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望凤玲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期   作者:望凤玲
[导读] 目的 分析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胃癌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8年09月-2019年06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15例和研究组15例。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指标与免疫球蛋白A指标均基本一致(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指标与免疫球蛋白A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胃癌;围手术期护理;应用效果
        胃癌是临床上比较高发的一种恶性肿瘤,由胃黏膜上皮处产生,在我国临床上的所有恶性肿瘤中胃癌的发病率为第一位,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危及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胃癌的发生率受地区、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其中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北、超过50岁以上、男性的发生率更高[2]。胃癌患者在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为促进手术展开,为提升预后效果,选取适宜有效的护理方式至关重要。本次研究主要以胃癌围手术期患者为中心,就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胃癌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8年09月-2019年06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15例和研究组15例。其中参照组有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54.98±5.14)岁,TNM分期有4例Ⅰ期,9例Ⅱ期,2例Ⅲ期;研究组有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54.13±4.67)岁;TNM分期有3例Ⅰ期,10例Ⅱ期,2例Ⅲ期。两组资料对比结果为(P>0.05)未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参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于术前给予患者常规肠道准备、禁食指导等;于术后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等。
1.2.2研究组
        该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主要内容有:①健康教育:为患者展开个性化宣教,内容主要包括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手术流程、相关注意事项等;同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和风险方面的宣教;加强患者对术后活动意义的认知等[3]。②术前准备:术前1d指导患者食用流质饮食,术前12h给予患者500ml肠内营养混悬液支持,术前4h通过周围静脉为患者补充电解质和糖类物质,于术日清晨对患者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4]。③营养支持:术前给予营养支持能够促进肠道免疫力增加,能对术后营养情况进行改善;以肠外营养为基础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每天指导患者服用500-1000ml的营养混悬液;术后1-3d通过十二指肠营养管为患者注入全素肠内营养液,术后6d滴入500ml生理盐水;患者肛门排气以后停止肠外营养,增加口服肠内营养液量[5]。④早期下床活动:术后1d指导患者进行翻身等床上活动,术后2d鼓励患者下床活动,术后3d引导患者进行行走等,逐日调整运动量[6]。⑤镇痛护理:患者夜晚疼痛强烈时可进行肌内注射50-100mg杜冷丁以及静脉自动镇痛等[7]。
1.3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清白蛋白指标与免疫球蛋白A指标,二者均与护理效果成正比例关系;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三者均与护理效果成反比例关系;评估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例数+腹胀腹泻例数+下肢深静脉血栓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采取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计量资料;采取检验,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当组间差异性表现为(P<0.05)时证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指标与免疫球蛋白A指标均基本一致且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指标与免疫球蛋白A指标均高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2.3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发生腹胀腹泻有1例,发生肺部感染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参照组患者发生腹胀腹泻有3例,发生肺部感染有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有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3.33%;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5.400,P=0.020)。
3  讨论
        胃癌在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癌前病变、遗传和基因因素等,常见的症状有上腹疼痛,患者同时伴有消瘦和食欲缺乏等表现,严重危及到了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8]。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而衍生出的一种新型临床护理模式,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优化,进而促进手术疗效的发挥,提升安全性[9]。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之中,从健康教育、肠道准备、营养支持、早期下床活动、镇痛护理等多个方面展开护理服务,以实现患者的快速康复[10]。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指标与免疫球蛋白A指标均基本一致(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指标与免疫球蛋白A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有利于优化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在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v.18(68):299-300.
[2] 陈丽娜, 宋江伟.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27):3069-3071.
[3] 李晓梅.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19):183-184.
[4] 何玉霞[1].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疗效[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 29(11):120-121.
[5] 袁媛.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 2016, v.3(6):86-88.
[6] 冀鸽, 张丽丽.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8,5(79):102+104.
[7] 高小艳.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15(22):60-63.
[8] 陈俏艳.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J]. 现代实用医学, 2016, 28(10):1400-1401.
[9] 樊慧, 乔莉娜, 张红梅, et al.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护理研究, 2018,33(03):142-145.
[10] 侯军.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胃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意义[J]. 临床研究,  2018,26(11):184-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