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宫颈癌术后盆底功能的改善效果

发表时间:2020/1/9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9月9期   作者:郭明彩、王婷婷、张敏、秦建、赵新秀
[导读] 探讨盆底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宫颈癌术后盆底功能的改善效果。
郭明彩、王婷婷、张敏、秦建、赵新秀
(山东潍坊青州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潍坊262500)
 
【摘要】目的:探讨盆底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宫颈癌术后盆底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8年4月-2019年6月治疗的宫颈癌术后患者56例为参考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为常规盆底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为盆底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42%)高于对照组(71.42%),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由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颈癌术后实施盆底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盆底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盆底低频电刺激;生物反馈;宫颈癌术后;盆底功能;改善效果
前言:
宫颈癌术后患者其排尿、排便功能障碍严重,且生活质量受到严重损伤,盆底仿生物治疗,可对盆底支撑结构,进行训练、强化,从而达到患者功能恢复及疾病治疗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1]。故本文选取56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探讨盆底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在宫颈癌术后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6月治疗的宫颈癌术后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28例,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56岁,平均年龄(48.65±6.52)岁;对照组28例,最小年龄40岁,最大年龄59岁,平均年龄(51.69±7.28)岁。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文化程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盆底功能锻炼治疗,由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缩紧肛门的技巧与方式练习,其频率为1次3秒,1天3次,1次20分钟,加强其持续时间、重复、及强度锻炼等。
观察组为盆底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其措施为:(1)盆底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试电刺激的频率及强度,1周2次,1次10-15分钟。将特制电极放置在女性阴道内,慢慢加大电流强度,询问患者阴道内肌肉及持股方向是否有收缩感,若有感觉,说明其位置放置正确,调节肌纤维电流脉宽,从而完成个体化电刺激治疗,促使患者肌肉收缩达到最优状态。同时在刺激治疗完成后选择合适的反馈程序,指导患者练习收缩阴道的动作,尽可能的避免腹肌用力,患者可从屏幕上看到训练效果,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2)手测肌力:采用手动方法测定患者盆底肌力,其方法为将2只手指放入阴道,手指与患者阴道肌肉充分接触。依据其肌肉收缩状况评估患者盆底肌力的分级,国际通用的会阴肌力测试:手指放入阴道无任何肌肉收缩的感受为0级;检测手指感受到阴道肌肉颤动为Ⅰ级;检测手指感觉到阴道肌肉不完全收缩,保持2s为Ⅱ级;检测手指感觉到完全收缩,保持3s为Ⅲ级;检测手指感觉到完全收缩,保持4s为Ⅳ级;检测手指感受到阴道肌肉完全收缩,保持5s为Ⅴ。
1.3观察指标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患者临床各项病情症状显著改善,其盆底功能恢复;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盆底功能显著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病症及盆底功能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书x100%
②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取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价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包含:生理、心理、生活功能及生活功能,每项满分25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系统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描述,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描述,经组间比较取X2检验,满足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42%(27/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2%(20/28)(P<0.05),见表1。
 
3.讨论
宫颈癌手术易造成盆腔神经丛损伤,导致神经性麻痹,且术后伴有强烈疼痛刺激,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而采用盆底低频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其中盆底低频电刺激可有效通过电流刺激盆腔神经纤维,重建神经传导兴奋性,从而刺激盆肌肌肉群,增强其肌肉收缩能力,亦可依据患者的实际感觉来调整电流强度,从而在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提高其治疗效果,提高肌纤维的收缩能力,有效改善患者盆底功能[3]。而生物反馈可通过探头来感应患者阴道及附近肌肉压力的变化,可依据直观图像,进行正确的盆底肌肉收缩锻炼,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增加其强度,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盆肌力量及控制能力,促进患者盆底功能的早日恢复。
    本实验中,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 可见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应用盆底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盆底肌收缩功能,促进患者盆底功能的快速恢复,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盆底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宫颈癌患者术后的盆底功能,可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盆底肌力,减少因盆底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生活及精神不适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向楠, 陈涛. 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因素分析[J]. 癌症进展,2017,15(10):1200-1202.
[2] 贺文丽.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力及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19(01):85-87.
[3] 邵亦琦, 叶琳, 陶洁静.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对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7, 39(5):377-3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