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发表时间:2020/1/9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作者:徐丽
[导读]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不仅能够对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还能够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本文将针对运用问题教学法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探析。
(邯郸冀南新区西村小学,河北 邯郸 056000)
摘要: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不仅能够对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还能够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本文将针对运用问题教学法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探析。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数学思维;学习效率

 
         前言:
         数学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数学教学工作者全面提高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做好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开发工作,让小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与理解,积极主动的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一、巧设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巧妙的设置教学问题,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能够主动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一)将新旧知识为依托,设置关联性问题
         小学数学知识较为浅显,逻辑结构并不复杂,但是对于身心发展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这些知识学习起来依然十分的吃力。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为调动小学生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立足于小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将新旧知识结合到一起,依靠旧知识引出新内容,让学生能够理清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理解。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数加减法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代领学生对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进行回顾,通过安排学生做三到四题的整数加减法运算,将小数加减法运算问题引申出来,小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查找整数加减法计算与小数加减法计算之间的异同,对小数加减法运算法则进行总结。
         (二)将日常生活为依托,设置案例化问题
         数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知识源于生活,并被运用于生活。数学知识同样如此。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会感到十分的吃力,不少小学生会对数学课程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听到上数学课、写数学题就害怕,严重影响到小学生的正常学习活动。为削弱小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恐惧心理,拉近小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教师将实际的社会生活作为突破口,选取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对学生展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不断消减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排斥心理,引导学生主动开展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为此,教师在运用生活问题对学生开展引导性教学时,需要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到一起,确保所选择的生活化问题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选取的生活化数学问题脱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那么这种教学方法将起不到任何的积极作用,甚至会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在对图形的认识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在教学工作准备阶段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易身边不同形状的物体,利用课上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带来的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交际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图形,拉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三)将实际操作为依托,设置演示性问题
         小学生在开展数学学习活动时,其抽象思维意识较为薄弱,主要运用形象思维方式。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时,可充分借助小学生形象思维学习能力,通过对数学知识与技能进行演示,为小学生带来一个主观的认识,借助演示性数学问题,开启学生的心智,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意识,培养小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导入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活力
         培养数学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目标。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仅做好数学问题的设置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做好问题的导入工作,使教学问题与各项教学活动能够浑然一体,激发学生思维活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数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为消除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排斥感,教师在正式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多媒体设备,设置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能够处于一个主题化的学习氛围中,将数学问题导入到主题活动中,将此次教学工作的开展目标展现出来,让小学生对数学问题、学习目标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与理解。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上学歌》,画面上展示出一个小朋友从起床、穿衣、洗漱、吃饭、上学、到校这一系列的动作,当动画播放结束后提出问题,“同学们每天都是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上学?”“几点到学校”“每天同学们是怎么做到上学不迟到的?”学生结合生活尝试会提到“时间”、“表”等字眼,接着教师从新播发之前所展示的动画片,并将画面定格到每一次小朋友看时间的画面上,提出“同学们知道这是几点吗?”起床、穿衣、洗漱、吃饭、上学、到校的画面上分别显示着不同的时刻,小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开展一系列的认识时间的学习活动。在认识时间的学习中,如果教师直接组织学生对“表”进行认识,整个教学内容就会显得十分的死板,学生面对数学问题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此时,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时间”与“生活”联系到一起,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同时让学生的思维意识焕发活力。
         (二)安排自学活动,展现数学问题
         培养小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目的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适当为学生提供自主性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为避免学生在自主性学习过程出现开小差的现象,教师通过展现数学问题,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与发展性。例如,在学习加法交换律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加法知识运算能力,可安排学生自由观看教材,借助手边的参考书对加法交换律进行学习,并完成课堂练习。在以往的加法练习中,学生均是从左往右逐步开展计算活动,加法交换律的出现就是让学生能够明白在同是加法的情况下无论所要相加数字的位置如何发生改变,最终的结果是不变的,这一知识学习起来相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即可完成。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思维活力,为学生后期学习提供诸多帮助。
         (三)组织小组学习,提出数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性学习意识与合作性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教师会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例如,在乘法分配律的学习中,这一学习内容不仅运用到最基本的加减法运算法则、乘法运算法则,还运用到加减法交换律、结合律,需要学生从综合视角出发,对这一知识进行学习。由于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频频陷入误区,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活动,针对自主性学习过程所遇到的问题与矛盾进行集中探究,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实现对问题的多元化分析与解读,最终在教师的帮助下对乘法分配律的定义进行总结。
         总结:
         综上所述,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小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在海.谈从习题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78-79.
[2]王敬敬.试析从提问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