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气象局 陕西商洛 726000
摘要: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回应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期望,在深入研究和解决实践问题过程中创造性地回答了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关系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逐步发展成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发展脉络,深刻理解其价值意蕴,是牢记使命担当、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历程;研究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快速工业化阶段,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成为最具活力经济体之一。然而,工业化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日益显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合理利用自然,反对漠视自然、糟践自然、滥用自然和盲目干预自然,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1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新解读
1.1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在新时代的使命
党的十九大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在新时代的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密切相关,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建设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变特征是:党要统一领导治理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与领域,这样才能实现全党同全国人民思想上的统一与行动上的一致,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政治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程度,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进一步推进生态治理模式常态化、制度化,精准定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1.2生态文明建设要着眼于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全社会的群策群力,要随着时代发展,绝对不能离开广大人民利益。生态文明建设是早日实现美好生活的根本保障。建立生态文明治理长效机制,由过去的治理污染转变为建设美丽中国,统筹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运用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大力推动绿色低碳生活与生产方式。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绿色发展的核心是解决好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推动人类社会有序健康发展。应切实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增强社会经济发展活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建立生态经济体系,统筹城乡生态治理一体化及建立山川河流整体保护机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打造和谐相处的生命共同体,这样才能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望。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研究
2.1毛泽东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在毛泽东同志的引领下就开始了对于生态文明的初步探索,毛泽东一直重视植树造林,之前由于战争的影响因素,使得中华大地在建国初期的绿化率比重较低,生产力的发展也较为落后,而且自然灾害比较严重。从我国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在注重提升经济实力的同时也提倡要保护自然环境,而没有走西方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而是一边发展一边治理。针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问题,毛泽东曾提出“保护森林,并有计划地发展林业”的方针。毛泽东非常重视林业建设,在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我国社会森林覆盖率方面,毛泽东一直强调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怀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去做这件事情。认认真真的去做,并且有所规划,一步一个脚印的朝着目标前进。毛泽东在绿化环境方面提出的见解大多是从小的细节方面入手,对每一个小细节都非常的重视。
诸如说,“各种树木的搭配要合适”、“实行大地园林化”等等的方针。除此之外,毛泽东还注重我国水利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发生过水灾的自然灾害,引起毛主席的高度重视,提出要兴修水利,保持水土,使得我国的水利工程逐渐得到发展。毛泽东同志主张要尊重自然界规律,最大程度的了解自然界,并且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在实践中改造自然。
2.2邓小平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
邓小平时期,我国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两者的矛盾激化。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是进一步结合当时中国现状而提出的思想成果,是对于建国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研究。邓小平同志深刻认识到传统发展思维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强调人与自然应该协调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我国社会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时期,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面对这个问题,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要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面对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进一步的激化问题,提出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协调发展,并且在法制化方面加入保护环境的内容,将保护环境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前进了一大步。邓小平还强调要提高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素养,强调科学技术的提升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著名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3江泽民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
江泽民时期,依然是既要注重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同时要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江泽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在发展上注重一定的统筹规划,实施科教兴国,注重教育和科技的大力发展。因为在教育的影响因素下,国民的素质自然就会相应的得到提高,对于保护环境的理念也会进一步加深理解,同时对于在教育的过程中也会学习到相应的科学知识,对于保护环境来讲,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实践,如何实践等这些问题都会有一个明晰的理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更加的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实践效率,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更加的有序,最大效率的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就是在避免浪费。
2.4胡锦涛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到了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班子时期,仍然在努力的进行着生态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执政理念。在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进入新世纪的发展状况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需求,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著名论断。进入新世纪,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工业化方面也继续在快速的发展着,社会的前进发展需要向大自然索取更多的自然资源。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来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注重节能减排,对于一些环境问题,强调要以预防为主,对于荒漠化等的问题要进行综合治理。努力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结语
总之,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建国以来,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立足中国国情,以不同历史时期生态环境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导向,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生态治理体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继承和发展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积极推进以天蓝地绿水静为主要特征的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价值、逻辑体系与实践着力点[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6(02):22-31.
[2]任伶俐.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
[3]何国萍.江泽民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路径探析[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