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应用合理性进行调查。方法:抽取我院门诊1846张抗生素处方,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频率、使用方式等内容进行整理。结果:第二代头孢菌素用药频率最高,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率低于第二代,但高于第一代、第三代和第四代,针剂使用人数高于口服人数。结论:医师要加强临床用药管理,提升药物使用合理性。
关键词:第三代头孢菌素;临床使用;合理性
抗生素在临床中的使用率非常高,头孢菌素是其中应用率最高的抗生素类型,第三代头孢菌素相比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具有更高的用药安全性,其因此临床使用率不断提升[1]。近年来,抗生素滥用情况屡禁不止,导致抗生素用药安全问题频发,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为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用药合理性,本次研究将针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门诊1846张抗生素处方,所有处方均为头孢菌素处方,包括一代、二代、三代、四代抗生素。
1.2一般方法
整理所有头孢菌素使用频率、使用方式、销售金额等内容,对成人、儿童用药剂量进行统计。
2.结果
2.1药物使用情况:第二代头孢菌素用药频率最高,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率低于第二代,但高于第一代、第三代和第四代,针剂使用人数高于口服人数。
.jpg)
2.2用药方式和种类:
3.讨论
头孢噻肟是最常用的第三代头孢类抗菌素,其抗菌谱较广,能够作用于多种革兰阴性菌,例如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克雷伯菌等,其可通过口服、肌注、静脉注射等方式给药,儿童剂量要根据其体重进行计算。头孢噻肟在进入体内后不会过度与血浆蛋白结合,其能够通过尿液代谢[2]。在临床使用中要严格掌握患者病史、过敏史以及适应症,并要做好抢救的准备。第三代头孢抗菌素为广谱类抗菌素,胆道排泄率非常高,因此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尽量减少使用时间和频率。此外,由于阿司匹林、肝素等药物具有抗凝的功能,因此在临床中不建议与头孢噻肟联合使用。
头孢他啶是第三代抗菌素中的新型药物,其具备头孢噻肟广谱抗菌的特点,同时在进入体内后能够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其能够针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杆菌等细菌进行灭活[3]。头孢他啶可通过口服、肌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儿童用药要根据体重计算。头孢他啶临床不良反应多以消化道反应为主,少部分患者会表现出神经损害症状,此药经过肾脏代谢,因此在临床中要明确患者用药指征,针对存在神经功能损伤、肾功不全的患者禁止给药,保证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
头孢曲松同样是临床中使用率较高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其能够杀灭革兰阴性菌、厌氧菌以及部分革兰阳性菌。其比头孢噻肟在绿脓杆菌、沙雷氏菌中具有更理想的抗菌效果[4-5]。头孢曲松是一种半合成药物,能够在细菌细胞壁合成时期进行干预,抑制细胞形成,因此可应用在多种细菌引发的严重感染中。其在进入体内后半衰期较长,血药浓度稳定,治疗效果非常理想。但头孢曲松在临床治疗中容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近年来报告中发现,患者致死率显著高于其他头孢菌素类药物,尤其在10岁以下儿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非常高,因此,在临床中要明确用药质量,严格控制药物使用,尤其在儿童用药中要加强管理。
头孢哌酮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非常高的生物利用率,其抗菌谱与头孢噻肟非常相似,但其具有更高生物利用率,可针对腹腔、呼吸道、尿道、皮肤软组织等多系统、器官感染进行治疗,其可以通过静脉注射、口服等方式给药。头孢哌酮可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常见,患者可出现迟发型过敏表现,且会引发凝血功能障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针对体弱、营养不良者要加强监督管理,青霉素过敏者严禁使用该药。
总的来说,第三代抗菌素的临床使用率较高,其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但也容易引发不良反应,临床中要加强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规范用药合理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尹勇,李其容.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分析与合理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 18 (43) : 180 + 182.
[2]王庆喜.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及合理应用[J].中国处方药, 2017 , 15 (09) : 32 - 33.
[3]李太峰.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临床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7 , 12 (20) : 194 - 196.
[4]曾庆伟.278例头孢菌素类药物致不良反应病例分析[J].抗感染药学, 2016 , 13 (03) : 543 - 546.
[5]王莉.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药理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 , 10 (09) : 19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