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枚OSSTEM TSIII常规直径种植体的临床回顾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0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13期   作者:黄弼(通讯作者) 何丽琴 陈琴 翁海霞
[导读] 目的 回顾分析236枚OSSTEM TSIII常规直径种植体的临床应用及修复后1年骨吸收程度。

黄  弼(通讯作者) 何丽琴  陈  琴  翁海霞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医院  351111)
        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236枚OSSTEM TSIII常规直径种植体的临床应用及修复后1年骨吸收程度。方法 2016年9月~2018年12月期间我科共为127例患者植入236枚OSSTEM TSIII常规直径种植体,人均植入1.87枚。结果 236枚种植体植入后共脱落及拔出6枚,留存率达97.08%。术后1年随访有22例36枚种植体因各种原因失访,修复后1年平均骨吸收量(0.978±0.380)mm。结论 使用OSSTEM TSIII常规直径种植系统修复牙列缺损及缺失效果良好。
        关键词:种植牙;OSSTEM TSIII种植系统;骨吸收
       
       
        自Branemark教授进行了他的第一例种植牙手术至今,种植牙使用报告已有使用近50年的病例,尤其是近10余年来,因其使用方便、恢复功能及美观效果好、不伤邻牙等诸多优点,种植牙现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广泛关注及选择,而影响种植体长期成功率及功能性的主要因素是种植体颈部周围的牙槽骨吸收程度,尤以术后第一年的骨吸收程度为甚。本文回顾分析2017年9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科施行的127例缺牙患者236枚OSSTEM TSIII常规直径种植体进行种植牙手术的临床资料,着重对其修复后1年唇颊侧牙槽骨吸收程度进行测量并分析评价,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科就诊的127例缺牙患者为其进行种植牙手术,其中男性67例,女性60例,年龄19~87岁,平均年龄48.4岁,共计植入OSSTEM TSIII常规直径种植体236枚,其中男性137枚,女性100枚,人均1.87枚。所有患者术前均做相关体检,排除系统性疾病及其它种植手术禁忌症,术前行缺牙区CBCT测量。
        1.2植体植入及器械使用
        手术均使用OSSTEM TSIII公司配套的种植外科工具盒(OSSTEM,Korea),其中33例使用不翻瓣植入技术,94例使用翻瓣植入技术,25例使用即拔即种技术,17例使用了GBR骨增量技术,4例骨增量后延期种植。所有病例均植入OSSTEM TSIII常规直径种植体(OSSTEM,Korea),植体直径4.0mm、4.5mm、5.0mm,长度8.5mm、10mm、11.5mm,GBR技术使用 Bio-oss® 骨粉及Bio-Gide®胶原膜(Geistlich Pharma AG,Wolhusen,Switzerland)。
        1.3术后随访与骨吸收程度测量
        1.3.1测量方法   种植术后即刻拍CBCT记录当时植体周围骨组织高度,以种植体唇颊侧位点的骨组织高度为参考依据,因该位点最易发生骨吸收且较易于观察到,分别于修复后1月、3月、6月、12月复查并拍CBCT,将修复后1年复查与术后即刻所拍的CBCT在计算机上进行比较测量,计算出修复后1年牙槽骨吸收程度。所有测量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统计分析采用的方法为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不同植入区域及骨密度对种植体骨吸收量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2测量仪器及分析软件   数字化CBCT采用KaVo 3D eXam i(Envista,Pennsylvania,USA),测量软件采用KaVo eXam VisionQ(Envista,Pennsylvania,USA),分软件采用SPSS V19.0(SPSS Inc,Chicago,USA)。
        1.3.3误差校正   ①为尽量减小测量误差,在测量前将CBCT片在计算机上放大3倍再测量,可将测量误差减小到直接测量的1/8。②由于植入的种植体实际螺距已知(直径4.0mm及4.5mm植体每螺距0.8mm,5.0mm植体每螺距0.9mm),根据放大后种植体螺纹间螺距与其实际螺距可计算出其放大失真比例,从而减小失真率并进一步校正测量值。③同时由两名测量者对所有数据进行双盲无序测量,每一数据反复测量三次并求平均值,以减小人为误差。
        2.结果
        236枚种植体种植区域及种植体规格分布见表1。
       
        表1  不同区域不同种植体规格分布图
                 
        236枚种植体在不同区域及不同骨密度的分布见表2。在种植体植入不同骨密度分布中,植入I类骨者6枚占2.5%;植入II类骨者117枚占49.6%;植入III类骨者95枚占40.3%;植入IV类骨者18枚占7.6%。上颌牙共植入85枚占36%,下颌牙共植入151枚占64%。
        表2  不同区域不同骨密度种植牙数分布图
         

