,所选的疾病患者须当符合临床方面有关组织要求的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诊治标准;其次,利用医院的检查手段以此来确诊所选择的病患者皆属于高血压脑出血疾病,需要实施手术手段,并且还要剔除其中患有严重的精神类疾病的患者,主要表现在意识不清晰的病患者;最后一方面,在本次实验开始之前也获取了这些病患者以及其亲属的允准。收治这些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病患者其年龄的范围基本是在41岁~79岁之间。我院将这些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病患者随机的划分至两个分组,即常规护理分组之中的65例病患者,其中,男性的病患者存在33例,女性的病患者存在32例,病患者平均的年龄为(59.40±4.65)岁;实验护理组中的65例患者,男性的病患者存在36例,女性的病患者存在29例,病患者平均的年龄为(57.70±3.91)岁,两个分组之中全部的病患者其个人的信息通过证实后并不存在差异性(P>0.05)。
2.方法:
2.1护理方法
        对于常规护理分组依然实施以往比较传统化的护理方法,包括日常的血压监测,按照患者的血压指标来调整服用的药物,叮嘱患者准时服药等;而对于本文实验护理分组之中的患病者则在上述基础上实施颅内压监护的护理路径:通常颅内压需要保持在7至20mmhg,同时依旧对血压进行控制,针对于患者的血压指标情况和颅内压指标,每隔半小时进行一次记录,另外还需要进行以下护理:。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对患者及家属展开科学的心理疏通方法,一般情况下病患者都会更加担心自身的患病情况,同时对于整个救治的环境产生一系列恐慌或者害怕等负面不良情绪,可以为该组的病患者介绍该疾病相关的基本知识,解答患者的疑虑,使病患者能够更加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疾病,鼓励病患者提升对抗该疾病的信心。另外,颅内压方面的护理,倘若患者的颅内压大于2KPa则证明患者的颅内压处于上升趋势,当颅内压大于2.67KPa时,应当立即安排主治医师采取应对措施,整个护理流程,当中需要严密的监控患者的颅内压,防止出现恶性现象;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患者的恢复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案,同时结合理疗以及按摩等手段进行康复。
2.2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在针对于数据信息展开分析讨论时,具体的应用分析软件为SPSS 15.0。通过T检验对试验研究结果当中的数据展开相应的检验,选择x±s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我们以P<0.05认为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对比不同分组患者在护理完成之后呈现的效果
        通过收集实验数据,并科学的对比实验数据结果可以得知,相比较以往传统的护理结果,在采取颅内压监护护理模式之后,病患者的有效结果已经获得了明显的提升,其中,实验护理组中有1例出现肺炎病症,2例出现压疮,3例出现便秘症状;常规护理组中有6例出现肺炎病症,7例出现压疮,7例出现便秘症状;所有的数据经过检验以后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的数据结果可以见表一)
 
3.2关于两组病患者对于护理流程其满意程度的调查
在两种护理方法实施结束以后,我医院对所有病患者的满意情况展开了调查与分析,实验护理分组的病患者对全部的干预流程其满意度高达(98.85%),该指标明显的高出常规护理分组的满意度(79.65%),并且所有的结果数据通过检验之后证实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
4.讨论
        近些年,针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如何更加高效地护理患者是临床医学当前最为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因此,按照本篇文章的实验探讨数据能够知道,在通过颅内压监护干预之后仅存在6例病患者发生并发症,常规护理组的病患者则存在20例在干预之后发生并发症,并且在满意度调查的信息方面,实验护理组的病患者对护理流程表示更加满意,由此可见,针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病患者,在放化疗中为其展开颅内压监护的护理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减少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对于未来临床护理学方面能够提供更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晓明, 杨旋.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压监护的应用与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3).
[2]谢玉环, 王天舒, 丁丽丽. 持续颅内压监护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中的效果观察[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36):2460.
[3]徐琳.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压监护的应用与护理心得探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34).


数据对比少,结果简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