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方面的施工安全管理事故频发,严重影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BIM技术引入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很有必要。基于此,本文先是分析了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又阐述了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再思考,以期能对我国高层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1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1.1复杂性
工程具有较多的参与方,交叉作业多,作业环境相对较差,具有较高的工作强度以及高处作业,这将产生非常多的安全隐患,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2动态性
施工中,项目施工过程根据进度变化也将不断发展,具有流动以及动态的特征。而在管理环境以及人员变化、流动的情况下,就对安全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通过对计划的不断调整以及制定对施工安全进行保证。
1.3非标准性
就我国现今社会经济发展来说,高层建筑工程的分布具有较强的不平衡性,在不同区域,建筑业在发展程度也不相同。同时,不同施工企业在管理水平以及技术水平方面也不相同,即使得安全管理很难具有较为统一的标准。
1.4综合性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质量、成本、效益以及生产等方面能够积极协同。此外,在施工环境当中,其具有多变以及复杂的特征,且需要在狭小空间当中对工具以及建筑材料等进行集成、动态的综合管理。
2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法规滞后及贯彻落实不到位
我国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但鉴于建筑行业的客观现实,一些法规条例相对滞后,在实际施工活动中,一些企业甚至打擦边球、钻空子,法制意识淡薄,安全法规贯彻执行不力,安全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此外,国家的行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由于体制机制因素,不可能对所有的建筑工地开展普遍性安全监督检查,而且也做不到,这就需要不断完善行业监督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来促使政府监督机制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2.2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标准低
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单位多是以总包的形式开展施工管理的,其中高层建筑更为明显,通过招投标中标的公司,多数以最低价或接近最低价中标,在安置费的投入上一般选择最低标准,一些企业甚至将最低标准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导致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很难有效落实,与高层建筑安全高风险管控的要求有明显差距。施工现场往往是多个公司、多支队伍、不同工种人员共同作业,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安全责任区重叠交叉,总包单位面对施工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往往以进度优先。在当今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越来越多,施工单位有时会因为对新事物认识上的滞后甚至抵触,使得施工质量标准降低,进而影响到建筑物的本质安全。
2.3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持续性差
建筑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反映的是施工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现场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高层建筑由于作业高度高、施工期长、交叉作业多、起重设备多、施工人员多、现场材料又多又杂、作业场地受限、作业面多变等特点,安全文明施工历来是现场管理重点之一,但往往受制于安全资金投入、安全人员配备、安全管理理念、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经常发生时好时坏现象,实践证明多数高层施工安全事故与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不到位有直接关系,例如场地不清洁、通道受阻、临时用电不规范、标识不合理、废物废料不及时处理、建筑垃圾不及时清理等等,而且抓一抓好一些、松一松差一些,长期在工地作业,还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和侥幸心理,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和有效执行需要高度重视。
3加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以合同为依据,明确建设单位、监理、总包、分包等责任主体的安全责任,尤其是安全投入的落实执行和奖惩细则兑现规则。以安全法规为依据,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施工措施方案,落实好施工全过程安全工作。以现场为中心,建立健全施工各阶段危险源管控措施及施工安全管理标准,使安全工作做到四个凡事:即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以目标管理为原则,由业主牵头组建由业主、监理、总包、分包及相关单位组成的项目安全管理大团队,制定项目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监督施工作业中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教育等措施的落实,以及隐患整改、事故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尊重科学,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要依靠专业技术人员的核心作用,并不断识别、辨识新的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3.2以现场为中心,狠抓落实整改
施工现场涉及人、机、料、法、环等多重要素,每个要素在现场又是复杂多变的、交织在一起的,安全工作重心在现场、难点也在现场,项目安全管理大团队必须根据责任分工,每天做到现场安全管理区域全覆盖,切实落实好以施工现场为中心的安全工作基本原则,并作为项目整体安全工作的落脚点。针对不同施工阶段、不同安全风险特点,结合项目安全制度要求,安全管理人员要动态制定并完善针对性监督细则,做到科学、实时、有效的安全监控,掌握各施工队伍现场施工状况,使安全预防工作落到实处,不留死角。
项目各级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施工现场的以下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针对违章违规现象和行为,要分析根本原因,从根子上进行治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针对安全隐患及缺陷,要查找到责任单位、责任人,提出整改时限要求及预防措施;针对事故事件,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处理;针对应急管理工作,要定期组织现场的针对性应急演练,既教育现场人员,又发现其中的不足,及时完善应急处置措施;针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既要重视形式,又要重视内容,重点在达到预期效果。?
4结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涉及面较广,施工管理工作的安全风险较高,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较大。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是施工企业的首要任务。因此,建筑施工方要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健全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制,促进我国高层建筑行业乃至整个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兰. BIM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山西建筑,2018,44(33):230-231.
[2]牛鹏,程丽媛,马豹. 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整合应用分析[J]. 科学技术创新,2019(14):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