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用儿童文学实现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20/1/9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作者:衡蕾
[导读] 随着教改的深入与教学理论的更新,儿童文学目前已经大量进入了语文教材,成为语文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阵地。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教师充分发掘儿童文学的魅力,采用多种阅读的形式和方法,改变对学生阅读的评价方式就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更好地提高
(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621000)
摘要:随着教改的深入与教学理论的更新,儿童文学目前已经大量进入了语文教材,成为语文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阵地。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教师充分发掘儿童文学的魅力,采用多种阅读的形式和方法,改变对学生阅读的评价方式就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儿童文学;兴趣;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感

 
           一、儿童文学已大量进入课本
           儿童文学是指以儿童为本位,符合儿童的审美观点和心理发展特征,为儿童提供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启蒙性、趣味性、教育性,儿童文学最本质的特性就是趣味性。随着教改的深入与教学理论的更新,儿童文学目前已经大量进入了语文教材,成为语文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阵地。 比如:《狼和小羊》、《乌鸦喝水》、《牛郎织女》、《大拇指汤姆》、《小蝌蚪找妈妈》、《王二小》、《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三个儿子》、《神笔马良》、《孔子拜师》、《七色花》……   
           二、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1.儿童文学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主动进行知识和能力意义建构的前提条件。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他们的阅读倾向于快乐的、新奇的、幻想的、诙谐的趣味性浓郁的文学作品。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如儿歌、童话、寓言、故事、小说等体裁占较大比例。童话和儿童故事等儿童文学的作品情节曲折、波澜起伏、悬念迭起,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儿童心理,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点燃学生阅读的火花。
           2.儿童文学对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儿童文学作品丰富的想象力为儿童思维锻炼带来了有利的契机。儿童文学作品中,无论是童话、故事、诗歌都是作者丰富的想象力的集合与体现,小学生处于一个爱幻想的心理年龄阶段,他们渴望完美的故事结局,渴望英雄主义,渴望自己成为童话中的主角,儿童文学为小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提供了一个舞台,能够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能力。比如童话中浓郁的幻想,能够引发学生多种联想和想象,从而达到培养儿童想象能力和训练思维的目的。例如:在阅读完巨人国和小人国之后,孩子们或许就会对主人公的经历感到无比好奇,他可能会把自己的世界想象成一个巨人手中的小球,而自己恰巧生活在这个小球中;或许他会把蚂蚁想象成一个个的小人,而自己是个巨人统治着这里。儿童无边无际的想象有时就需要小小的启发,而童话正好满足了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特点和心理需要,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想象活动,促使其想象能力的发展。
           3.儿童文学对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感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而小学语文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儿童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儿童文学拥有艺术、浅显、生动、形象的特征,在学术界又被称为“浅语言艺术”。

学生通过朗诵儿歌、儿童诗,讲故事、读寓言、童话等活动,曲折生动的儿童文学故事以及细致的情景描写就会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儿童文学以其精美的词句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语言的趣味,使儿童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也锻炼了学生对于语境的把握和感知,培养了学生丰富的语感,而良好的语感又为学生继续进行拓展阅读夯实基础。比如《天鹅的故事》中,老天鹅像石头似的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砸向镜子般的冰面。这一比喻句,老师引导学生揣摩体会,读出老天鹅奋不顾身的精神,老师通过启迪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情,既陶冶了情操,又训练了语感。
           三、怎样使儿童文学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1.充分发掘儿童文学的魅力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阅读的形式和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注重学生阅读的渗透,实现“读和唱、读和思、读和疑、读和写”相结合,使儿童文学的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阅读的动机,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读唱结合法中,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充分发挥歌唱的作用,把儿歌、绕口令、经典歌曲、情境对话等引进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思结合法中,指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大脑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主动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读疑结合法中,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对已有材料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自主的表达、真实表达、创意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以读促写”、“读写互动”,将学生的写作与阅读融为一体,同时,通过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儿童文学阅读的最佳教育环境,通过“教育生态”的改变,来形成一个自由、民主、交流的教学氛围,充分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挖掘,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带来的“花盆效应”,积极优化教育生态价值链条,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阅读需求获得“解放”。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可对传统的学生座位分布,变为“圆形样式”和“半圆样式”,即将课桌椅排成圆形, 或以教室的讲台为中心,学生的桌椅摆成一个半圆形,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互动,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搭建平台。教师可将儿童文学作为素材,组织课堂游戏,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语言艺术的理解。也可通过“读书汇报大会”,“故事大奖赛”;通过举行“角色游戏扮演”、“辩论会”等形式,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
           2.对学生课外阅读儿童文学给予指导;教师对学生选择课外儿童文学读物给予帮助。一般来说,指导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儿童文学读物的阅读时,必须以拼音课外读物为基础;指导小学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阅读时,要循序渐进的选择纯文字读物。选择读物内容要健康、符合儿童各方面特点。课外读物要能符合学生的兴趣,要选择与学生兴趣相符合的书。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很强,对感兴趣的事物会愉快地去探究,对于不感兴趣的事物就会视而不见。可向学生推荐《十万个为什么》、《鲁宾逊漂流记》等书籍。教师对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给予指导。要通过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授生以“渔”,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特点、阅读习惯的不同,为学生进行“量身定做”的指导。在实践中,可以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儿童文学始终贯穿于学生课内、课外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从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互相依存的关系中,寻找如何通过儿童文学促进语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儿童文学对语文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