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程度。方法:纳入观察对象40例(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研究开始时间2017年5月,结束时间2018年5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将观察对象分为甲乙两组。甲组20例患者采取慢肺阻常规护理方法,乙组20例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前后肺功能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MMEF、FVC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后,甲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乙组实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方式所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获得满意率为95%,而甲组获得满意率为65%。结论:对慢肺阻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肺功能,有益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干预;慢肺阻;临床效果;满意度情况
慢肺阻已经成为全球第四致死疾病种类的,作为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肺阻在临床中表现出呼吸困难、气喘、咳嗽等问题,其疾病症状具有突发性、延续性的特点,对患者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当下针对于慢肺阻患者并无特效治疗方式,因此临床上着重采用护理干预方式,旨在改善慢肺阻症状[1-2]。延续性护理干预是指通过慢肺阻临床症状,设计系统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在住院阶段、转科甚至是出院阶段,都实现规范化的护理延续。本次研究,对慢肺阻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通过分组观察方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详细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纳入研究的对象共40例,均为慢肺阻重症发作入院接受临床治疗的患者。研究开始的时间为2017年5月,结束2018年5月。将观察对象应用随机分组法,将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两组。观察组(20例),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慢肺阻护理干预。观察组一般资料:性别男12例,女8例;患者平均年龄(49.5±1.6)岁;对照组一般资料:男13例,女7例;患者平均年龄(48.9±1.7)岁。收取的观察对象满足以下标准[3]:①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②了解实验目的、观察项目等后,自愿加入者;③排除其他合并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急慢性肺部炎症患者;④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肾脏器官功能不全患者[4]。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入院记录档案,病情进展等,为患者展开慢肺阻健康宣教、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以及扩张支气管等措施,出院后不再进行护理干预。
观察组为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①针对于患者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由3名主治医师、一名科室护士长以及3名责任护士组成,定时对患者展开慢肺阻控制知识的宣教,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展开护理技巧传授。定期对护理小组成员展开绩效考核,确保完成对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具体工作细则随访护理工作日志的编写,组织各个护理小组展开病例讨论,分析,对于护理情况进行总结讨论;②是在住院期间:责任护士要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患者的病例、患者的就心理、生理、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多方评估,在小组总结会议上,责任医生制定符合患者的基本情况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包括慢肺阻患者的康复运动锻炼频次和强度;日常展开对慢肺阻患者的缩唇呼吸指导,尽量延长呼气时间,呼吸比例控制在1:2,进行4~6次/d,持续时间为20min/次;③家庭氧疗干预。在患者住院过程中,指导患者必须每日吸氧时间不低于15h,且氧浓度要控制在1~2L/min,尽量在各项活动前吸氧;④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和出院指导。展开定期的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生活习惯,是否谨遵医嘱等,要求患者出院3个月后摇进行入院复查。展开生活指导,引导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纤维食物,杜绝抽烟以及生活在二手烟环境中。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出院复查前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①肺功能指标,选择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呼气高峰流速(PEF)以及肺活量(FVC)③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针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输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患者性别占比、满意度,归纳为计量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卡方(X2)检验;患者平均年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归纳为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值检验,两项检验均得P值,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在观察前,肺功能指标相当,在护理完成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而言,慢肺阻患者一旦进入到急性加重期,则患者在短期内会持续性出现咳嗽、咳痰,严重的化会发热加重炎症,如果不能够有效护理,则会出现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安全。因此需要积极的临床干预治疗。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实现对患者的稳定性治疗护理,指导患者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以及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在出现肺功能下降或是明显的呼吸气喘时,能够正确适用支气管扩张性药物,指导患者展开科学正确的家庭氧疗,使得患者的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总而言之,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对慢肺阻患者形成全过程的管理,有效地控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情稳定,有益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倩,马红梅,张爽,徐旭,廖春霞.武汉市出院老年人延续性护理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05:850-853.
[2]陈瑞君.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3:177-179.
[3]许晓洁,庞振红,张贞丽,洪仁华,李文强,刘付逸湘.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改善结、直肠癌造口术后出院病人生存质量的评价[J].全科护理,2017,1522:2757-2758.
[4]葛宗凯.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肺阻对肺功能、血气指标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8,3006: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