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作者:陈中阁
[导读] 群文阅读教学是围绕一个或几个议题对多篇文本进行任务整合、构建、生成,达到共建共识的教学模式。群文阅读对拓展阅读内容,提升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以及探究文本价值的“以文解文”的方式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都有着重要意义,探究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阅读群文化,达到最佳教学状态,提升课堂高效性和促进教学多元化。

陈中阁    成都市成都38中  610000)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是围绕一个或几个议题对多篇文本进行任务整合、构建、生成,达到共建共识的教学模式。群文阅读对拓展阅读内容,提升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以及探究文本价值的“以文解文”的方式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都有着重要意义,探究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阅读群文化,达到最佳教学状态,提升课堂高效性和促进教学多元化。
【关键词】群文阅读;价值意义;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188-01

        一、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教学围绕一个或几个议题而选择多篇文本,组合而成的一个任务群,通过阅读和集体构建,实现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是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阅读速度,培养阅读思维,进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新举措。
        《新课标》指出: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大语文时代的到来,意味着阅读的重要意义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种背景下,群文阅读应运而生。
        二、价值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同时也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群文阅读的兴起,弥补了单一或单项文本阅读教学的局限,缘于这种阅读从1拓展到1+n,让阅读及其速度走上了“高速时代”。不仅丰富了阅读视野和情感体验,而且丰厚了文化积淀和自我认知。
        (一)从学生学的角度有以下价值:
        1.增强兴趣,强化学习主体意识
        群文阅读在一个具体任务目标下,学生从一篇一文,到多篇多文。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后,有和其他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和展示。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提升了自我,也展示了自我,这种愉悦无疑会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关联性地拓展视野
        群文阅读关联性地拓展了视野,将不同领域、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文本根据一个特定任务组合在一起,就像“联盟”一样。不再是单一的文本,而是丰富多彩的文本。学生的视野不仅投射到传统篇章,而且关注到现实生活,涉及各个领域。
        3.培养高速筛选和整合信息能力
        群文阅读的阅读量庞大,这对学生的高速阅读和信息整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有教育专家认为:高中生一年的阅读量必须要达到50-100万字才能算勉强合格!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群文阅读,并根据一个任务指向进行筛选、归纳和整合,这又培养了学生信息群的处理能力。
        4.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有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群文阅读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首先,群文阅读中的几篇文章属于具有某种关联的同一类,它可以给学生带来同中有异的语言多样性;其次,群文阅读强调多角度的思维,常常运用逆向思维和辩证思维,注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接着,群文阅读使学生的审美,在不同文本的交织,互通和比较中,得到充分强化和渐染,有利于学生综合审美能力的提高;最后,通过群文阅读,实现学生对文化的适时理解和传承。
        (二)从教师教的角度有以下价值:
        群问阅读能促进教育理念更新。群文阅读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变革,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它不仅是教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顺势而为的杰作。群文阅读引发了对文本及其领域的再认识,也使得教学重点和教学模式发生转变。这对教师来说,必须要进行教育理念和思想的更新,进而在教学中践行群文阅读。
        三、教学策略
        (一)议题的选择
        议题是蕴含在多个文本中的,具有贯穿性、关键性、可探究性和开放性。这要求教师在群文本选择时,提炼议题要下一番功夫。多篇文本的体裁、类型可以不同,但是议题必须贯穿其中,有必要的探究性和重新构建的可能性。
        (二)课型的选择
        基于群文阅读和传统阅读的不同,可以从文本视角,实践体验,生成构建,三个方面去构建课堂。可将群文阅读课型可以为三大类型:知能习得课、审美鉴赏课和读写共生课。
        知能习得课,主要学习任务是获得知识和能力;审美鉴赏课主要学习任务是对群文本进行定向赏析和评价;读写共生课主要是通过群文阅读,提供写作借鉴并激发和促进写作。当然三种类型只是任务侧重不同而进行的分类,有时课堂也有交叉部分。其中读写共生课是群文阅读最显成效的课例。通过群文阅读,借鉴群文本的结构或手法,进行模仿或创造写作的一种课例。
        (三)课堂结构的选择
        总结群文阅读课堂结构,从阅读结构化的程度和生成构建,大致有三种结构类型。
        1.稳定型课堂结构
        稳定型课堂结构,顾名思义,就是平时常规课堂的模式,教师在阅读前确定好议题,形成一个封闭的教学流程。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展开阅读和探究。这种课例的好处是,给学生提供了明确的思维路径,让学生在这种课堂模式中,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缺陷就是学生思维受到结构限制,对思维的创造性有很大的约束。
        2.生成型课堂结构
        生成性课堂结构,需要学生在阅读理解基础上,结合自我认知,生成新的体验和发现。
        如刘慈欣《三体》,日本漫画《铳梦》以思考“人类命运的未来”为议题,在学生阅读和探究后,就会生成新的认识。好课堂,应是在尊重文本前提下,引领学生打破固有思维局限,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发现更多新的空间。
        3.发散型课堂结构
        发散型课堂结构,是指群文阅读的选文之间缺乏比较直观的理解模式,或由于学生理解局限,教师淡化课堂严谨的流程的一种课堂结构。
        学生不受固有思维的约束,可以根据文本进行额外的漫溯,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阅读潜能。
        群文阅读才刚刚兴起,很多老师对此还比较陌生,在这方面研究还在路上。我也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前行,将群文阅读推而光之,使之有益于教学,有益于学生核心素养地培养,有益于教育。
参考文献
[1]朱丹彤.浅谈群文阅读教学价值及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4期.
[2]于泽元、王雁玲、石潇.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 [M] .西南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