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基因codon72多态性与瘢痕疙瘩的相关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1/6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12期   作者:刘学1,刘爽1,郭婧玉2*
[导读] 目的 探讨p53基因codon72多态性与瘢痕疙瘩产生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p53基因codon72多态性与瘢痕疙瘩产生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进行手术的159例患者,依据瘢痕疙瘩的形成状况分成轻度组25例,中度组20例,重度组14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年龄、性别与实验组相近的术后无明显病变性瘢痕者9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方法对两组人群p53基因codon72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 瘢痕疙瘩p53遗传基因型为Arg/Arg,Pro/Arg,Pro/Pro,等位基因和表达频率在两组中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中Pro携带者频率(83.8%)明显高于Arg携带者(21.5%)。结论 瘢痕疙瘩病理表型与p53基因codon72的多态性密切相关,Pro等位基因与瘢痕疙瘩的产生有一定的相关。
        【关键词】瘢痕疙瘩;p53基因;多态性
        【中图分类号】R972   【文献标识码】A


        瘢痕疙瘩主要产生于烧伤、外伤及手术后皮肤愈合过程中胶原的过度沉积。在真皮和皮下组织呈浸润性的蚣足样生长并高于正常皮肤表面。具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疼痛、伸展性不佳等症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自愈趋势。多数学者认为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是细胞增殖与凋谢失衡、胶原代谢异常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p53基因对细胞凋亡产生影响,其第72位编码子多态性与瘢痕疙瘩的产生有密切关系,所编码的氨基酸分别为脯氨酸和精氨酸[1]。本文就p53基因codon72多态性与瘢痕疙瘩的病因产生进行研究,综述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取近5年入院手术患者158例,其中59例经临床诊断为瘢痕疙瘩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34例,女性25例。年龄21-68周岁,平均年龄45.9岁。99例无明显瘢痕疙瘩等病理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6例,女性33例。年龄24-70周岁,平均年龄50.5岁。依据瘢痕疙瘩高度、面积、触感等因素将病情分级为,轻度25例,中度20例,重度14例。抽取患者外周血液作为基因型分析并用枸橼酸那抗凝剂抗凝,于-20℃保存。两组患者在自然情况和既往病史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基因组DNA提取 采用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全血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
1.2.2 PCR扩增及检测 参考相关文献[2-3]设计本实验PCR引物,扩增p53基因外显子4上游引物序列5'-TGCCGTCCCAAGCAATGGAT-3',下游引物序列5'-CTGGGAAGGGACAGAAGATGA-3',由金斯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反应总体积50mL,缓冲液10μL,dNTP 3μL,DNA聚合酶2μL,上下游引物2μL,模板DNA 1μL,无菌水30μL。95℃预变性3min;95℃ 40 s,56℃ 35s,72℃ 50s;共35个循环,72℃延伸5min。扩增后产物加1.5%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紫外灯观察。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DNA测序。




 基金项目:牡丹江市2018年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Z2018s098)
作者简介:刘学(1985—),男,硕士,主管药师
*通讯作者:郭婧玉(1984—),女,硕士,主治医师

1.2.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记录数据,计数数据对比采用x2检验,计量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

2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p53基因codon72多态性比较
        实验组Pro和Arg出现频率分别为 46.0%和54.0%,Pro/Pro、Pro/Arg和Arg/Ar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4.2%、47.3%和28.5%,而正常对照组中,Pro和Arg出现频率为46.3%和53.7%,Pro/Pro、Pro/Arg和Arg/Ar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7.8%、53.2%和29.0%。p53基因codon72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
2.2 p53基因codon72在实验组中多态性比较
    本实验158例患者中, 男性100例, 女性58例,p53基因codon72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不同性别患者中(P>0.05)无统计学意义。比较p53基因codon72在实验组轻、中、重度瘢痕疙瘩患者中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发现,重度组Pro/Pro、Pro/Arg基因型频率(83.8%) 明显高于中度组(63.3%),高于轻度组(21.5%)。

3讨论
        本实验依据患者瘢痕疙瘩直径、高度、触感等临床表现与p53基因codon72多态性关系分为重、中、轻3组。各组之间存在交叉性说明瘢痕疙瘩的生产除受到基因的密切影响外,还与其他因素相关,研究中不能将临床表现作为单一指征进行区分[4]。
        经过数据分析发现,基因型为Pro/Pro的患者瘢痕疙瘩多为凸起较高、颜色深且难愈合。基因型为Arg/Arg的患者瘢痕疙瘩相对平整,凸起小,细胞修复度高,这可能是p53基因codon72所编码的蛋白存在较大差异。Pro/Pro编码的蛋白对细胞凋亡诱导功能较弱,纤维细胞增生失衡而造成瘢痕疙瘩的持续生长。而基因型Arg/Arg具有较强的细胞凋亡能力,成纤维细胞无法快速、大面积的形成,所以瘢痕疙瘩体积小、表面平整,易于机体恢复[5]。

参考文献:
[1] 刘青武,王思丹,陈 静,等.瘢痕疙瘩治疗的研究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8,11(2):101-102.
[2] 房渊,郝平,张辉,等.瘢痕疙瘩的治疗新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2018,27(3):216-218.
[3] 谢晓繁,蔡景宁,邹晓防.转化生长因子 β1 基因-509C /T 位点多态性与瘢痕疙瘩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7):64-66.
[4] 刘永波,高建华,刘晓军,等.瘢痕疙瘩临床表型与p53基因72位编码子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12):1433-1435.
[5] 卢玲,吴志远,梁 杰.瘢痕疙瘩相关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24):3684-36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