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9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作者:彭杰芳
[导读]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说到底还是做人的工作,就是教“人”做“人”的工作,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出现一个现象:重视政治教育而忽视了人文教育。许多老师都只传授学生一些政治文化,政治修养,政治理念,片面的认为政治教育就是人文教育,从而忽视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对人道德品质素养的提高,精神力量的丰富,是一个灵魂工程,是塑造人灵魂,完善人品格的一种教育活动。本文重点讲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 衡阳市 421001)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说到底还是做人的工作,就是教“人”做“人”的工作,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出现一个现象:重视政治教育而忽视了人文教育。许多老师都只传授学生一些政治文化,政治修养,政治理念,片面的认为政治教育就是人文教育,从而忽视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对人道德品质素养的提高,精神力量的丰富,是一个灵魂工程,是塑造人灵魂,完善人品格的一种教育活动。本文重点讲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希望给大家提供新的思路,确实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的体现人文关怀。
关键词:心理疏导;认知观念;教育环境

 
         引言
         一提到人才,大家想到的就是素质强,能力突出,完成任务好。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现在社会对人才的定义标准不仅仅指专业知识方面,更加上了心理承受能力和思想政治能力。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始终把培养一群素质高、能力突、适应性强,、想过硬的新青年作为目标,学校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活动,教育方法,希望将人文主义关怀更好的融入到教育中。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较多,实际发挥作用有限。对学生心理问题防范不够重视,认为学生不出问题就可以,许多高校心理防范教育工作的开展,只是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进行配合活动宣传,走过场,搞形式,发挥不了实际作用。甚至有些学校认为心理教育是对个别人的教育,只关注了重点学生,忽视了整体学生思想问题,特别是学生学习压力问题、就业需求问题、遇到挫折的承受能力,这种共性问题,学校教育关注不够,没有做好预防工作。
         1.2方式方法落后
         在高校内学生学习紧张,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只是应付学习,只求不挂科。学校对于学生这一基本心理没有引起重视,工作方法改变不及时,依然采用理论授课、进行讲座的方式进行授课,不能让学生和老师良好的互动起来,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1.3人文精神缺失,创新意识难以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学生的真实想法,不注重学生对实际需求。许多老师还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做完成教学目标来进行,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作事业来干,工作上依然靠讲授课本知识,不讲究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不注重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社会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考虑学生以后的发展,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注重差异化培养导致,存在时间到,任务了的思想,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缺少活力。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了恶性循环,学生没有兴趣,减少了时间精力,更难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2人文关怀视角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2.1建立健全覆盖全面、监管及时的心理疏导工作机制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社交媒台的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带来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契机。网络平台具有一定的隐私性,便于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做好个别同学的思想工作,便于老师针对具体的思想问做出具体解决方案。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学校应建立健全网络心理服务机制,建立好线上和线下心理辅导工作的协调发展。根据学生的承受能力,家庭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制定好学生心理成长档案,做好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好学生心理思想问题。同时应拓宽心理辅导渠道,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建立好校外心理服务队伍。

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和权威专家进行合作,定期在网上进行专题讲座,引入专家人才,在网上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更好的缓解学生学习压力,解决学生的心理负担,及时宣泄学生的负能量。让学生时刻保持健康、阳光的心态,在学校健康成长。
         2.2树立人本理念,重视学生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老师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更应该做倾听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诉求,倾听学生的内心。才能真正的和学生做到交流感情,以心换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是被尊重的,而不是体制教育下的产品,不是只会考试的机器。改变以往的工作定位,会带来新的工作思路;主动放下身份与学生交朋友,会让学生的心和你走得更近;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会使教育变得更有意义。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亲和性,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育体制的人文关怀。
         2.3转变教学方法,注重柔性教学
         新时代,教学方法必须改变。学校应立足本校优秀传统文化,从本校的校史、校风中汲取养分,与时代结合创新工作方式。例如,利用抖音小视频、微信公众号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可采用视频制作、动漫展播,优秀作品展示等活动开展校园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但又感受不到教育的形式,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通过氛围影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让学生形成向上向好的意识,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柔性化。
         2.4建设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之间的积极关系
         在课堂上我们往往能看到一种现象,老师作为课堂的掌控者,通常高高在上,让人感到“四海八荒、唯我独尊”,上课经常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反而是老师的配合者和衬托者,让教育成了一个人的事,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主动建立好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的关系,树立好教育对象为主导的意识,树立好服务者的观念,形成课堂上良好的互动。同时,教育活动让学生从被教育者变为主动参与者,积极的去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谐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
         2.5优化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一流企业抓文化,二流企业抓管理。同样这句话也适应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校园文化的好坏直接能体现出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重视好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利用好校园文化,达到潜移默化的的教育效果。学校应鼓励学生开办各项文化活动,宣传校园典型、身边的故事、学校论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鼓励主动学生参与校园文化长廊建设,加强校园文化角建设。让学生主动维护活动成果,主动维护校园形象。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形成健康活泼,严肃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使每个学生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崇尚法制,崇尚创新,崇尚自由,让校园文化的隐性功能反作用到课堂中去,推动学校整体教育质量提高。
         结束语
         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内发挥作用不够明显,主要体现在对人文关怀的认识不够和教育者自身人文素养不高。因此我们应主动改变观念,主动从自身寻找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多做“身体”上的改革,多从“脑袋”上找问题,解放思想。探索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的教育工作模式,重视好人文教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一批合格的优秀青年。
参考文献
[1]曹晓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7,23(11):167-169.
[2]张国启.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及其外化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7):25-30.
[3]陈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新探究——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与方法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9,11(01):98-100.
[4]张伟.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有效性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23):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