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人员对患者服药方法指导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李娟
[导读] 本次研究主要是探析药剂工作人员对患者用药方法指导的效果,给临床的药剂工作提供指导。
    李娟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探析药剂工作人员对患者用药方法指导的效果,给临床的药剂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门诊药房取药的患者240例作为试验组,药剂人员给予患者详细的用药方法指导,以同期的2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让患者根据药品说明书用药。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问卷调查发现试验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和用药依从性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切试验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药剂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用药方法指导,能有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用药过程中因药品使用不当发生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利于临床治疗。
  【关键词】药剂人员;说明书;服药方法;效果
  药物治疗或者是因为健康的人体本身无法制造某些维持健康所需要的物质,这些物质需要从外界摄取,药物治疗的另一个目的是,药物治疗变成了某药物治疗种具有神秘色彩的崇拜物,它的作用不再仅仅是对抗疾病和维持健康,而且还被寄希望于让服药者长生不死。 因此药物治疗是医学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俗话说,用药三分毒,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有可能会给人体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毒副作用,当然也有可能一些疾病的治疗恰好就是药物的副作用。临床上如何恰到好处的使用药物剂量及怎样合理的使用药物配伍方法,既能有效治疗疾病又能尽可能的降低药物毒副作用,一直是临床医护人员所追求的[1]。现药剂科工作人员对门诊就医患者取药时进行服药指导工作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做相应的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门诊药房取药的患者240例作为试验组,药剂人员给予患者详细的用药方法指导,以同期的2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4岁,其中有男性患者368例,女性患者112例,本次研究选取的患者中有129例患者是服用降血压,102例患者服用降糖药物;49例患者服用抗癫痛药物;84例患者服用心绞痛药物,52例患者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药;36例患者服用催眠镇静药;18例患者服用抗结核药,其他药物的患者例数是10例,两组患者在用药情况、男女比例、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所取药品说明书用药;药剂工作人员给予试验组患者详细地讲解如何用药,具体为:①对患者详细内容包括讲解每种服用每次每日的服用剂量、服用时间(餐前、餐后、睡前等)以及给药方式等,并将这些用药相关的信息详细具体的记录在药品的外包装上面,需要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由药剂人员详细向患者讲解服用顺序,并标注。指导多次保证患者能记住并明显,对于一些特殊药物则根据药物的特点特别向患者说明。②有些药物具有饮食禁忌,工作人员应明确告知患者并特别注明,避免误服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2]。指导每日合理饮食,若在服用利尿剂类药物,则嘱咐多摄入含钾食物;若在服用新生霉素类药物,则嘱咐多摄入酸性食物。若药物会对肠胃等造成刺激,则嘱咐在饭后服用。若患者为老年、孕妇以及小儿这类体质特殊的患者,应当及时询问是否对此类药物过敏,并告诉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在服用药物的时候,不得使用果汁、茶水、牛奶等送服,应当选择温开水。③在服用药物之前告知服用药物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反应,告知是正常的,避免由于不了解、不知道,进而出现一系列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便自己停止服用药物或者减少、增加用药剂量,不仅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影响生命健康[3]。④一些药物所储存的环境要求较高,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应当储存在温度为 2-10℃的环境下,维生素、硝酸甘油等应当储存在阴凉、没有阳光照射的地方。
  1.3观察指标
  用药服从性、治愈率、用药不良反应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自护能力,血糖指标变化)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两组患者的用药服从性、治愈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现,试验组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按药剂人员指导用药,用药依从性为100%,对照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为83.33%(200/240);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3.75%(225/240),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2.5%(198/240);试验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3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就医服务要求的提高,对医院的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药剂科工作需更具人性化以及专业性,需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刻落实到工作中去,落实以此理念为指导的工作模式以及服务模式[5],才可一方面提高药剂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提高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对服用药物期间可能会出现的药品反应、自身是否会过敏等了解远远不够,当出现反应时,内心便会出现焦虑、紧张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治疗依从性等。
  综上所述,药剂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时,建议以药剂工作人员用药指导方法为主,其指导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用药指导,可大大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可推荐。
  
  参考文献:
  [1]呼明明.探析药剂工作人员对患者服药方法的指导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4):72. 
  [2]于强.分析药剂工作人员对患者用药方法指导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0):177. 
  [3]张志华.药剂人员对患者服药方法指导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08):82-83. 
  [4]王胜麟,肖武.药学探析药剂工作人员对患者服药方法的指导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7):5444+5446. 
  [5]朱斐斐. 基层药剂人员对患者服药方法的指导浅析[A]. .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中国中药杂志社,2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