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对中国音乐发展之启示——以中国古琴原生文化为例

发表时间:2020/1/9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作者:何子奕
[导读] 随着文艺复兴的出现,新的思想与思潮应运而生,产生了新型的文艺理论。这些文艺理论同时使得创作者和受众摆脱了原有的思想桎梏进行文艺创作与鉴赏,各个主体开始探讨人的本质美。而文艺复兴的音乐风格对西方音乐体系有着雏形化的规制,从而使得西方古典音乐规整成为十分完整的音乐体系,然而这种保护模式正是中国原生音乐文化需要学习的。
(湖南大学,湖南省 长沙市 410000)
摘要:随着文艺复兴的出现,新的思想与思潮应运而生,产生了新型的文艺理论。这些文艺理论同时使得创作者和受众摆脱了原有的思想桎梏进行文艺创作与鉴赏,各个主体开始探讨人的本质美。而文艺复兴的音乐风格对西方音乐体系有着雏形化的规制,从而使得西方古典音乐规整成为十分完整的音乐体系,然而这种保护模式正是中国原生音乐文化需要学习的。
关键词:文艺复兴;音乐发展;古琴

 
            1.前言:
            本文通过对文艺复兴音乐创作相对于该时期的创新要素的分析,阐释了文艺复兴对中国音乐发展启示性的要素。中国音乐发展至今日,在历史中多次与外界音乐理论及音乐风格进行碰撞融合,而文艺复兴作为历史学中的重大影响类事件,其内涵中的音乐延展部分不只对西方音乐有着开创性的意义,同时也必然对于东方的音乐发展有着借鉴性作用。本文同时以古琴的发展现状为例,探讨其如今生存环境与未来前景。
            2.文艺复兴音乐基本形态
            从历史学角度来说,文艺复兴这一事件开始于1300年左右。然而文艺复兴音乐的产生却具有滞后性,其诞生于在文艺复兴后100年,持续至十七世纪。区别于中世纪人声演唱为主的音乐,该时期开始了人声演唱和乐器演奏的分离。此二者在之后进行了单独性的发展。
            谈及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主要来源,共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复兴古时期,譬如古罗马的音乐作品形式,这也是文艺复兴总体上的主要美学特征。第二种是以前人的创作为基础,使用板、簧官等乐器进行创造与革新。第三种起源自教堂以及古寺院的赞歌神曲
            在创作理念方面,由于音乐创作者受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在该时期,音乐的诗体结构,节奏和韵律方面有个人化的突破改进,将自由的创作理念体现在其中。而受众也更易于接受这样具有感染力的音乐。由于经济的发展,当时出现了印刷术这一重大科技突破,也就使得音乐文化能够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器乐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技术性进展,出现了合并音乐即syntagma musicum这一概念。(如图a)
 
            图a
            一系列技术因素引起了复调音乐的兴盛,和声这一理念也在音乐界出现,可见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在彼时的影响是具有突破性的。下面主要论述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借鉴性意义
            3.文艺复兴音乐的特征与启示
            一方面,平和包容的艺术环境促进了文艺复兴音乐的创作。艺术无法脱胎于环境,并将始终在环境中生存。若无适于艺术生存的创作环境与氛围,好作品的产生可谓十分困难。
            其次,文艺复兴音乐有着雄厚的理论支撑。创作者们有着以古为鉴的创作动机,然而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确实抱有一种解构意志的。譬如音乐理论家弗兰基诺·加富里奥的《音乐理论》在该时期成为大众性思想转变的指导。柏拉图在《国家篇》与《法律篇》中提及的音乐相关理论也在政治功能领域将音乐世俗化。
            再次,文艺复兴音乐将创作题材丰富化。在此之前,音乐的功能性大于娱乐性,神学色彩较为浓厚。而文艺复兴音乐则是打破了这一特征。创作者们将题材世俗化,专注于表现人本身的艺术审美享受,将取材点设置在日常的生活中,例如法国的尚松等。值得一提的是,器乐脱离开演唱,开始独立地发展起来,这也恰恰说明了音乐需要与人共性这一观念的合理性。
            4.古琴文化的生存与未来
            在中国古代,古琴是为悦己而生,被士人阶层称为雅乐。由于“礼不下庶人”这一观念影响,古琴的传播范围具有很强的局限性。甚至是在当今社会,古琴作为中国传统的具有代表性的乐器也并不为人所熟知。“琴”也同“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体现了古代人对自我情感表达的约束与桎梏,从某种角度说,古琴本就不是为了世俗而生的。此观念也体现在古琴音乐文本的传播方式上,减字谱并非通俗易懂的曲谱,就观众而言近乎于天书。多维原因决定了古琴在当今社会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虽然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古琴在自媒体领域有了一定的科普行为,但是由于其发展形式的分散性,其至今缺乏一种领域共识,也就是音乐领域的契约精神。以下是文艺复兴对于中国原生古琴文化发展的启示:
            一,虽然当今社会提倡对传统文化的复兴,但是这种复兴不应该只是对于成人领域开展的,最根本的方法应该是将其本本切切地科普至教育领域。如此便可形成优渥的文化土壤,对于古琴流派、技法的规整更加有利。
            二,学术领域缺少古琴文化的理论支撑,因为古琴多流行于古代,虽有嵇康《琴赋》等作品流传后世,可由于古代缺乏对民间典籍的保护意识,后人无法将古琴的发展流程清晰了解并整理,也就无法形成对古琴文化最本道的认识。因此,古琴的深入性理论基础是具有极强领域意义的。
            三,正如前文所说,古琴由于其音乐性质的局限使得其创作题材更加局限化。而如今的琴家创作能力更是缺乏,古琴大师的能力也随着代际逐渐减弱,前有龚一、管平湖等大师研究此道,如今此间高人少之又少,近年来唯有《卧龙吟》这一原创曲目广为人所知,亦是依托了影视作品。或许,古琴的传播可以紧抓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快车,并将当代人熟知的音乐改编化,寻求属于其自身发展的形式。
            5.结语
            文艺复兴不仅仅是西方文化中的里程碑,其中心观念以及形式内涵同样对当今中国原生音乐的保护与发展有着深入的启示。文艺复兴的音乐风格对西方音乐体系有着雏形化的规制,从而使得西方古典音乐规整成为十分完整的音乐体系,然而这种保护模式正是中国原生音乐文化需要学习的。
参考文献
[1]楚小利 欧洲合唱的美学谱系——评《西方古典合唱 的美学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17(08):92.
[2]芭芭拉·哈格-于格罗,余志刚.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城市音乐——以比利时的根特为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7(02):138-151.
[3]王旭青 音乐诗学:巴洛克时期音乐修辞的全盛期[J].音乐研究,2017(5):12-13.

作者简介:何子奕(2001.03—),女,山东省淄博人,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