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背景下媒体公信力缺失现象及原因

发表时间:2020/1/9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作者:康钰
[导读] 过去,在传统媒体的背景下,考量一个媒体是否成功的标尺是媒体公信力,成功的媒体因具有权威性而被社会大众所信赖,因此媒体从业人员必须遵循新闻道德,追求事件真相。而今,在信息化技术的高度发达下,新媒体逐渐代替了传统媒体,占据着媒体的主流地位,但在网络载体的帮助下,媒体公信力却逐步缺失,媒体从业人员门槛逐渐降低,传媒伦理失范,新闻失实等现象层出不穷, 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应该如何反省自身问题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
摘要:过去,在传统媒体的背景下,考量一个媒体是否成功的标尺是媒体公信力,成功的媒体因具有权威性而被社会大众所信赖,因此媒体从业人员必须遵循新闻道德,追求事件真相。而今,在信息化技术的高度发达下,新媒体逐渐代替了传统媒体,占据着媒体的主流地位,但在网络载体的帮助下,媒体公信力却逐步缺失,媒体从业人员门槛逐渐降低,传媒伦理失范,新闻失实等现象层出不穷, 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应该如何反省自身问题呢?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公信力缺失;过程;原因

 
          过去,在传统媒体的背景下,考量一个媒体是否成功的标尺是媒体公信力,成功的媒体因具有权威性而被社会大众所信赖。因此,只有公信力高的媒体,才能大范围的影响社会受众,获得相对较大的舆论影响力。如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在寻求“快速”,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就符合了大众的预期,以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征,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过去我们求“真”,而今我们求“快”,愈来愈多的网络媒体开始任由未经证实和探求的信息乘着网络的旋风影响受众,这样的“潮流”不仅使媒体公信力大打折扣,还一定程度的影响了社会价值观的确立。
          一、媒体公信力缺失过程
          在过去传统媒体的时代,社会教育水平还不高,能够成为一名媒体从业人员的更是大多数中的小部分,他们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能对即使发生的新闻进行准确的评判,还需要胸怀大局意识,能正确地引领一则新闻的舆论导向。正因如此,在他们代表着普通民众,接触着相对前沿的新闻时事时,会衍生一种社会责任感,不断地追寻事情真相。众志成城,媒体公信力就诞生在每一个媒体从业人员的责任感里。
          除了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发生改变的还有媒体的传播方式,新闻是每一刻都在发生的,记者需要无时无刻地做好奔赴现场的准备,他们不能蹲在办公室里等新闻,他们需要在现场中发现真相,在事件相关的地点挖掘素材,尽可能地接近事情真相。不仅如此,新闻的发布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审核与筛选。在监管方面,传统媒体更容易发现发布源头,所以媒体都会自觉的树立一种责任意识,懂得对自己发布的新闻负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的定义是:“基于数字技术,利用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新媒体时代,发布消息的门槛愈来愈低,成为媒体人的门槛亦是逐渐降低,只要有网络,谁都可以毫不费力地成为发布信息的自媒体,不需要对事件知情人进行采访,不需要走遍相关地点求事实,这便形成了许多媒体将传闻当新闻素材的风气。媒体人不再属于精英阶层,不再需要斟酌用字,考量自己的观点和评论是否接近真相,是否会引起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事件发展。在网络上,传播者和接收者是对等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媒体的角色更像是一个不需要对自己负责的人,,止于对事件发布观点,既不深入,也不严谨。当越来越多媒体的目光从挖掘真相转向了投奔大众热点,吸引大众眼球上时,就是媒体公信力缺失的开始。
          如今媒体公信力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虚假新闻泛滥。据相关消息称,虚假新闻开始显现规律,时间主要集中在年中,即每年的5月至9月。由于年初和年末属于关键阶段,有关部门开始高度重视这一时期,监管部门也将严厉打击虚假信息。空间上,虚假消息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媒体较多,改革开放程度较高,抵制诱惑的能力相对较低。此外,虚假新闻主要集中在“都市报”,其次是网络媒体。最后是党报[1]。
          二、媒体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通常而言,在传统媒体时代,每一条新闻,无论是广播,报纸还是电视,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因为其所代表的大多是官方、主流的传播途径,即便是带有娱乐性质的传统媒体,也需要为某个集体的利益而代言。彼时民众对于所看到的新闻,基本不会持怀疑态度,甚至对于电视上的一些募捐信息、生活百科,也都是非常相信的,这便是如今新媒体时代媒体所缺失的公信力和可信度,这也源于传统媒体对于新闻的审查力度还有长时间累积的民众对于传统媒体的信任。
