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体育的角度谈素质教育

发表时间:2020/1/9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作者:周能其
[导读] 当今21世纪,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素质教育它的功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我们都知道的,它的目的是在于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我将从学校体育的角度谈谈素质教育,目的在于揭示学校教育要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不可缺少的作用。
(四川省隆昌市第三中学,四川省 隆昌市 6421560)
摘要:当今21世纪,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素质教育它的功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我们都知道的,它的目的是在于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我将从学校体育的角度谈谈素质教育,目的在于揭示学校教育要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不可缺少的作用。
关键词:学校体育;素质教育;作用

 
        前言:
        什么是素质教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素质是人先天的自然性和后天的社会性的综合。衡量人的健康标准是身体和身心两方面的健康,二者缺一不可。”在《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决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1、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学校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学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和生动的教育活动。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如练习密度、运动强度等)和心理负荷(如紧张与松弛、独断与协调等),要承受物体和自然条件的困难,要调适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时空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现象在体育教育中的社会文化属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集体意识、协作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守法意识等人类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
        随着我国入WTO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了有些人的道德素质每况愈下,道德败坏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因此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体育的特殊教育形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平台,体育的内容载体之一是现代竞技运动,其不断完善的规程、规则体现了人类对社会道德的期盼:参与其中便会使人懂得人与人、人与社会群体、人与环境的融合条件,就能做到对人或对社会群体用良好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来指导或鞭策自己的思想行为。
        2、学校体育中的素质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有教育作用
        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让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这种发展是全面和谐的,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指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主要是体现教育方针的要求。个性指各人特色的个体性。全面和谐发展就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和结合。这说明在体育课教学中不能不开展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和谐组合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个性化的。“五育”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千差万别的独立个体,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人才。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和一个乒乓球的世界明星,就其个体来说,都是和谐发展的典型。因而任何一种体育运动形式,其本身就是一种人体个性的展现,当今信息时代更突出了独具特色的个性化的知识创新、能力的创新和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3、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对学生智力有开发拓展的作用
        (1)体育运动是促进学生大脑发育、改善机能、提高学习效率的能源。青少年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学习和工作。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也使学生学习的负荷越来越重。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均衡性、灵活性和思维能力,保证最佳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都处在最佳结合而相得益彰与和谐发展的境界。


        (2)体育运动具有不同形式的对抗性。不论是个人或集体项目因其不确定性特点,则可把表现为肢体对抗的外在形式引伸为内在人脑间的智慧较量。例如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观察法、对抗性、对比法和示范法的运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技术动作的练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记忆力、想象力的开拓性发展;通过教学比赛和各种体育游戏可以潜移默化地发展思维的灵敏性与反应能力。
        4、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促进作用
        学校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随着我国社会两个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更好地贯彻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落实“一二一”工程,学校体育还需要引进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运用终身体育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激发每个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伟大领袖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之效。”体育教育除了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播体育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可以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意识。因经体育教学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5、体育学生中的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1)学生不但要形态美还是心灵美。体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丰富多彩的学校体育的教学中,教师的各种教法手段的运用,各种队列练习与技术练习,各种体育竞赛与表演以至体育场地器材的布置等,都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并获得丰富的多种多样的美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热爱美的情感,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和表演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强。
        (2)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审美素质的提高。科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塑造健康健美的体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身姿,培养学生追求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还可以直接感受到力与美的和谐,形体美与心灵美的融洽,同时还能从身体的各种运动中体会到人体的自然美。
        6、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劳动素养有培育作用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劳动,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练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观,达到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态度的教育目的。学生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是需要多次实践活动的过程,从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的劳动素养。
        结论:
        青年少是祖国的未来,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人才,如果没有健全的体魄,就不能担任重任,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的建设性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也是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05年1月。
[2]毛泽东著《体育之研究》,1917年。
[3]赖天德《试论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改革》,《中国学校体育》1998年第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