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造价管理的有效性,理顺了造价管理流程,实现了造价管理的现代化。为实现BIM技术的合理高效应用,文章对应用方式以及效益展开分析、梳理,旨在为后续相关应用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企业应该重视建筑项目管理工作,尤其是工程造价管理,这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得到了有效应用,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呈现出精细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程造价的管理效果和管理质量。因此,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转型和升级。
1BIM技术相关概述
BIM技术作为数据化工具,是科技时代下发展产物,将工程管理模式优化,创建建筑信息模型,使其与技术相结合,为建筑管理人员提供直观建模。管理人员可从计算机中了解施工现场所有情况,强化现场巡查效果。管理人员操作计算机,将数据录入后生成建筑模型,从而对各部分内容与具体工作量有所了解,为管理工作方案的编制提供帮助。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BIM技术带来了无限优势,建设BIM技术网络将与工程相关的数据汇总,提升工作效率,创建数据库,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规避管理风险。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是由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所组成,各个阶段都会产生大量的造价信息,能否将这些信息予以充分利用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通过运用BIM技术来构建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建筑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情况将会清晰直观的呈现出来,为工程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当发生突发状况时也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造价失控现象将会被扼杀在萌芽之中,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资源的最大化合理利用,在此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也会明显减少。由此可见,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必要,其所取得的成效是传统技术手段远远无法比拟的。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决策阶段的应用
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造价决策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决策的有效性、合理性,可以充分借助BIM技术,获取建筑项目的主要参数,为后续各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例如某建筑企业在成本造价管理决策的过程中,通过BIM技术对整个工程进行模拟形成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对比评估工作。某建筑企业计划投资400万,分别进行A项目以及B项目的施工,两个建筑项目的性质、用途完全相同,但是地理方位有着明显的差异,A项目在西北地区,B项目在沿海地区,两个项目的建材价格、交通区位、气候特征以及地方政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为保证成本造价管理质效,管理人员使用BIM技术对相应项目参数进行分析,提前进行了预算处理,并将相关信息及时报送到相关管理部门,从而增强决策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
3.2设计阶段的应用
(1)成本控制。降低工程成本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碰撞检测有利于控制成本,分别对电气结构、给排水及建筑结构进行碰撞检测,帮助设计者优化结构参数。虚拟碰撞检测代替传统实验室检测,省时省力。(2)协同设计。将设计数据导入到协同造价软件中,对比数据库中存储的类似工程数据,对设计数据进行经济性、实用性等指标比对,最终得出造价分析报告,将其提供给造价工程师,在不降低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减少工程造价。(3)造价管理。
构建符合施工需求的管理系统,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动态监测,系统自动对各施工阶段进行造价分析,为施工方调整建设方案提供参考。
3.3决策阶段的应用
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应用BIM技术能够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建设三维立体模型对工程地价水平、环境信息、居民居住信息、政策与绿化信息展开综合研究,根据地质勘探结果创建科学的BIM建筑模型。信息化数据整合后,管理人员优化项目决策流程,将各项影响因素通过模型展示。与此同时,BIM管理模型也能用于施工设计阶段、招标与竣工验收阶段,确保项目顺利运行。应用BIM技术,以BIM模型为工程造价管理载体,创建项目管理平台,实现WEB端、PC端、移动端的同时应用。平台将BIM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实现工程项目三维可视化、信息化综合管理。以BIM模型为管理载体,打通各个业务之间、各个参与单位之间数据联系,解决数据孤岛,确保数据唯一性。平台包含了安全管理、协同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造价管理、合同管理等模块,各部分以三维模型为基础。在造价管理中,BIM模型作为基础,从构成造价的基本要素开始,平台对每种构建所需的资源规格、数量、单价与BIM模型相关联,为项目材料采购、入库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实时计算项目成本与产值,做到BIM模型、产值、成本、资源用量一一对映,完全实现BIM5D管理。定制各类审批流程与专业表单,供各级管理人员及工程师在线审批、浏览,打印输出。
3.4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建筑施工阶段比较容易发生各种突发事件,引起施工成本的上升,譬如说实际施工进度和计划进度存在差异,无法在规定工期内完工;施工质量不达标不得不进行返工重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成本等等诸如此类,都是需要造价管理人员能够明确把握的。通过运用BIM技术来采集建筑工程的信息,能够让所得信息更加全面精准,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状况也会予以充分的了解,科学的配置施工资源,建筑施工的持续稳定开展就将成为可能,还能为后续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依据。与此同时,BIM技术的运用还能够实现对施工进度的调整。由于建筑施工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自然气候条件是复杂多变的,当出现恶劣气候时就要放慢施工脚步甚至是停止施工,后续的施工计划也要适时调整,还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各道工序质量的管理,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能够达标,以此来降低施工质量风险,避免产生更多的成本投入。运用BIM技术能够很好的达成上述理念,通过构建工程信息模型将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进行对比,解决工程中的各类突发问题,促使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3.5竣工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竣工阶段是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阶段,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结算,引进BIM技术,从工程建设的整体出发,合理地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还需要根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建筑工程完成日期和建设效果满足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中的要求。BIM技术在竣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材料数据丢失问题,有效保存各项数据。
结语
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并且,BIM技术能够构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模式,通过建立数据信息库,为建筑工程项目精细化造价管理工作提供更多数据和信息,有助于加强对设计决策阶段、招标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提升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翁月霞.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探讨[J].居舍,2017(36).
[2]陈刚,周洋.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28):134.
[3]张传付.BIM技术视域下的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方法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7):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