          新媒体诞生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其传播方式当然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由于新媒体在群众中普及和应用的程度更广,人们几乎都能在手机应用,或者微博微信等渠道中获取自己想看的资讯。消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了,发布新闻的局限性也更小了,这就导致有时消息还未经过证实就已经开始影响受众了,这便是当今网络上虚假新闻满天飞的一个关键原因。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在其自身的竞争弱点的情况下,渴望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和突破。它们在媒体整合下受到新媒体的积极或被动影响,并开始努力在大量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以填补布局以至于现在很多纸媒的新闻都是不准确的,这无意间消磨了大众的信任[2]。长年累积的公信力就这样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冲击下化为乌有。
          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下,传媒环境已然发生了改变,许多媒介道德事件也在新的环境背景下呈现出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的变化。首先,新媒体从业人员越来越懒于跟踪事件。从前我们提起新闻人,大众普遍都会有辛苦,需要无时无刻待机的印象,而如今赖于信息化时代检索能力的发达,新闻媒体人即便寸步不离办公室,也能运用网上参差不齐的传闻写出一篇报道,这也是为什么虚假消息传播如此迅速的原因。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体为了在几乎雷同的新闻中独树一帜,将与事件有关的受害者或加害者的讯息过分曝光,故意煽动民众情绪,对事件相关人造成二次伤害,此举不仅违反了媒体人需要对事件相关人讯息保密的职业操守,还使社会形成了人肉暴力等不好的风气。除此之外,随着媒体行业内恶性竞争的愈演愈烈,媒体在考量新闻素材以及报道内容时过于注重夺人眼球,失去了人文关怀以及对事件真相的求知,有意报道失衡、扭曲新闻标题等,使得行业内渐渐出现了新闻煽情化的风气。譬如《广州老妇裸死路边,疑因天气寒冷被冻死》,标题用“裸死”“冻死”等字眼吸引读者的眼球,可真相却是法医在现场把死者的衣物解开了而已。标题突出了“死”和“裸”,给人带来了视觉冲击,让人想一探究竟,但内容却大相径庭。诚然,煽情化炒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阅读量,但长此以往会对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美誉度产生不良影响,降低其社会影响力[3]。


          “快”是信息化社会的产物,在媒体领域,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媒体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却也造成了许多弊端的出现,比如在追究虚假信息源时,就会面对较大的困难。相对于新媒体,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专业性,而这专业性也给予了传统媒体一定的局限。我国的传统媒体基本上都是国有的,是在国家的管控之下的,所以大方向的舆论都是政府在引导,就连新媒体上的一些官媒,也是传统媒体衍生出来的分支,因此在传统媒体中,发布新闻是需要经过严格审查的,一旦擅自传播虚假消息,监管部门可以根据报刊等寻找到谣言的源头,这就是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更具有责任意识的关键原因。而建立在网络载体中的新媒体,在发布内容上就显得相对自由,再基于网络用户人数的庞大,监管部门追查的难度可想而知,这就意味着网络媒体等新媒体更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严格遵循新闻道德规范。
          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今后应该如何发展
          在经受了新媒体时代信息化技术的冲击下,传统媒体依然能够占得一席之地,可见大众对于传统媒体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情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统媒体是新媒体的主要信息来源,是他们的“衣食父母”。首先如今中国的新媒体发展,无不多衍生于传统媒体,因为如今的新媒体并没有采编权利而只有传统媒体才具有这种强大的权利,所以也说明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者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其次在于传统媒体的权威话语优势,传统媒体的发展源远流长,站在媒体顶端的位置决定了它具有大喇叭作用,例如《人民日报》,它便是中国官方意识形态的传达者,这样的主流权威的话语地位,其影响力是不会简单消解的。最后在于传统媒体的产业运营优势。传统媒体根深蒂固,对于新闻的把握和操控已经有了全面的、成熟的模式来运作,形成了较为权威的产业链,新闻人所具有的全面、客观、公正的不偏不倚的媒介素养在传统媒体中得到了较好的坚守。这一切,都是新媒体无法超越的。毋庸置疑的是,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对纸媒等传统媒体有冲击,越来越少的人愿意接触纸媒。但如今的阅读,被称为碎片化,快节奏的阅读,当你在网络上打开一篇文章,你看了一两行,发现不喜欢,关闭之后就再也不可能打开。而手边的报纸刊物却并非如此。这也就是大众所说的:“在网络上看快的内容,而在传统媒体上,看的是有深度的内容”。所以传统媒体若想站稳自己的脚跟,就必须要以内容为主。只有执着坚持于做出有深度、有审美、有态度的文章,媒体的大环境才有进步或是优化的意义。