        在不同骨密度情况下植入不同规格种植体的平均骨吸收量见表4。其中在I类骨中植入4.5mm直径种植体者仅1枚,无植入5.0mm直径种植体者;在IV类骨中植入4.0mm直径种植体者仅1枚。种植体在I类骨及IV类骨中的平均骨吸收程度较在II类骨及III类骨中为高,以在IV类骨中骨吸收程度最高(1.326±0.221m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
        表4  不同骨密度植入不同规格种植体的平均骨吸收量(mm,)
        

        3.讨论
        种植体颈部周围牙槽骨水平变化是评价种植牙效果与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根据Albretsson[1]提出的标准,种植修复第1年内种植体颈部周围牙槽骨吸收不超过2mm,之后每年吸收不超过0.2mm,是种植牙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本组病例中除去失访及脱落拔除病例,随访到的105例共计200枚种植体修复后1年的平均骨吸收量为0.978±0.380mm,显示了OSSTEM TSIII常规直径种植系统的良好稳定性及成功率。127例患者共计236枚种植体中因各种因素失访或脱落22例计36枚种植体,其中电话失联、外地患者无法复诊等占16例共计30枚,种植体脱落或拔除者6例计6枚。除去失访因素,复诊患者种植体总留存率达97.08%。
        由表1及表2可见,种植体主要分布于磨牙区尤以下颌磨牙为甚。前牙及双尖牙缺牙区中,因骨嵴较窄,较少使用大直径如5.0mm直径的种植体,而在后牙功能负重区,则较多采用大直径种植体以承受负重并对抗骨吸收。目前普遍认为:植入根型骨内种植体时,种植体直径越大,长度越长,与骨愈合面接触越多,则种植体的支持与固位功能越好。[2]磨牙区缺牙往往因为牙体根尖周慢性炎性破坏所致,此类病例拔牙后牙槽骨垂直向缺损往往较多,且愈合后的骨质量往往欠理想(18例IV类骨中位于磨牙区者14例占77.8%),加上颌骨解剖因素(上颌窦及下颌神经管)的限制,可利用的骨高度往往受限。在高度不足及骨密度欠佳的情况下种植体的宽度则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种植体颈部,种植体表面与骨皮质直接接触,较大的直径可保证种植体获得较多面积的骨皮质支持,从而提高初期稳定性,且直径较大,种植体对抗侧向力的转矩也随之增大,可使种植体获得良好的对抗侧向力能力,进一步减少骨吸收。
        由表3可见,在双尖牙区植入的种植体平均骨吸收量较少,而在前牙区及磨牙区的平均骨吸收量均高于双尖牙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表4则显示种植体在植入II类骨及III类骨后的平均骨吸收程度明显少于植入1类骨及IV类骨中的骨吸收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分析原因,位于前牙区的种植体虽然承重较少,但因前牙区骨嵴较窄,唇舌侧骨皮质间缺乏足够的松骨质以提供足够的血运来支持骨改建过程,故虽可获得较理想的初期稳定性,但缺乏足够的血运使其在后期骨改建过程中骨吸收程度高于双尖牙区及磨牙区。而在磨牙区,研究显示种植体周围骨吸收主要发生在种植后到负载后6-12个月[3],不恰当的咬合负担及菌斑堆积不易清洁等是引起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重要因素。种植体周围形成的龈沟往往较深,Rismanchian[4]等在种植体龈沟中分离出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脆弱拟杆菌等致病菌显著高于天然龈沟,加之缺乏天然龈沟的生物学屏障作用及龈沟液的冲洗及免疫能力,使得种植体周围炎发生,而磨牙区位于口腔后部,种植牙邻面及颈部的清洁往往较为困难,容易导致菌斑堆积,加剧了这种刺激。非预期的咬合力能显著提高菌斑引起种植体周围炎性骨吸收的程度。修复体颈缘越密合越不利于细菌堆积,有学者认为在修复体舌侧及颈部不堆瓷,这样更易获得颈部密和。[5,6]某些种植系统的表面处理技术及平台转换技术使其在口腔负载情况下的持续性功能性骨改建过程中能维持较强的骨重建能力[7]。与传统的平滑颈部设计相比,拥有高度细螺纹粗糙表面的种植体颈部设计是维持边缘骨水平高度并对抗功能性负载骨吸收的最有效方式[8,9,10]。
        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是影响种植体长期稳定性和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与传统二维测量相比,直接数字化三维图像测量具有更高的精确度,测量的失真率最小(均值0.8%),能极为准确的反映种植体周围牙槽骨高度的变化。既往由于口腔全景片的二维性,不能很好地发现种植体唇颊、舌腭侧的骨吸收改变[11,12],然而因解剖因素及咬合力传导方向的影响,种植体唇颊侧又是极易发生骨吸收的位点,数字化CBCT因其三维性能较好地观察到此类问题,但临床上除应用CBCT观察分析外,仍然必需结合探诊检查。
        参考文献
        [1]Albretsson T,Zarb G,Worthington P,et al.The long-term efficacy of currently used dental implants:A review and proposed criteria fo success[J].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1986,1(1):11-25.
        [2]Cranin AN,Klein M,Simons A.Root from Implant Surgery.In Atlas of oral implantology[M].2nd st.Louis:Mosby,1999:192-214.
        [3]郁雪松,赵黎,潘世源.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时间因素[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48):9093-9095.
        [4]CComparative Microflora Assessment of Natural Sulci vs. Deep and Shallow Implant Sulci in Partial Edentulousness. Rismanchian M,Shahabouei MH,Yaghinei J .  The Journal of oral implantology 2013 Feb;
        [5]Occlusal overload and bone/implant loss. Naert I,Duyck J,Vandamme K . Clin Oral Implants Res 2012 Oct;23 Suppl 6 95-10.
        [6]王国平,陈宁,万林忠,等.种植义齿失败原因的探讨[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2,7(4):173-174.
        [7]Bone response to dental implants after a 3- to 10-year loading period:a histologic and histomorphometric report of four cases. Iezzi G,Degidi M,Shibli JA,et al.Int J Periodontics Restorative Dent 2013 Nov-Dec(6):755-61.
        [8]Radiographic evaluation of marginal bone level around implants with different neck designs after 1 year. Shin YK,Han CH,Heo SJ,Kim S,Chun HJ . 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 2006 Sep-Oct(5):789-94.
        [9]Radiographic evaluation of marginal bone levels around dental implants with different designs after 1 year. Kadkhodazadeh M,Heidari B,Abdi Z,Mollaverdi F,Amid R . Acta Odontol Scand 2012 Sep;
        [10]Dental implants placed on bone subjected to vertical alveolar distraction show the same performance as those placed on primitive bone. Pérez-Sayáns M,León-Camacho MD,Somoza-Martín JM,Med Oral Patol Oral Cir Bucal 2013 Mar;
        [11]Trisi P,De Beneditti S,Perfetti G,et al.Primary stability,insertion torque and bone density of cylindric implant and modum Branemark:Is there a relationship?An in vitro study.Clin Oral Impl Res.2010,4(2):140-146.
        [12]王虎,张静,牛玉明,等.牙种植数字化全景X线片失真率的临床评价[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6,11(2):73-76.
       
