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合西南地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及现状,针对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推广应用情况,作出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空港校区开发及施工管理的相关发展方案。
关键词:BIM技术;施工管理;空港新区;应用分析
引言
在世界建筑工程领域,如果将CAD技术的应用视为工程设计的第一次革命,BIM技术的实现则是互联网时代的第二次革命。在这次革命中,BIM完成了对传统建筑业的颠覆,使建筑可视化设计成为可能,更促进了时成为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有效提升行业信息化程度,提高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集成化交付能力,促进工程项目的效益和效率的显著提升,BIM将成为未来改进设计、建造、管理过程的重要推动力量。
西南地区是我国地域广阔而相对发展落后的地区,在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对建筑行业的现代化要求过程中,需要智能化的技术带领西部地区施工管理的持续发展,而我国建筑企业的科技投人仅占企业营业收人的0.25%,施工中应用计算机进行项目管理的不到10%,全国范围内的提升空间非常大。在国外发展迅速的新兴技术—BIM技术,恰好满足了目前西部地区施工管理的智能化要求。
1 BIM技术在西部地区的应用情况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空港校区项目位于昆明空港经济区秧草凹片区,距昆明主城区31km,净用地约114亩,地形呈东高西低。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0万㎡,项目分南、北两个校区。南校区一期规划用地430.67亩(一亩≈667㎡),为主教学功能区,总建筑面积约25万㎡,规划建设教学楼、图书馆、校系行政办公楼、学生会堂、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校区商业街、风雨操场、校医院等;北校区规划用地348.54亩,总建筑面积约40万㎡,规划建设为实习实训、教学配套及学生创业孵化区。
津桥学院空港校区项目的建筑特征为山地建筑,建筑地形对项目总平面布局、建筑造型、景观及投资成本等方面均产生重大影响。传统的技术很难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的总平面布置方案,为了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的总平面布置方案,需利用BIM技术对设计单位提出的总平面布置方案,需利用BIM技术对设计单位提出的总平面布置方案进行深入分析、评价,并根据分析、评价的结论组织对总平面布置方案进行优化,协助设计单位完成合理、经济的总平面布置方案。
创建津桥学院空港校区项目原始地形的BIM模型,为津桥学院空港校区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的分析、评价建立可比基础。
创建津桥学院空港校区项目设计地形的BIM模型及设计地形与原始地形的叠合模型,利用模型成果辅助分析总平面布局、建筑造型、景观等内容,对项目的总平面布置方案提出优化建议,协助设计单位完成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的优化。
2 BIM技术在西南地区施工管理中发展滞后的原因
BIM技术成为国际建设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热点,它的应用价值已经得到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和行业的普遍认可。BIM技术能够成为国际建筑领域的主流,定然有着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所没有的优势--智能化水平,是建筑领域划时代的变革。
但是西部地区对BIM技术的排斥态度也并非没有原因,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了 BIM技术在西部地区施工管理中发展滞后的原因:
(1)利益方面的问题:BIM技术是相对公开透明的一种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在所有的工程信息相互关联的情况下,工程的成本已经有了较为准确的预估。但是业主方都希望项目的成本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能够尽可能地减低,施工方希望在工程完成之后得到更多的回报,二者之间存在分歧。如何进行利益分配的问题可以说是BIM 技术在西部地区施工管理中发展是否顺利的难点之一
(2)人才匮乏的问题;在西部地区,继2016年的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次举办面向大学生的BIM技术培训班之后,各个地区和高校都举办了BIM技术培训班,但是这些BIM技术培训班的培训体系并不完善,力度也不够,实际的培训效果并不明显,导致培训生只是简单了解BIM技术,没有深人理解BIM技术的实际运作原理,造成行业对BIM技术的普遍不认可。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BIM技术在西部地区施工管理中的接受度和发展道路。
(3)技术软件的硬件高:采用BIM技术建立信息模型,被目前多数大型建筑综合体所使用,例如住宅商业广场、大型体育场馆。其建立模型的过程是大数据产生的过程,这对电脑设备运行能力极高。高配置高硬件的要求、成本投入的增加,也导致了BIM技术在西部地区发展受到了阻碍。
3展望
随着国家《2016一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发布,一场基于BIM的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浪潮将席卷整个建筑上下游全产业链。在纲要中,BIM作为支撑建筑行业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重点发展。在工程项目勘察中,推进基于BIM进行数值模拟、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研究构建支持异构数据和多种采集方式的工程勘察信息数据库,实现工程勘察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
在工程项目策划、规划及监测中,集成应用BIM技术,对相关方案及结果进行模拟分析及可视化展示。在工程项目设计中,普及应用BIM进行设计方案的性能和功能模拟分析、优化、绘图、审查,以及成果交付和可视化沟通,提高设计质量。这是一种从根本上解决施工管理过程中信息丢失、错误、更改的问题,实现工程信息在建筑生命周期的有效利用与管理,显著提高了工程质量和作业效率。效率的提高、优化质量、降低资源浪费率是西部地区的建筑业响应国家绿色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也是西南地区建筑业发展的趋势。
4结束语
国外的建筑业对BIM技术的应用已相当成熟,大中型项目基本都在运用BIM技术进行实时监控工程实施情况。相反,中国的大部分建筑企业还持有观望的态度,从事BIM相关工作的企业屈指可数,而且大都只在大型的项目中引人BIM技术,项目也基本位于东部地区,这说明比东部地区相对发展较慢的西部地区还没有接受 BIM技术的使用。
如同十年前的互联网一样,基于BIM技术所引领的技术变革、管理变革,也势必会给西部地区带来新的商业机会、商业潮流和新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刘军生,石韵,等.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5,44(2);785-787
[2]纪博雅,威振强,国内BIM技术研究现状[J].科技管理研究,2015,6(1):184-190.
[3]蔡嘉明,钟文武,安有生,2016.节点法项目管理在超大型工程中的BIM应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1(1):110-118.
作者简介:林昱伶,女,河南商丘人,本科生
通讯作者:刘德稳,博士后,副教授,清华大学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