          在如今的新闻传媒行业中,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进步,媒体行业的步伐一步一步越走越快,尽管对媒体从业人员的门槛越来越低,但要做一个成功的新媒体,对媒体人素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全面。原先的记者分为采编记者和摄影记者,然而在现在的媒体环境中,一位记者需要有独立进行新闻图像拍摄采集、文字内容编写、图片图像后期制作的能力,甚至是内容版面的排版工作也需要学习。但新媒体从业人员的能力不应该仅仅止于技术的全面,新闻道德素养的提高也需要重视,如今网络虚假新闻、谣言四处横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媒体从业人员并没有重视内容的质量与真实性。许多新媒体从业人员还没有意识到网络用户基数的庞大,没有树立很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无中生有,“出口成章”成了习惯。在当下的信息化时代背景,新媒体可谓是拥有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就更需要加强对自己的要求。
          如果说新媒体是碎片化的、一次性消费的,塑造人们浅阅读的阅读习惯、迎合人们一读而过的思维习惯,其内容生产往往是弱项。那么传统媒体则是深度思考和严肃内容的代名词,此外,虽然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很大影响,但传统媒体在原创新闻,新闻可信度和权威方面远远超过新媒体。虽然许多新闻热点现在都被新媒体引爆,但传统媒体在新闻事件被引爆之后,还可以接着做的就是其强项“深度内容”。
          言而总之,传统媒体中广播、电视的主流地位还是无法改变的,当下传统媒体最应该持续的便是自身专业性、官方性等新媒体无法拥有的优势,坚守新闻道德素养,不要操之过急,受到新媒体弊端方面的影响,坚持求真,客观地进行舆论导向。受众方面,传统媒体应该结合新媒体的优势,例如纸媒可以坚持其价值,提前谋划确立传播权威。在心目中在受众心目中,传统纸媒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对其认可度也普遍较高,纸媒可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利用网络对公众议程进行选题挖掘,然后利用报纸原有的优势整合和系统化新媒体的热点议题,深入策划报道选题,引导受众参与讨论事件。掌握新媒体语法,以优质内容争取受众[4]。而新媒体方面,如果一家媒体没有足够的公信力,那么他们提供的新闻信息就会被认为是谣言,不具备可靠性和真实性,所以,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必须赢得公众的信任,重视舆论的作用,及时了解有关国家的政治思想和方针政策,真实反映民意,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有力的公信力。同时,新闻媒体还要发布高度的权威信息,明确政治理念,使新闻媒体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更加接近切实从人民的角度思考问题,为更多人的自身利益谋取福利,将基层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展现出来,落实新闻舆论监督,重新塑造新闻媒体的公信力[5]。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导向是新闻的灵魂。在新的媒体环境中,新闻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都不能改。这就需要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勇担重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当今还存在着许多媒体片面追求新闻娱乐,少数媒体从业人员舆论导向和社会责任意识淡化,使得一些低俗内容在受众中大行其道,这就需要更大多数的媒体人能够担当起肩上的责任,坚持将舆论导向注入报道中,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要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提高创新和拓展新媒体发展空间的能力[6]。
          结语
          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空前丰富,面临的不再是信息稀缺而是“信息轰炸”,如果在新媒体背景的影响下,媒体的传播内容不再能带来对社会隐藏问题的曝光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公信力成为稀缺、宝贵的资源,媒体不再受到公众的信任,媒体的意义也将随之消失。因此,在下一个全媒体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更应该担起责任,增强权威性,履行起传播事实真相、引领舆论走向的职责。
参考文献
[1]王威.媒体公信力缺失和新闻道德建设[J].青年记者,2010(12):14-16.
[2]张燕青.浅析全媒体时代报纸新闻失实现象及防范[J].新闻研究刊,2018,9(08):165.
[3]周瑞.新闻煽情化——传统媒体公信力之殇[J].新闻研究刊,2018,9(20):96.
[4]农彩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化融合的发展之路——以左江日报社《魅力中国城·崇左》专题报道为例[J].视听,2018(11):116-117.
[5]万自杰.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构[J].电视指南,2018(11):149.
[6]林昱,刘剑.新媒体时代,我们该坚持什么[J].中国传媒科技,2017(03):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