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大数据在反窃电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吴茂生

发表时间:2020/1/9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   作者:杨军 吴茂生
[导读] 摘要:对于电力营销大数据而言,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智能化发展,但是现如今的窃电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传统的窃电检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要求,此外因为违法分子自身的思维警觉性的提高,导致了供电企业在管理上面的难度,因此必须要提高对电力营销大数据的合理应用,时期可以对供电企业的检查效率进行提高。

        (国网伊犁供电公司  新疆伊宁  835000)
        摘要:对于电力营销大数据而言,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智能化发展,但是现如今的窃电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传统的窃电检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要求,此外因为违法分子自身的思维警觉性的提高,导致了供电企业在管理上面的难度,因此必须要提高对电力营销大数据的合理应用,时期可以对供电企业的检查效率进行提高。基于此,本文对电力营销大数据在反窃电检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营销;大数据;反窃电;检查;应用;分析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在发展中应用电力营销大数据进行反窃电检查作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分析如何合理有效应用电力营销大数据,并且提升反窃电检查作业质量,成为电力企业发展中主要研究的课题。简要剖析电力营销大数据在反窃电检查中的应用,以期为电力企业发展中相关反窃电检查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应用电力营销大数据开展反窃电检查的必要性分析
        (1)符合电力营销体系建设要求,在电力营销体系的大环境下,需要做到各个业务环节的集约化,反窃电检查也不例外,应用营销大数据推动反窃电检查工作,有利于电力营销体系发展提升。通过大数据形势下的反窃电检查,逐步取代传统窃电检查工作,以满足电力企业的市场发展需求,建立起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模式。(2)促进反窃电检查工作方式的转变,电力企业工作方式在大数据背景下向集约化发展,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支出,电力工作者不必再随时随地的开展检查工作,也无须于用户有过多的接触引发矛盾,只需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线下走访,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了解用户使用情况及诉求。大数据形势下,反窃电检查工作效率及质量得到极大提升,电力工作者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提升用户体验工作中,为用户提供及时高效的用电支持,维护电力系统稳定性。电力公司业务由以电能为交易“货物”转变为提供给用户更好的服务和用电体验。
        2电力营销大数据在反窃电检查中存在问题
        2.1由于反窃电的检查技术存在漏洞
        对于电力来说,主要是一种虚拟的商品,和一些常规性的商品存在不同,实质性的商品是可以进行统计和监控,但是虚拟的商品是无形的,导致其管理难度较大,只是可以通过用电联的统计使用记录做出相应的表达,此外因为常规的基础检测设备没有办法将窃电的数量准确进行提现出来,这样也是为违法人员创造出了相应的条件,为了能够减少电表上的数量,开始采用各种技术进行窃电,导致其供电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目前用户的用两点和供电企业所提供的电量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供电企业通常会因为是线路老化或者是过度使用所导致,但是企业没有办法可以准确的判断出线损损坏的电量直,这样也是导致饿了窃电分子更加的猖獗。
        2.2人员经验问题
        电力营销大数据由用电户购电、用电消耗数据组成,其中根据不同阶段电力企业的政策差异,用电户的购电、用电数据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人员的经验问题是电力营销大数据在反窃电检查应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该类问题的出现,造成反窃电检查作业及结果分析出现误差,影响了反窃电检查作业质量,同时也造成了作业成本升高,以及电力企业与用电户出现纠纷的不良现象。对于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及电力营销大数据的合理应用,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3电力用户法制观念缺乏
        相关部门在对我国的电力宣传工作进行跟踪调查时,发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电力宣传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往往侧重于社会公益角度,以至于广大用户对电力市场观念认知很差,对电力能源商品化的认知更是严重不足,偏向于电力属于可无偿使用的社会公用资源。由于电力用户缺乏相关的法制观念,部分用户对窃电行为本质认知不清,全然不知窃电触犯了国家法律,是一种犯罪行为,从而导致窃电问题可能发生的风险增大,为用户的正常用电带来恶劣影响。



        3电力营销大数据在反窃电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措施分析
        3.1加强监督,强化管理
        供电公司对于玩忽职守,以权谋私的人员严肃惩处,决不姑息。加强对电力营销职工的法制教育和岗位职责教育,增强他们的守法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加大对营销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发挥各环节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作用。
        3.2宣传护电与整治窃电同步进行
        在网络科技发达的今天,除了通过下发宣传手册、社区志愿服务讲解等方式向广大市民介绍用电安全、电力法等知识外,还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消息传播快、覆盖面广等特点,通过微信公众号、新闻网页、电视报道等网络平台向用户宣传、展示典型的重大窃电处理案例,以儆效尤达到震慑窃电分子以制止窃电行为的目的。供电企业要重视反窃电工作,一旦发现窃电违法行为,采取相关措施严惩不贷,必要时借助法律武器,联合电力执法部门和公安机关对窃电分子进行整治处理。
        3.3分析用电数据
        分析人员可将近期用电信息与过往收集的用电量进行比对,模拟出近期用电走向,从而能够精准计算出该期间内用户用电量的平均值。此外还要计算概率,计算平均电量和标准之间的插值,通过正态分布表达负荷变化规律,计算平均值与标准差内的概率,最后应用评价函数对用电量变化进行判断,从中筛选出用电波动较大的用户,对其加强监管,分析该用户可能存在的窃电行为类型以及窃电动机,甚至可以有监管人员进入用户内部进行检查,同时收集相关证据。用电的监察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如炎热夏季,企业用户的中央空调会增加耗电支出,如果在夏季,企业用电仍保持较小波动,此时可怀疑其是否存在窃电行为。对于企业而言,因为办公场地较小,室内人员较少,在夏季强降雨情况下可能对冷气需求较小,此时用电量降低则不考虑盗窃电可能性之内。
        3.4加强人员技能培训术业有专攻
        加强人员技能培训,对于反窃电检查作业质量、最终评估效果的提升意义重大。关于人员技能的培训,电力企业可通过多个举措开展,可通过对外招聘;集中培训,邀请大数据专业人士,针对反窃电检查人员讲解大数据的应用逻辑、应用方式、分析手段。以此提升人员专业技能,同时达到提升反窃电检查作业质量的目的。
        3.5加强窃电行为举报奖励的落实力度
        电力供应覆盖面积广、用户多,存在窃电行为和手段复杂化、多样化等问题,直接增大了用电检查人员的工作难度和任务量。因此,供电企业可以适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更加完善的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全民监督、积极举报,充分利用群众的力量来帮助提高反窃电检查的工作效率。对于举报需要奖励的客户一定要及时将奖金落实到位,做到诚信有约,客户满意。供电企业通过奖励机制和加强对窃电行为举报奖励的落实力度,可间接引导广大用户遵循合法用电、安全用电。
        结束语
        综上,大数据的普及与应用为各行业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为公司客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将营销大数据应用于反窃电监测环境,帮助电力企业充分了解用户用的用电信息,为窃电行为判断提供辅助。要充分做好数据准备及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工作创新,同时保证监管人员安全,以有效降低电力企业损失。
        参考文献:
        [1]韩全丰.电力营销大数据在反窃电检查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8(35):90.
        [2]窦健,刘宣,卢继哲,吴迪,王学伟.基于用电信息采集大数据的防窃电方法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8,55(21):43-49.
        [3]王榕.反窃电检查中电力营销大数据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8(33):132-133.
        [4]张文宇.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反窃电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8):67-68.
        [5]银见华.电力营销大数据在反窃电检查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8(08):152-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