       
       
        (上接第21页)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创伤小,结石复发率低,对肾功能保护作用好。PCNL 作为微创手术的一种,缺点是出血风险大,但其清除结石成功率高且手术时间短,目前仍是直径>2 cm 或伴积水的复杂肾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本研究中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提示 PCNL 是复杂肾结石适宜的治疗方式。
        本研究中开放侧卧位取石手术治疗组选择开放侧卧位取石手术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结果显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组QOL量表评分高于开放侧卧位取石手术治疗组,P<0.05。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组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低于开放侧卧位取石手术治疗组,P<0.05。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组肾结石取出手术的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术中出血、术后住院的时间低于开放侧卧位取石手术治疗组,P<0.05。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组肾结石复发率低于开放侧卧位取石手术治疗组,P<0.05。
        综上所述,肾结石患者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可缩短手术的时间和加速患者康复出院的进程,有效减轻手术的疼痛和加速患者的康复,减少肾结石复发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何鹏,罗一钊.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4):107-108.
        [2]习明,郑秋平,华伟,万颂,江文聪,刘远灵,邓广鹏,曾昭昌,周宇林.负压吸引鞘在斜仰截石位经皮肾镜中的应用[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13(04):255-258.
        [3]付彩平.分析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217+223.
        [4]孙福丽.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J].智慧健康,2019,5(22):140-141.
        [5]李杰.肾结石患者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6):45-46.
        [6]温泉.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5):97-98.
        [7]徐瑞权,邹晓峰,张国玺,袁源湖,肖日海,伍耿青,王晓宁,徐辉,刘全亮,谢天朋,刘佛林,吴玉婷,廖云峰,江波,邹毓华,夏维,曾庆明,刘林伟.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9,34(09):679-682.
        [8]赵永录,张兴盛,宋广智,黄斌,张斌,顾鹏守,刘国淦.基层医院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1-3.
        [9]张振丰.微创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对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9,41(08):747-748.
        [10]万能文.不同口径经皮肾通道的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5):71-73+77.
        通讯作者:李金雨,李金雨,男,1967年9月20日,江西,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泌尿系肿瘤,泌尿外科,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