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监理现场的规范管理与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作者:吴祖雄
[导读] 摘要:如今,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建筑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广西城建咨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市  530022
        摘要:如今,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建筑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建筑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还出现了各色问题,成为了建筑工程发展的阻碍,其中,最为引人注意的就是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特别是建筑行业的监理工作中,施工现场缺乏条理性,管理人员对监理工作缺乏重视,以至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总是差强人意。为此,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建筑工程能够按期交付。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对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以此促进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的提高,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规范管理;控制措施
        一、建筑工程监理现场管理控制的意义
        1、能够促进建筑工程建设走向规范化。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既有监理人员还有监理部门,这些人和部门的存在都是为了建筑工程的规范和完善。而监理工作就是监督建筑工程项目是否每一个环节都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这既需要施工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还需要管理人员完善工程的监理体系,以便于能够约束建筑工程的参与单位。并且监理工作是从建筑工程开始之时延续到建筑工程结束的时刻,相关监理人员需要依据相关的委托监理合同对承包商进行监督,以确保所有事宜在事前和事中以及事后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从而寻找适宜的解决措施,以此避免更加严重的事故发生。
        2、能够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随心所欲,而应该在一定的规则和制度下运行,建筑工程也是如此,需要在监理下完成。可以说,监理工作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监理工作的存在让建筑施工人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更为关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同时,建筑工程的监理人员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的时候,是根据建筑工程的承包单位的实际需求对工程项目进行改变的。监理人员不仅需要拥有良好的技术水平,还要对最新的建筑政策和经济动态具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使用自己的才能,能够及时发现建筑工程中的隐藏危险因素并且解决该项因素,以便于促进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完善。
        二、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规范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缺乏高质量的监管人员。高质量的人才是企业获得长远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每个企业对人才的培养都十分重视。在建筑行业,监理人才较为匮乏,很多监理工作人员都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就从事相关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因为自身知识的贫瘠和没有相关的经验借鉴而出现各种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进度。同时,很多监理工作人员并不知晓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工作中容易出现职权滥用,以权谋私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转变这种不良现象,提高监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促进监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2、缺乏规范化的监理市场行为。在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都存在一种挂靠的行为,在挂靠的时候还掺合进了转包和分包的情况,导致工程项目建设缺乏集中性,无法精确了解转包公司的实际建造能力,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难度。如果在建造期间,挂靠的企业在建筑工程出现问题,那么将难以直接对其追究责任。另外,建筑工程施工并不是只有单一的企业进行施工,而是由好几个施工单位共同进行建设,各个施工单位之间又存在不同之处,各个施工单位之间实力和资质都有所差异,这样不仅提高了监理工作的难度,还让监理工作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用,从而难以对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进行评估。
        3、缺乏良好的工作执行力。如今。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大都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

很多时候,业主都没有和相关的工作单位进行商讨就插手建筑施工的进程。或者施工单位直接忽视监理工作人员的作用和价值,阻碍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监理工作人员也没有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总结,从而引起施工单位和业主之间的矛盾,导致建筑工程延期交付。
        三、建筑工程监理现场的规范管理的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监理管理制度。无论何时,政府都应该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提高执法力度,打击不良企业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建立健全监理管理制度,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打破地方的保护壁垒。在这个过程中,监理单位也应该认清自己的地位,监理是属于第三方力量,主要发挥的是协调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之间的关系,只有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以及监理单位三方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监理单位的实际效用。为此,监理单位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按照相应的工程计划进行。监理单位还需要时刻关注建筑工程的行进情况,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另外,为了增加社会对监理工程的认同,可以让社会各界都参与到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来,对所有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行为规范,评选出优质的监理单位。而相关部门则需要做好绩效考核工作,以此规范监理工作的开展。
        2、提高监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的工作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员来完成,监理工作也应该交由专业的监理人员来完成。为此,监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执法能力和专业的技能素养,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够做好相关的监理工作,提高监理工作的质量。因此,监理部门应该确定好监理人员的选聘标准,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准,以便于能够更好地发挥监理人员的作用。同时,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体系,做到奖励和惩罚上的公平公正,还应该定期对监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此加强他们的专业素养,从而提高监理工作的质量。
        3、实现监理现场的有序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确定之前,监理工作人员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首先立足于建筑工程质量上,对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以便于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时刻谨记质量和安全。而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工作人员也需要和施工单位保持一定的联系,以便于双方能够在施工流程和工艺以及质量安全方面达成一致的观念,以此避免因为双方意见不合造成工期的延误等问题的出现。
        4、加强监理现场工作的执行力度。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现场的规范和控制工作应该立足于监理这一角度,对建筑工程进行标准化的控制和管理。而这些目的的达成都需要良好的执行能力。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理工作的相关制度,提高监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实行奖惩制度,鼓励监理人员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日常工作中,以此确保所有的监理工作计划都能落实到实际的工作行为中,能够加强监理工作的执行力度,以此实现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全方位监管。
        总结
        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若是建筑工程质量出现了问题,那么以后在建筑内工作生活的人的生命安全都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为了确保工程建筑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做好建筑工程监理现场的规范,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意识。为此,需要完善监理工作相关制度,提高监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便于监理人员能够根据时代的最近变化灵活采用适宜的监理措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中存在的各色问题,并及时制定出合适的解决措施,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赵海敏.浅谈建设工程监理的现场规范管理与控制[J].建材发展导向(21).
        [2]胡涛.论建设工程监理的现场规范管理与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3(34).
        [3]严顺超.试论建设工程监理的现场规范管理与控制[J].201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