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刘辉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作者:刘辉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身份证号码:53032419851202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实际施工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结构裂缝。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了建筑施工工程的分类及裂缝产生的原因,并举例说明了工程结构裂缝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裂缝;施工
        引言
        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结构方面,更重要的是确保建筑的质量,因此传统的施工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有的施工。结构裂缝问题成为了施工中问题较多的环节,同时给整个施工环节及技术处理带来一定困难。相关人员需要收集经验,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进而更好的促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结构裂缝的控制以及相关的技术应用。
        1房屋建筑结构裂缝形成的原因
        1.1温度裂缝
        在我国目前的建筑结构施工中,通常将混凝土作为主要结构材料,同时在不同位置增加砖砌的使用。但由于两种材料线膨胀系数的不同,在完成施工后,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并作为裂缝出现的原因之一。在建筑结构中,由于材料性质的不同,一旦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出现的裂缝为温度裂缝,同时在结构内部会由于温度的变化,出现的应力大小也会不同。
        1.2质量问题
        在施工设计中对于房屋结构的施工方式、施工距离、配合比等存在不合理的情况都会影响施工质量,对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设计人员未进行认真考察,对混凝土,温度等因素为进行充分考虑,在混凝土配比未进行相应的试验测验等都容易导致结构裂缝的出现;另外由于施工材料存在假冒伪劣的情况,无法达到相关工程要求和设计标准,直接影响结构的施工质量。
        2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2.1选择优质的原材料
        为提升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需对建筑结构组成材料进行严格控制。作为建筑结构常用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建筑质量好坏密不可分。所以在对建筑结构使用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需要对材料的性能、价格、运输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不但能够满足建筑结构质量要求,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结构的应力荷载、环境温度变化等多种因素进行考虑,从而在混凝土出现水分蒸发后,能使建筑结构尺寸变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增加多种外加剂的使用,能减少混凝土出现伸缩情况的发生。
        2.2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
        现阶段,在开展具体的建筑结构建设期间,因为涉及到较高要求的建筑物的规模,因而对混凝土要求变高。所以,要求结构板和梁的混凝土配合比需要符合建设施工的要求。同时,当使用结构柱和墙混凝土等级选择过程中,要求相同的标高。人员在开展不同部位浇筑混凝土时,应做好技术控制,严格执行浇筑要求和方法,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2.3外部温度控制
        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对配比进行检测,确定其符合设计标准和要求,同时能原材料进行精准计量,严格按照配比标准进行水泥、石料、掺合料的依次投料,并确保搅拌均匀;对混凝土裂缝加强控制能够使施工质量以及房屋建筑的美观性得到有效保证。针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的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产生的情况,可采用有效措施对内外温差加强控制,比如在夏季,外部温度较高,嗯,太阳直射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而出现裂缝,因此需要在阴凉处进行作业或采用遮蔽物进行保护,同时定期洒水保持其湿润度;在冬季注意保温,通过保温使内外温差减小。
        2.4填充处理技术
        填充处理技术对房屋工程结构中裂缝较大的较为合适。在技术层面来考虑,填充处理技术需要对于裂缝进行加固,确保裂缝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理。填充处理技术的优点是对于大裂缝施工难度小,成本低,效果较为显著。
        填充处理技术在房屋裂缝中也需要不断更新,随着现有技术的更新还需要不断明确现在市场中的填充材料,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和技术。加之现在裂缝出现较为频繁,对于日常家庭来说,都会倾向于填充处理技术,因此该技术需要不断研究,随时更新。
        2.5结构强补处理技术
        结构强补处理技术也较为常见,此技术主要是采用混凝土进行裂缝填补。建筑结构在施工完成后,后期使用人员可能使用时超过结构承载力,加之结构经过时间后会出现问题,严重的情况下裂缝程度较大还会面临房屋结构出现严重问题。结构强补处理技术主要是针对结构性裂缝对于裂缝结构进行清理,对于阻碍结构以及有损坏的地方进行二次修补,注入新的混凝土加强结构,最终确保混凝土起到修补裂缝的作用。结构强补处理技术针对性较强,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结构产生的裂缝损失。
        2.6养护加强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加强后期养护工作,使混凝土性能得到有效保证,针对矿渣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或硅酸盐水泥的保养时间不能低于7天;加入矿物和缓凝剂等掺合料的混凝土应保证养护时间至少有14天;对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保持在至少14天以上;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养护时,还需要实进进行温度测量,确保其内外温差不大于25℃;同时需要进行洒水作业,保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另外通过喷涂养护剂进行有效覆盖,使混凝土表面得到有效保护;在强度未达到相关强度要求和标准时,不能投入使用。
        结语
        随着建筑工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强对房屋结构裂缝的研究,使房屋裂缝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技术和方法进行合理选择,另外需要针对施工各个环节加强控制和管理,才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从设计、材料质量、施工监管等各个方面加强控制,有针对性地关注造成施工中结构裂缝产生的影响因素,通过预防和及时解决相结合,使房屋结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明亮.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2):179-180.
        [2]黄强.房屋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质量控制要点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5):143+146.
        [3]赵大军.浅析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控制处理[J].建筑•建材•装饰,2019(5):103,190.
        [4]段先军,程欣荣,苏振华,等.超大平面混凝土工程裂缝控制技术[J].建筑技术,2018,49(9):928–9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