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

发表时间:2020/1/9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期   作者:刘晓侠
[导读] 读写分离、缺乏思考、教学形式单一,这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陕西省兴平市陕柴中学  刘晓侠

摘要:读写分离、缺乏思考、教学形式单一,这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阅读和写作是英语的两个重要部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也从根本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基础,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尝试将“读写学思”教学模式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去,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仅供相关教育者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
        纵观当今的高中英语教学,语言教学仅是从文本中抽取出来,进行机械式的灌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信息间的关联,提高学生的语篇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新的视角去开展教学,去体验语言的美妙之处。下面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对文章主题进行具体说明。
        一、高中英语读写教学问题分析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呈现知识,而教学方式也是刻板、单一:背诵文章和单词、摘抄优秀的语段,但却忽视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对读写教学来讲,教师将重点全部放在了学生的分数上,对文章的架构和分析等教学做的不充分,因此导致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一再下降。第一,读写分离。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分解阅读材料,忽视文本主题,学生无法从阅读中获取有效信息;在写作教学中,强调语法、词汇等,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指导。这种读写分离的教学模式,忽视了语言知识内部的发展规律,导致学生的读写能力低下,很难达到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第二,教学形式单一。单一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更无法感受到英语语言的生命活力。第三,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读写教学中,教师将全部的重点放在了单词的强化、句型的训练上,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专注英语的本质。
        二、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的探究
        (一)创造教学条件,构建教学情境
        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小学到初中的学习生涯,要求他们以此为主题开展一篇英语文章的写作。在课堂之前,教师鼓励学生按照意愿进行分组,并建立讨论小组,进行交流和分享,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教师要将阅读的重点内容和写作中的词汇结合起来,让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能力,如此学生的读写能力才会获得全面的提升和发展。简单来讲便是,通过学生交流以往的学习精力,彼此交流感情,并实现和教材的完美结合,以促进阅读和写作的相互辉映应,达到二次训练的目的,让散乱的课堂变得有序。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增强,思维得到了发展。



        (二)通过阅读教学强化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以及情感等经验,通过语感来强化学生对语言的实践。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之所以语感差,无法形成很好的英语思维,就其原因在于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语感的教学。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强化语感教学,而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发展需要通过阅读来发展,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取优秀的篇章,鼓舞学生去阅读和分析,去探究其写作技巧和语言的运用等,不断积累经验,以增强自身的语感。
        (三)通过文章分析发展学生的建构能力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新阅读方式,利用自上而下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来深化学生的写作意图,掌握整篇文章的结构,并逐步到各个段落、语句等,领会文章文章的表达方式,进而掌握写作的本质,掌握语句成篇的原则,从宏观视角去建构自己文章,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以阅读材料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
        英语写作不是单词、词汇的简单罗列,需要学生将自身所学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思考,以整理成篇。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而且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并进行大量的训练。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增强学生的表达水平。而且教师要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讲解,并加强学生的训练,让学生规范词汇的和语法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
        (五)通过语篇结构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
        一篇优秀的英语文章有其独特的表述方式,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不着急让学生下笔,而是要引导学生了解优秀文章的整体架构和写作方式。学生熟知和掌握了某篇文章的架构,对学生的阅读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学生掌握了特定题材的文章,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预测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和写作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并围绕两者的结合点给足学生思考和训练的机会。同时,教师也要转变教学思路,从学生这一主体出发,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推动读写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坚.分析理论视角下高中英语读写教学反思[J].《英语教师》.2015(22):48-49.
[2]刘宏清.语篇分析理论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示例与反思[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A版)》.2014(11):66-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