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9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23期   作者:李军
[导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作用就更为突出,这也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发展战略不科学、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之间矛盾、土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本文主要以此为出发点来探讨相关改善策略。
        关键词:乡镇;规划;建设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乡镇规划建设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也是落实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乡镇规划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城镇规划发展和建设对城乡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指导目标但在实际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就应对工作要点进行分析,查找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全面落实管理工作,保障高效的乡镇规划工作,全面推进乡镇规划管理发展。
1、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中,乡镇是最基本的阵地,分布广泛,数量巨大,是乡镇、农村经济增长的承载体,是乡和县之间的经济衔接,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大部分的农民来自城镇、乡镇,也就是说,城市规划和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息息息相关,城市规划建设的结果直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效性造成影响。
        鉴于此,乡镇规划建设和管理要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实施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乡镇规划的发展涉及到多个方面内容,应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处理来提升管理水平,在全国乡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具体建设计划进行修正和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作用就更为突出,这也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2.1 乡镇发展战略不科学
        在编制城镇规划方面,一般是基于当地领导人想法或是人口增长预测人口规模,结合城市规划、规范、文本和资料整理进行规划设计,可能只有几张相关图纸,未能深入研究发展战略。这样的规划设计中还有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没注意,如城镇产业结构如何进行调整、乡镇规划实施的可能性及后果、乡镇特色如何保持、系列发展战略如果规划和实施,这些问题都未能深入研究,从目前的规划修改和实施来看,制定出来的设计并未有效解决乡镇发展的问题。
2.2 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之间矛盾
        乡镇的建设和发展是通过乡镇规划来引导,同时也以此来制定发展目标。乡镇规划通常会以20年为实施期控制,明确乡镇发展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和方法,但在实际规划中存在偏理想化的情况,与实践发展脱钩。在这种状况下,虽然乡镇有着良好的长远计划,但为能制定有效的手段和易于实现的短期目标,乡镇规划在发展过程中未能发挥真正的知道作用,这就导致了实际发展与规划不匹配的局面。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乡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发展迅猛,难于预测项目发展和市场经济情况,相对而言,也有了更多的机会。
2.3 盲目扩展,土地利用率不高
    乡镇土地的使用方面,一直以来缺少必要的约束,不能有效地保护和调控,未将其当做重要资源来对待,形成了粗放扩展的土地利用格局,普遍存在较严重的浪费和不合理占用,好地劣用、征而不用、多征少用、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的现象突出,都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3、进行乡镇规划建设的原则性要求
        在乡镇规划建设方面,主要是采取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区域发展原则、明确规划的要求和重点。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乡镇建设的规划和设计要从整体出发,从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出发,对近期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未来走向进行整合。从不同乡镇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对规划建设过程进行针对性控制,将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整合其中,保证发展的协调性。

乡镇的规划和建设方面,要注重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做好耕地保护工作,退耕还林,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必要改进,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带动下,推广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保障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立体性、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在全面建设过程中,不能只是在单个划定区域实施农村建设,也不能只是减低针对农村建设农村,需要从全区域、全方位来进行整体思考。在实际实施中,不协调的区域发展会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造成影响。区域发展的不协调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资源分布不平衡、经济分布不平衡、劳动力和抚养人口的空间分离、人口分布不平衡等。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就要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进行重新审视,对当前的重产业、轻空间发展进行优化,以区域发展规划理念来指导相关工作。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要对生产力布局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此来协调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带动经济和人口的均匀分布,保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切实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协调性。
        乡镇规划建设还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制定规划体系并持续完善,明确规划重点,通过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协调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党的建设、社会建设和农村经济建设,因地制宜地实施分类指导,强化新农村建设效果。
4、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的途径
4.1 突出自身优势和经济特色
        在乡镇发展过程中,特色是体现其活力的关键,在进行乡镇规划中要充分展示自身的个性特征。相对于小城市,乡镇在经济规模、建设规模和人口规模方面更小,有着更强的灵活性,容易打造具有特色的功能布局。目前,乡镇规划中普遍存在小而全的情况,这就更应对战略进行调整,培育和发展自身个性。乡镇规划建设中,可对自身的经济状况、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进行剖析,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打造特色经济。
4.2 注重乡镇和区域协调发展
        城镇是区域的经济中心,是衔接农村和大城市的重要环节,并不是孤立存在。乡镇要在其引领下前进和发展,同时,它更是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关键,提供了足够的提升空间、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丰富的原材料。乡镇规划只有将行政区域界限打破才能改变当前分散的格局,从乡镇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在大流通和大市场的原则下实施规划,实现乡镇之间的优势互补,以此为出发点来实施重点支持。在这种协调发展下,国家和地方政府能将资金应用在最需求的地方,促进乡镇发展质的飞跃。
4.3 选取重点区域,重点发展
        按照整体规划的要求,改变各乡镇的空间布局,形成县、镇中心、总镇(中心村)功能明确、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按照整体规划的要求和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规划原则,合理规划乡镇的产业布局,形成带有特色的主导产业集群,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城市化进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按照整体规划的要求和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规划原则,做好城镇村庄的建设规划。村镇建设规划首先要规划好基础设施,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在此基础上指导规划农村居民点和工商企业,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村庄规划应重视历史的传承,文化和风俗习惯,也要注重整治村落的形象,避免拆迁违背农民的意望的形象工程。村庄整治重点抓好“七改”(改路,改水,改房、改厕、改灶、改电、改圈),做好“三清”(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和处理村镇垃圾以及村镇文化产品设施建设。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乡镇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在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管,加强管理,从实际发展需求出发,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制定全面的规划和管理体系,保障乡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颜文涛,萧敬豪.城乡规划法规与环境绩效——环境绩效视角下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若干思考[J].城市规划,2015,39(11):39-47.
[2]钱紫华,易峥,王芳.城乡统筹理念下的城乡规划编制改革——实践探索与改革展望[J].城市规划,2015,39(01):57-63.
[3]吴一洲,陈前虎.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应用途径[J].规划师,2014,30(08):1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